黃家偉
“一帶一路開啟食品產業新紀元”系列報道已經走過五個“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其中廣州獨特的飲食文化讓人食而往返,北海的珍珠和漁業也令人記憶猶新,領略過國內“帶路”城市的百花齊放,本期我們將帶您走出國門,一起品味來自“食界”各國的精彩。
今天我們來到了素有“百花春城”之稱的越南河內,河內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沿線城市,因地處亞熱帶,當地氣候宜人,降水豐富。河內同時還是北方公路的總樞紐,加之臨近北部灣,擁有北方最大的海港,水、陸交通極為便利。當地良好的交通條件也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起到了堅實的紐帶作用。
越南食品一路走來
自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并步入零關稅時代,給中國企業與東盟市場帶來了無限商機,越南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有數據顯示,2011年中越雙邊貿易額突破400億美元,今年或將達到600億美元,如今中國已經成為越南第一大貿易伙伴。作為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越南的農業產值占GDP的40%,農業產品在其出口產品中占有較大比重。
近年來,越南將經濟發展的重點放在食品和食品工業上,并且伴隨著食品和食品加工業逐步建立和發展畜牧業和養殖業,實現加工工業多樣化發展。如適度發展對肉類、牛奶及水產品、蔬菜、水果、蔗糖等產品的再加工以滿足國內及出口市場的需求。越南每年出口值增長很快,其中很大部分來自農產品、食品。
雖然食品出口值增長較快,但加工技術落后,出口仍以未加工的原產品為主,附加值較低。以水果為例,由于水果加工技術的落后,出口仍然以鮮果為主,導致附加值低,運輸過程中損耗較大。基于此類情況的出現,當地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鼓勵利用本地資源開展各種農副產品的深加工,提高出口附加值。進口先進的加工設備,進行精深加工。同時鼓勵中國企業家投資食品產業,并給予政策優惠。
中越經貿往來進一步深化
越南,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食品產業逐步走向成熟,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的推動作用不言而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之一的出口,無疑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動力。伴隨食品產業的蓬勃發展,如何將這些食品銷往世界各地,從而帶動經濟發展,便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一帶一路”戰略的出臺,為越南帶去了該問題的解決方法以及未來發展的藍圖。而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沿線城市的河內則擔起重擔,成為越南走向世界的窗口。
現如今,我國已經是越南第一大貿易伙伴,兩國的貿易量逐年攀升。作為實施一帶一路戰略重要支撐點之一的東興口岸,是我國與越南進行經貿往來的國家一類口岸。自1994年東興口岸重新開放以來,貿易量持續攀升。有數據顯示,該口岸2014年一年的進出境人數超過了600萬人次,這也成為了日益密切的中越經貿往來的縮影。由此不難看出,中越貿易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伴隨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會給兩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其實說起河內出口的食品,海鮮無疑是最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據了解,在各種海鮮中,進口量最大的則是越南捕撈的帶魚。
“只要你看到合適了,就拿走。我今天可能要采購10噸左右的帶魚。”水產品采購人員張先生說道。
每天早上8點,在邊民互市的碼頭,就可以看到進進出出的貨車和忙碌的人們。張先生每天的工作就是從碼頭的海鮮市場上采購來自越南的水產品,其中采購量最大的就是帶魚。
海產品加工廠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普遍用漁網打撈帶魚,機械化程度高、打撈速度快,但容易在帶魚身上留下網痕。而越南則是人工鉤釣帶魚,帶魚賣相相對較好,鱗度比較完整,價格也會高一些。”
近幾年,進口的越南帶魚數量逐年增長,海產品加工廠的工作量也在逐年增加。以東興口岸為例,當地的20多家海產品加工廠幾乎都是滿負荷運轉,部分加工廠一年累計加工達到了7000噸。由此可見,在一帶一路的影響下,兩國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也為未來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礎。
除了水產品出口,越南銷往中國的水果同樣值得我們關注。廣西憑祥的浦寨口岸已經成為越南水果進入中國的重要渠道。該口岸每天有超過百車的越南水果輸入中國,國內經銷商一般會在浦寨就地進行包裝,換成自己的車輛,運往全國各地。
一位河南鄭州西瓜批發商告訴記者,“越南西瓜皮薄、甜度高。而且價格要比國內稍低一些。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較高,尤其是在冬季,在鄭州市場甚至能夠占據八成份額”。
伴隨“一帶一路”戰略進一步深化,中越兩國的溝通交流也會更加頻繁與便捷,這些并不僅僅體現在經貿往來,也體現在旅游、文化。
旅游、溝通帶來發展新契機
相信經過上文的些許描述,您或許已經對越南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也對當地的風土人情和飲食文化升起極大的探索欲,想要一探究竟,記者在查閱資料后,總結出了“旅越寶典”,僅供參考。
作為大多數旅游者進入越南的第一站,河內是適應環境的第一步。從這天開始,法式面包、越式米粉,以及物美價廉的鮮榨果汁便成了你的家常便飯。
越南的特色美食著實不少,香酥可口的蝦餅、別有風味的牛肉粉以及只有在節日里才吃得到的肉粽,都讓人口齒留香。另外要注意的是,河內的蔬菜大多味道濃烈,而且習慣生吃,通常會在吃飯的同時提供一小籃各式各樣的蔬菜。值得一提的是,拿來當醋用的綠色小檸檬,擠一點在湯里,在開胃的同時,還能使食物增香。
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不能不顧及當地的習俗與禁忌,越南忌諱三人合影,也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人點煙。席地而坐時,不要將腳對著他人,會被視為對他人的不尊敬。
需要注意的是,越南的氣候特點是干雨季明顯,11月到次年4月為干季,5月到10月為雨季。雨季潮濕悶熱,白天游玩時間短,所以不建議大家雨季前往。而干季還分為熱季和涼季,11月到次年2月為涼季,3月到4月為熱季。涼季是越南旅游最合適的季節。而熱季氣溫較高,不宜旅游。
越南旅游業的發展不僅為其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回報,也為越南與世界各國的交流搭建了平臺。相信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影響下,越南與世界經濟、文化的溝通將會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