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偉 賀遵慶
“仙境原來非夢幻,隨風飄落在人間。”位于湖南省資興市境內的國家5A級景區——東江湖,有“南國明珠”之美譽。這里,山水交融,湖島相伴,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旅游業蓬勃興起。煙波浩渺的東江湖有24萬畝水面,81.2億立方米蓄水量,水質經國家權威機構檢測,有106項指標達到了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水體如此之大,水質如此之好,在全國的江河湖泊中極為罕見,是湖南省重要的戰略水源地。東江湖水好,更養育了一湖好魚。這里有包括翹嘴紅鲌、虹鱒魚、鱘魚等名貴魚種在內的魚類資源78種。2014年12月,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東江魚”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魚緣
東江,屬耒水上游,先后匯集5公里以上河流11條,5公里以下河流95條。東江流域尤以盛產鯉、鯽、鰱、鱖、青魚、草魚等東江魚為名。
從古至今,資興人民素來好魚,“寧可一月無肉,不可一日無魚”的民俗俚語流傳至今;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國時 “東江魚救夏侯淵”的故事;清末時期,《興寧縣志》對資興的水產資源也有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期,漁業生產流行全境;1964年,資興市農科所始創人工孵化育苗;上世紀80年代,東江水庫關閘蓄水,可養魚水面18萬畝,占全境水庫可養魚水面97.3%。養魚方式以人工放養為主,養殖與增殖并重。
為充分利用和發揮資源優勢,資興市科學而及時地培植和發展水產業,大力實施“東江魚”開發戰略。2002年,東江魚被郴州市列為“一市一品”產業化發展項目; 2004年東江湖流域30萬畝水面通過了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翹嘴紅鲌、鰱魚、草魚、湘云鯽(鯉)、虹鱒魚等18個品種通過了無公害產品認證; 2005年完成東江鰱魚、翹嘴紅鲌干制品、銀魚干制品、鳙魚、三角魴、草魚、鯉魚等8個品種的綠色認證和有機食品認證;2008年-2012年先后有四個養殖場通過了國家級健康養殖示范場。
魚美
“好山好水出好魚。”以東江湖和東江流域范圍內的鮮活翹嘴紅鲌或鰱魚為原料,經傳統的湘南食品加工方法,結合現代食品加工工藝制作出來的東江魚制品,肉質鮮香,組織致密易撕裂、軟硬適度、無泥腥味,有嚼勁、香辣咸淡適口,成功開辟了國內用淡水魚制作休閑魚制品之先河,當地人稱之為“東江魚”。當地各家魚制品生產企業也在其產品包裝上醒目的標注“東江魚”以區別其他產地。東江魚也成功開辟了國內用淡水魚制作休閑魚制品之先河。
資興東江魚產業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已成為當地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東江魚已經成為當地獨具地方特色的暢銷產品。當地政府深刻地意識到,雖然東江魚有一定的品牌效應,但要做大做強,真正走出國門,成為世界公認的特色精品,必須加強東江魚品牌建設力度,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申請對東江魚實施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為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這一產業,2013年初,資興市人民政府研究決定,向國家質檢總局申報東江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并成立了市長任組長的東江魚地理標志產品申報工作領導小組,迅速啟動了申報工作。2014年3月,新上任的賀市長繼續大力推進此項工作,作為加快農業產業化的重要工作來抓。通過加大保護力度,依法保護好東江魚這一品牌,維護品牌形象,實現了東江魚養殖、加工、銷售等健康有序發展。
魚品
2002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魚類繁殖生理學家劉筠親筆為東江魚題詞。借助資興旅游業的飛速發展,而今“游東江湖,飲東江水,吃東江魚”已成為海內外游客一種身心的享受。
東江魚不僅吸引游客走進來,更重要的東江魚還正游向全國各地,甚至國際市場。2012年特定的鮮活魚產量3.1萬噸,資興市內10余家東江魚制品企業共加工魚制品5000多噸,產值達2億元。東江魚及其魚制品由于其優良的品質,廣泛銷售到湖南、廣東、北京、香港等地,成為南方航空配送食品,并在2007年就已進入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國際品牌超市,東江翹嘴紅鲌、斑點叉尾鮰等產品出口到美國、日本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CCTV、湖南衛視、湖南都市等國內多家知名新聞媒體均對資興東江魚進行過報道宣傳。2013年,東江魚被正式確定為“東江湖杯”2014年世界排球錦標賽亞洲區資格賽吉祥物。2014年,央視《舌尖上的財經》欄目熱播了資興東江魚的電視紀錄片。
如今東江魚站在了地理標志保護行列,這既是對做大做強東江魚產業的最大動力,也是有效保護這一典型特征的著名土特產品不受侵害,更是提高“東江魚”的品牌知名度,更好地以優異的品質參與國內、國際市場競爭戰略舉措。在經濟新常態下,充滿生命力的東江魚定能游向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