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平
漢中市委黨校 陜西漢中 723000
休閑體育教育的時代內涵
邵平
漢中市委黨校 陜西漢中 723000
休閑體育教育的時代內涵是現代學校體育理論成果向實踐轉化的重要環節。從宏觀層面來看,具有時代特性的休閑體育教育既是休閑和體育教育兩個文化范疇一體化的表現,也是現代休閑生活方式的基本內核。從微觀層面來看它既是以休閑運動項目為內容的體育教育活動,也體現了休閑化的體育教學過程之義。其價值取向則表現為形成積極人生態度和自我意識和諧的獲得上。
休閑體育教育;內涵;解讀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休閑有時遭受質疑,有時又被人們合理的提倡。直至20世紀,在工業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休閑的合理性才得到顯露,被社會各個階層所認同,成為社會發展的合理內驅力。時至今日隨著休閑實踐的發展和休閑學研究的深入,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休閑與教育、體育之間的密切關系。甚至美國有學者研究認為:能否策略性的提供集體育、文化和娛樂活動于一體,并成為學習中心、社交中心和觀光勝地的大學是美國大學生存發展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可見休閑已經成為推動大學教育乃至各學段教育的一個重要推動力。
在休閑推動教育改革的同時,我國學校體育教育也面臨著休閑時代到來的巨大挑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財富的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普遍有閑的社會”已經到來,人們有時間享受體育休閑生活,然而學校的體育教育能否與休閑社會接軌成為其當前應當解決的重大課題之一。
總之,休閑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推動了整個社會教育理念的革新,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內驅力。因此,休閑體育教育是體育教育時代性的反映,而并非是一種特殊的體育教育形式。具體地說也就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推動下“休閑”和“體育教育”的個文化范疇—體化的表現形式。
社會系統的基本建制是以功能性的圖式彼此聯系的,每個建制都有自己特別的貢獻并同維持整個社會體系的存在。此外社會的鞏固與凝聚要求各建制以各自的職能彼此聯系起來,與整個社會業已了解并接受的價值體系相切合。如果說我國目前休閑的發展狀態對復雜的社會并不是必需的,其目的也不是根本性的,休閑在整個社會體系中尚處于從屬地位,至少目前還與建制社會體系無關。那么休閑體育教育或者說休閑化了的體育教育則必然進入建制化的社會體系之中,他在整個社會體系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休閑體育教育向社會體系提供的是規范化的休閑方式,并幫助人們養成健康的休閑習慣,他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人們業余活動的內容、頻率與持續的時間。
教學內容是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休閑體育教育理念的提出在一定意義上也就是以“休閑運動項目”為內容的體育教育活動,也就是說要將休閑運動項目納入教學內容體系之中。然而,系統理論告訴我們,認識—個系統只進行元素分析是不夠的,還必須進行結構分析;改革一個系統只靠更替元素也不行,還必須進行結構的調整和改革;看—個系統的作用只進行元素的功能分析是不可靠的,還必須進行整體功能分析。因此,以休閑運動項目為內容的休閑體育教育不僅僅要將休閑運動項目引人教材體系,還必然涉及對現行體育教材體系的改造問題。這一問題事實上是對原有學校體育教材體系的“打破”與“重構”,而井非是對體系中中個別“元素”的破與立。休閑體育教育對現行學校體育教材體系的“打破”與“重構”也并非是對原有教材體系的否定,而是在新的教育背景和體育教育思想下的改革和發展。
休閑體育是身體活動的較高階段。它具有一些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體育運動的特征:它既不是以通過比賽追求成績,也不以崇拜力量為目的;它既不要求遵守刻板的規則,也不要求有規律的強烈訓練,而是通過非形式的、自發的體育活動追求身體放松和舒服。羅歇?蘇這段描并非在解釋作為名詞的“休閑體育”和“體育運動”的區別,事實上他闡明了作為動詞的“休閑體育”和“體育運動”之間的過程區別。由此來看休閑體育教育理念提出了一個休閑化的體育教育過程問題,也就是說它本身就包含了休閑化的體育教育過程。
休閑體育不是一種新的體育形式,休閑體育教育也不是一種新的體育教育形式,他都是體育文化時代性的反映。盡管如此,休閑體育教育所具有的時代性依然在其教育的價值取向表現出了特殊性。也就是說休閑體育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具有時代性的體育教育價值取向的必然要求。休閑體育教育本身便包含了獨特的教育價值取向的內涵,否則也就否定了休閑體育教育的時代性。
關于休閑的研究著作中非常注重“體驗”這一概念。約翰?凱利認為“體驗不是簡單的感覺,而是一種行為以及這正行為的解釋性意識,是一種與當時的時間空間相聯系的精神過程。”我國有學者李仲廣認為“體驗是實踐活動中不斷產生新經驗、新認識,并由此發展適應自然與社會的能力,形成積極人生態度,促進個性成長的一種學習方式”。從這一視角來看,具有時代性的休閑體育教育教育價值體現必然與個體的“體驗”具有緊密的聯系,這—體驗的價值則體現在形成積極人生態度和自我意識和諧的獲得上。
理想的休閑必須是發展性的,必須是一個能使人投入其中,不斷學習,并使自己有所改變的連續的過程。這就意味著對青少年的休閑教育必須變被動為主動,必須對他們進行休閑人生的教育。在我國當前的教育體制下,休閑體育教育則可以成為承擔這一教育任務的建制化組織形式。休閑體育教育通過設立具有挑戰性的,并能夠給予學生的生活以積極意義的運動目標,繼而通過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調動學生追求目標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情感體驗和所需要的運動技術與技能,從而實現獲得自我意識的和諧這一具有時代性的休閑體育教育價值取向。
“快樂體育思想”從其提出到淡出學校體育舞臺的事實表明,—種新的體育教育思想或理念的提出到付諸實踐的體育教育革新,其間還需做好理論向實踐轉化的諸多準備。—但這種準備不足很可能導致該體育教育思想或理念長期停留在認識層面,導致體育教育思想與體育教育實踐的“貌合神離”。休閑體育教育的提出盡管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但是否能夠指導體育教育的革新并最終轉化為體育教育實踐還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對休閑體育教育從宏觀到微觀層面的內涵解讀,將成為這一轉化過程中的必要環節。他將有助于我們把握休閑體育教育的文化特性,休閑體育教育在我國現階段休閑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實踐層面對教學內容體系、教學過程和教育價值取向的理解。
[1]孟凡強.休閑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初步探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1)P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