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華
華北機電學校 山西長治 046000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
楊少華
華北機電學校 山西長治 046000
傳統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育模式中,由于突出了理論知識,缺乏實踐或者理論實踐分離,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在落實計算機應用基礎改革方案的過程中,以課程改革后的教學觀來實施教學,做了些初步的探索。
計算機應用基礎;改革;職業能力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學校開設最為普遍、受益面最廣的一門基礎課程,它除了是專業必修課以外,更重要的是非計算機專業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通過這門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在windowsXP+office2003環境下信息處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提高學生辦公軟件的應用水平和網絡資源的使用水平,培養學生進行快速高效處理日常辦公事務的能力。
在落實計算機應用基礎改革方案的過程中,將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的《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教學用書,以課程改革后的教學觀來實施教學,實驗證明效果很好,成績不錯。
1)內容:學科知識邏輯推演導向;2)教學:突出知識目標;3)載體:文字語言圖形公式;4)考核:以知識記憶為主體;5)體系:理論實踐分離;6)講課:教師灌輸;7)評價:教師主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了理論知識,缺乏實踐或者理論實踐分離,老師是主體,沒有學生的參與,或者說學生也沒有興趣參與。比如,課堂中提問題,學生要不是說不知道,要不就是干脆不說話,學生顯然沒有興趣學習這些內容,因為不知道學習的目的在哪里,就不會有學習的動力,雖然中職學生的素質確實是一屆不如一屆,但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我們必須接受現實,要改變的是自己,將學生吸引到我們這里來。
1)職業活動導向;2)突出能力目標;3)項目載體;4)用任務訓練職業崗位能力;5)以學生為主體;6)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設計。
1、改革后課堂學習氣氛非常好,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有了顯著的提高。
【授課對象】2012級營銷專業的學生,學生有一定的基礎,因為計算機的普及,學生入校前都多多少少接觸過計算機,但絕大多數學生使用計算機僅局限于qq聊天和玩游戲,除此之外,比如文件和文件夾的操作、文字處理、電子表格、ppt演示文稿等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還非常欠缺。
【授課內容】文檔處理軟件word的應用
【授課時數】4學時
【教學目的】熟練掌握文檔的基本排版技巧
掌握表格的制作與編輯技巧
掌握圖文混排技巧
【過程設計】
第一階段:
布置任務一:學校小報的編輯
布置任務二:畢業自我介紹的制作
教師按要求進行具體的操作,
布置實訓任務:加班通知的制作(含文本與表格)
實訓指導(此過程讓學生自愿組合相互討論)
第二階段:
布置任務三:房地產海報的制作(給出效果圖)
學生討論分析效果圖的結構
教師講授各部分的制作過程及運用的word處理技巧
布置實訓任務:以五人為一組自行設計與完成某一種產品或某個商場的銷售海報,要求對顧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及較高的制作技巧。
第三階段:對兩項實訓項目作出過程性的評價在課堂上我們老師不再只是教書而是改為教課,讓學生們由以前的“先學后做”改為“邊做邊學”或“先做后學”,也就是教無定法,學生是主體,老師只是在做導演,采取開放式教學,由于先有了目標,而且與本專業聯系很強,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或商業活動有直接關系,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所以學生們顯得很有興趣,都躍躍欲試,這個班上有一個同學家里有私家公司,公司業務與本專業聯系很強,這個同學因此提出很多實用性的問題,我們就讓同學們來討論,解決不了的,可以下課以后到市場去調研,去圖書館查資料,我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們由以前的背動聽課變成了現在的主動參與操作,積極參與新知探索。后來學生們反饋回來說,現在的項目化教學讓我們覺得每天都很忙碌,幾乎一有時間就往圖書館跑,三樓的資料室經常是被我們班級的學生包了,和項目相關的那些資料幾乎被我們翻了個遍,好像自從初中畢業后就沒看過那么多的書、那么厚的書,隨著項目的深入,難度的增加,我們甚至覺得圖書館里的那些書已經滿足不了我們的需要了。我們老師也感覺到在學生的各種能力未形成前,指導量大,非常辛苦;在學生的能力基本形成后指導難度大,實踐經驗、專業能力、跨專業知識和能力等都要增強。
2、學生們的職業核心能力有所提高
改革實施后,我們用改革后考核體系來驗證學生們的學習效果,發現同學們不管是合作交流能力還是自我學習能力以及自我創新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經過發放的學生調查表可以發現學生的能力養成屬于正態分布,得4、5分的學生占大多數,表明學生的職業核心各能力比改革前還是有所提高的,實際學習過程中老師發現有的同學非常優秀,但是比較謙虛,自我評價給自己打出的分比較低,類似的評價在每個分數段都有,學生們都比較謹慎,所以高分段人數比較少。這種謹慎讓我們老師很高興,在課程改革前同學們對待這種打分都沒有興趣,要么就是默然的,要么就是嘻嘻哈哈的隨便打分,有時候老師們對學生呆滯的表情特別急,其實是孩子們沒興趣造成的,他們不知道學這些做這些干什么,老師要求做,那就做吧,現在同學們在打分時那種認真謹慎的態度是多么的可喜啊,其實,這是學生們學習積極性提升的表現。
本次教學改革至此,我們在2012級學生中進行了隨即問卷調查,通過對500名學生調查結果分析,80%的同學表示對本門課程很感興趣,希望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可以使用計算機設計出一些作品;69%的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的目標是用好、管好電腦,讓電腦成為自己學習、工作、生活的好幫手;5%的同學認為計算機基礎的學習是為了應用而不是通過國家計算機相關的考試;60%的學生希望本門課程的講授時間縮短,增加項目實訓時間;對于機房講授與上機一體化的授課方式,有85%的同學認為很好,3%認為—般,8%認為不習慣;39%的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希望在學校期間的計算機水平可以達到解決專業問題;對于現在的教學模式69%認為很好,9%認為一般,26%不習慣;對于教師采用的多種教學方式,學生最喜歡的是主體式教學方法。總之,成績是顯著的,但是問題也是存在的。例如,實驗實訓還沒有完全分開,老師的信息量不夠,應提高效率,與同學們多交流,多下企業了解市場需求,當然這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教學手段和方法,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讓我們教師在課程改革中與學生共同進步。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EB/ OL].http://baike.baidu.com/view/2930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