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國
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委黨校 山西晉中 045400
淺論黨校系統教學模式改革中的幾個誤區
王志國
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委黨校 山西晉中 045400
黨校的教學改革應該與黨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多項改革措施的列舉中選取最合理的教學改革方式,推廣研究性教學模式,防止個人搞特殊性,走捷徑,不重視理論指導,避免虛假實踐和走馬觀花的誤區。
黨校系統;教學模式改革;誤區
黨校教學是黨校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保證。作為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教學模式的選擇直接影響教師講授效果和學員接納程度。
所謂教學模式改革,可以通俗的理解為,倡導一改以往政治理論課“我講你聽”的課堂“大滿貫、獨言堂”的方式方法,強調教學過程中突出學員主體性和參與性的各種教學模式。甚至走出課堂,到特定場所參與體驗、互動交流都不足為奇。這些新模式包括研究型教學、案例教學、體驗式教學等等,可謂百花齊放,爭奇斗艷。尤其是盟市級以上黨校,多次舉辦師資培訓班,推廣各種新教學模式。這對黨校系統提高培訓質量,豐富培訓生活,壯大師資力量和水平都大有裨益。
俗話說“教無定法”,沒有適于所有培訓機構和所有教學內容的“普適方法”。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條件的不同,教學的具體方法是千差萬別、多種多樣的。在鼓勵探索,支持創新的氛圍下,創新成為教學模式改革一個重要關鍵詞,然而,改革總是和風險并行,值得注意和警惕。
1.尋求捷徑,理論基礎荒廢
很多新教學模式因為能夠激發學習興趣,調動現場的氣氛,所以受到教師和大部分學員的歡迎,部分教學方式還成為了教師講課過程中經常利用的方式之一,可以防止過多的理論知識給學員帶來的枯燥感。對于學員而言,各種新教法課,上起來也比較輕松愉快。然而,我們必須銘記“黨校姓黨”,黨校的教學內容關鍵是要反映黨的方針政策,黨校作為培訓輪訓領導干部的主要場所,是提高黨性修養,理論武裝工作的主要陣地。通過發揮政治理論和哲學社會科學本身的合力,提升學員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只有用理論的內在魅力去打動和說服學員,才能使學員在思想上得到啟發,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在實踐中得到指導。要始終堅信“真理為王”,講課,尤其是講黨課,玩不得半點“花架子”,講授模式仍是未來黨校教學模式的重點。
著名學者列寧在其作品中就強調過理論灌輸對黨員的重要性,理論“灌輸”可以提高黨員素質,加強黨的思想治工作作風。毛澤東1943年8月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曾說:“我們辦黨校,就是要使我們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論水平提高一步,使我們黨更加統一”,當今條件下,堅持和發展灌輸理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和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意義重大。
黨校教學的根源說的就是黨中央的基本路線、價值觀、執政理念等。提升干部黨性修養和自身素質,對黨對人民忠誠。在教學模式改革的推動下,我們既不能固守傳統教法,也不能簡單地否定講授式教學,但理論講述不可偏廢,走入重形式而輕內在的誤區。究竟要采取什么教學模式,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加以確定。
2.形式主義嚴重,走馬觀花
黨校教育中的主要學院就是一些政府領導,黨校教育要對學員貫徹馬克思主義思想,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古語有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黨校教育就是在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形成理論與實際的融合和深度結合。黨校教育不僅可以采用一般的教學方法,還可以運用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方式,通過多種形式的結合,提高學員的黨政水平。這是黨校課堂從“理論”走向“實踐”的一個好的開端。
對于現場教學與社會考察的場所應該慎重考慮,與傳授內容相結合,更加具有針對性與時效性,要不然會阻礙調查研究。另外,對于書面上的理論指導要能夠克服。真正將理論應用到實踐當中,給各級官員提供集體調研的機會,講實話,察實情,要有所發現,有所思考。
3.防止特立獨行,過于注重形式
黨校教育中,應該采用創新精神推動黨校教學模式改革,通過改革模式的有效運用,取得了諸多成績,案例教學、情景模擬、拓展訓練等方式確實提高了培訓質量,如果培訓方式單調,勢必影響培訓效果。不過我們必須注意改革創新應該有的放矢,必須著眼于課程的需要,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模式取決于黨課的內容。決不能為方法而方法,在推廣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時“一哄而起”,標新立異。
黨校教學目標的確立和教學任務的實現,一定要選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毛澤東同志曾這樣談過方法的重要性:“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边@段話極富哲理、形象而生動。還是以“過河”與“橋船”為例,現在,我國的科技發展較為迅速,有多種形式可供大家選擇,可是不能一味的尋求捷徑,而忽視客觀規律,不嚴格控制成本,窮盡腦汁,變著花樣的想法子過河。“合適”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倘若教育中過于注重形式,那么就會與黨校的培訓目標相悖,無法提升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提升實際的應用能力。對于青年教師的工作成長是極為不利的,一旦發展方向有所偏差,那么無論是理論或是實踐都會變成空中樓閣?,F在,我國黨校人員還處于不斷更替狀態,年輕教師和基層教師的關注成為教學模式改革的突破點,鼓勵創新的同時要打牢理論基礎,提高理論解讀的能力,并將所學用于工作實踐。
黨校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其方向必須能夠把握好,這就需要黨校教育要找準發展的定位。因為黨校教育主要是針對黨政干部,其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就是要通過對其培訓,實現黨性涵養與工作能力的提升。定位決定內容,內容決定形式。無論采取什么模式進行教學,都必須遵循一個原則:形式必須服務于內容。
在我國近些年的發展中,國家的黨政干部更加趨向于知識化、專業化和年輕化。在一眾青年學員當中,也有很多高學歷人才。其知識視野較寬,有很多學習機會可以提升自己,其與教師的理論文化差距明顯縮小。在這樣的形勢下,教師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又有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型的教學模式成為了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更多的體現出“教學相長,學學相長”,通過研究式學習,互動討論提高自身能力。
現在,我國的黨校教學模式還處于初始階段。我國的黨員干部應該善于總結前人失敗的經驗,發揮創新精神,不斷推動黨校教育向前發展。在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探索之后,就應該比較和研究不同教學模式的長短、優劣,尋找能更好地實現黨校教學要求和教學目的教學方法及其具體形式,并在一定范圍內加以提倡和推廣。只有通過大力的推廣和提倡,才可以不斷完善教學方式,發揚創新精神,使其抓緊完備,全面提升黨校的教學質量與水平。
[1]謝煜桐.《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解析[M].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0.12.
[2]張瑞紅.黨校系統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N].學習時報,20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