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客與OEM聯姻
胡立風
創業剛半年的劉全武來到位于深圳科興科技園的“深圳灣”創客平臺,就物聯網產品未來的走向、股權分配等問題求教于惠普前總裁程天縱。預約了1小時的時間,但程天縱只花1分鐘便從劉全武精心準備的PPT中看出了問題所在。
劉全武說,“我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各種困惑,這種一對一的訪談效果很好,幫助我少走很多彎路。程天縱老師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非常接地氣。”
劉全武的困惑代表著很多創客創業現實的困惑;劉全武走過的彎路,很多創客都曾走過。這說明,從創意到創造,中間有很多難題。
當前,各大機構紛紛舉辦與創客有關的活動,邀請管理經驗豐富的知名人士擔任導師,雷軍、馬化騰、李彥宏都曾為創客活動站臺。程天縱也是其中的一位。
3年前程天縱從富士康高管的崗位退休。去年接觸到創客運動后,在被創客們的創造激情所感染的同時,也對創客們的困境和彷徨抱有深深的同情。他發現,創客們經常會在以下幾個方面遭遇難題:首先,產品量小,難以找到工廠生產;其次,創業需要加速器的幫忙,國內加速器的創辦人雖然有財務和投資背景,但是不懂得將產品設計到可以量產,很多人也不懂供應鏈和制造;再次,一旦成功量產,如何吸引大的代工廠,甚至如何在海內海外市場銷售,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有感于創客在創業過程因經驗不足要不斷交學費,程天縱沒有選擇去商學院坐而論道,而是面對面幫助創客們解決從產品定義、技術實現、供應鏈和生產到營銷策略、團隊管理、股權分配、盈利模式、融資等實際問題。
回顧35年的職業經理人生涯,程天縱笑言:“我服務大企業已經夠久了,我的人生應該改變一下,希望以后能多為年輕人創業而服務。”加入到“深圳灣”創客平臺后,不到兩個月,其微信群就從40多人增至40多個百人大群,至今平臺上已經吸引了超過8,000人。家住臺北的程天縱每月有一半時間在深圳,輔導了超過300個團隊,他相信,這樣才能真正地幫助創業小伙伴。
除了借助程天縱這樣的創客導師以及各種孵化器支持,創客在制造和營銷方面仍頗感制肘。為了方便創客們向國際買家、潛在風險投資者展示最新產品與技術,今年十月在香港博覽館舉辦的環球資源電子展上,為創客開辟的專門展區“創客區(StartupLaunchpad)”,目前已經進入項目征集階段。
“對深圳和珠三角數以萬計的中小型制造類企業來說,與創客對接將改變他們的未來。”環球資源商務拓展經理黃振南(Ben Wong)說到。
“創客對接OEM制造商,就能很好地解決制造難題。”黃振南指出。這種對接不是以往傳統意義上的給錢就生產的一錘子買賣關系,而是從相親到結婚的密切合作。因為創客的成果為企業提供了憑借小眾產品運營獨立品牌的可能,剛好可以與中小制造類企業形成互補。在資本的撮合下,擁有新創意、新技術、新產品的創客們,與擁有生產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的OEM制造企業,按照合理的股份劃分,組合成新的公司,運營獨立品牌。“創客運動”中低成本、高技術和小型化與全球化并存的能力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全新的機會。
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推進,創客運動將更廣泛更深入地改變中國制造的格局。中國制造不缺山寨和科研能力,不缺充沛資金,唯獨缺少“從0到1”的創客精神。創客公司將保持傳統制造業企業與網絡創業的混合基因:既有軟件產業的增長速度,又有硬件產業的盈利能力。
隨著創客運動的興起,深圳成為創客和智能硬件的發源地,這里有全世界最全的硬件“1小時經濟圈”,從設計、元器件、開模、小樣、小批到最后量產上市,幾乎在不出深圳的一小時車程內全部搞定,因此聚集了很多國外的創客和硬件孵化器。
去年8月下旬,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主任伊藤穰一(Joi Ito)在考察深圳的科技制造業工廠和市場之后感嘆,“正如硅谷無法被復制那樣,要想在世界其他地方復制深圳的制造業生態圈,簡直是天方夜譚。讓我們更可能取得成功的,是打造與深圳連接的網絡,而不是和它迎面競爭。”
國際上通常以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反映國家或城市的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據《望東方周刊》報道,2013年深圳研發投入比達到4%,是全國平均數的兩倍,比全球投入最高的以色列僅少0.4%。2013年深圳市PCT專利申請量占全國的48.1%,連續9年居全國各城市之首。
據有關部門統計,深圳目前有各類創客超過1萬人,各類創客空間107家。創客產業鏈還得到了國際大公司的支持,飛思卡爾推出了不少針對個人創客的模塊,英特爾則展示了針對創客的Edison開發板。他們看好未來個性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小單定制產品將具有可觀的前景。
今年深圳市政府連續推出多項扶持創客新政策,并設立2億元創客專項資金,對創客空間、創客項目、創客服務、成果轉化和創客活動予以支持,努力建設全球創客樂園,打造國際創客中心。
正如《創客:新工業革命》的作者克里斯幵安德森所言,“創客運動會把對創造的參與精神和開源精神普及到大眾中,并引領一場產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