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眾圖書館意識的培養
吳玉卓
吉林省洮南市圖書館 吉林白城 137200
公眾圖書館意識的培養,就是讓社會公眾盡可能的了解:圖書館的概念、功能、形態、作用、發展、創新、價值、意義等方面的知識。通俗地說,“圖書館是什么”,“圖書館有什么用”,目的在于爭取更多的社會公眾支持并積極參與到圖書館的各項活動和服務中,不斷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1)2004年年底,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公布了“全國國民閱讀與購買傾向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國民的讀書率持續走低”。只有5l.7%的識字國民讀書這一比例比5年前下降8.7%,其中城鎮居民下降了7.8%,農村居民下降了9.6%,我國國民有閱讀習慣的僅占5%。
在圖書館界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有一個圖書館館長站在自己圖書館門口,向過往行人打聽圖書館在哪里,居然有很多人不知道。
(2)以上事例從不同側面說明,很多的圖書館面臨著讀者不斷流失的危機;很多的圖書館有被社會邊緣化的危險——它的存在可有可無。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要從公眾圖書館意識的培養做起。
(1)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他們對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起著巨大的制約和推動作用,在現行體制下,領導是關鍵,他們是圖書館意識培養的首要對象。
各級黨委、政府領導,決定著圖書館人、才、物等要素能否支持事業發展的需要;各級人大政協對公益性圖書館的建設一直非常關注和支持,他們的影響很大;新聞(報紙、電視)、相關信息部門(黨委政府),他們的支持在于引起社會各層面的關注;財政、科技、教育及其他職能部門,直接對圖書館日常工作開展發揮巨大的作用。在現代集體領導、民主決策的政治框架下,圖書館要取得領導及各部門的共識非常重要,關乎成敗,這就決定了圖書館的宣傳面要廣一些,具體工作細一些,方法多一些。
(2)讀者,這是圖書館最忠誠的支持者和擁護者,圖書館意識的培養是為了使他們更深、更廣地參與到圖書館的各項活動和服務中,充分利用和享有圖書館文明成果。
(3)社會群體,他們是圖書館潛在的讀者,是圖書館事業最大的、根本性、決定性的支持力量,是圖書館事業不斷壯大和發展的基礎和保證。對他們的圖書館意識培養可以作為檢驗一個圖書館工作是否扎實、全面、系統、創新的試金石。
①重視圖書館信息發布和傳遞工作,一件工作做了以后,或者有關圖書館最新動態,馬上寫成信息或復印傳遞給縣委、政府、人大、政協、宣傳部領導,及財政、教育、新聞、信息、總工會、婦聯、團委等有關部門,還有關心、支持和幫助圖書館事業的一些友好人士,不斷增進他們對圖書館工作的了解和認同,不斷提高圖書館的美譽度和影響。圖書館工作沒有領導、相關部門支持,沒有社會廣泛認同是沒有前途的,因此,圖書館宣傳是一項長期而必要的工作。
②2004年8月份,縣圖書館借土地調整機會,化困難為機遇,擬定全新圖書館建設方案,向縣委、政府領導廣泛宣傳??h政府根據呈遞材料專門就圖書館規模批示:“應根據圖書館發展趨勢,參照發達地區經驗,適當超前。”據此,我們對通榆縣的經濟、文化、社會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經過多方面的考察論證,提出建設20000m建筑面積的圖書館,更能滿足通榆廣大讀者和社會的需求。
起草《通榆縣圖書館新館工程項目建議書》,全面論證和闡述了建設一個多功能、現代化理念圖書館的設想,內有數字圖書館、音樂圖書館、藝術圖書館、少兒圖書館、學術交流中心……,提出了以“數字圖書館”和“流動圖書館”為手段,以新圖書館為龍頭,聯結40多個中小學校,覆蓋100多個(村、居)基層文化俱樂部,打造“圖書館之城”,營造“知識之都”的總體目標,向有關領導和部門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又組織召開了省內外高級專家論證會,使圖書館的建設構想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極好的評價、圖書館與出版社合作舉辦了“圖書優惠月”活動,進全縣40多個中小學校、入城區10多個社區,使圖書館館末建,而影響先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預期效果。很多人都很關心圖書館建設情況,該項活動在促進全民讀書活動,激發路橋廣大群眾愛書、看書熱情的同時,客觀上提升了圖書館的品牌和知名度、美譽度,展示了圖書館的作用和價值。
撰寫并向縣領導散發了《關于縣四套班子領導在調任、退職前向縣圖書館捐贈圖書的建議》,以增進縣領導對圖書館的了解和關注。
探索“共享工程”新模式,其中移動公司意向投資100多萬元用于硬件。使圖書館在新館建成開放之前,可以提早為政府、企業、學校、廣大群眾提供服務,進而推動圖書館工程建設和事業發展。
參加縣教育局教研室音美組公開課,加強圖書館與學校及各行業協會組織的聯系,提出向社會外聘“學科館員”參與到圖書館內業務、管理、咨詢、培訓等各方面工作,形成“共建共享”的合作機制。
(1)系統性。系統理論告訴我們,系統內任何個體在開展信息、物質內外交流的同時,其思想和行為也是不斷受到系統內各種因素的影響和作用,包括個體之間經常產生的互動和聯動。因此,研究公眾圖書館意識的培養問題,目的在于使大多數或者說起主導作用的社會公眾,朝著有利于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方向轉變。因而,它的思路和方法是發散的和系統的,而不是線性的和單打一。
從距離上看,有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之分。從我們的實踐來看,間接作用往往比直接作用更有效、發揮的影響力更大,它是戰術、戰略的迂回。
從形式上說,有口頭表達、書面表達、行為表達(開展工作)。“說的好”、“寫的好”不如“做的好”更直觀和有說服力。
從媒介上分,有電視、報紙、傳單、標語、電話、互聯網、手機短信等等。其中,傳單是傳統、成本低廉而有效;短信在手機極普遍的今天,潛力和影響不容忽視。
(2)長期性。圖書館面臨的困難是巨大和復雜的,很多問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不能奢望一朝一夕完全改變。因此,公眾圖書館意識的培養要有“五心”——恒心、耐心、細心、決心和信心。
恒心:要有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精神,
耐心:要克服功利思想和急躁、畏難情緒。
細心:體現在工作思路和方法的靈活多樣性,要善于創造機會、抓住機會、運用機會。
決心:接受最壞的結果,爭取最好的前途。
信心:圖書館事業是高尚而有意義的,具有廣泛的公眾基礎,因此得道多助也是必然的,它是一項朝陽事業——明天一定會更好。
吳玉卓(1972.07—),女,吉林洮南,大學本科,館員,圖書館長?,F從事圖書館管理工作。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