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喜 郭瑾
重慶交通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重慶 400074
重慶高校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梁喜 郭瑾
重慶交通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重慶 400074
當前我國高校在積極嘗試產學研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在增強學生團隊精神、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過程中仍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如實踐教學理念落后、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相對滯后、校企合作不夠緊密等,嚴重制約了高校產學研聯合教學的效果。要解決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對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的開拓路徑和運作模式進行探索,切實加強實踐教學工作,以期達到育人目標。
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校企合作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如何使高校教育更貼近市場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2014年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達到727萬,而2015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總數將達到749萬,創下歷史新高,大學生就業面臨新的挑戰。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2014年全國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70%左右,半年后就業率為80%左右。在目前宏觀經濟與新增勞動力增速持續放緩的背景下,一方面,大量畢業生需要就業;另一方面,很多企業削減取消了校園招聘計劃。在上述背景下,國內許多高校都已經意識到實踐教學將是解決人才培養和市場脫節矛盾的主要手段,因此都在積極加強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期望通過校企合作解決高校教學中的實踐能力不足問題。但是,從目前實施的效果來看,依然存在偏重于生產和科研環節,而對教學環節的改革和創新重視不夠的問題。
由于全國數據收集困難,本文以重慶高校為例。通過走訪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第三軍醫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理工大學、重慶師范大學、重慶交通大學和重慶科技學院等高校,對上述高校的實踐教學基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觀摩學習,詳細了解了上述高校的實踐基地的建設情況和產學研結合的相關辦法和措施。通過調研發現,上述高校都非常注重實踐教學,但在實踐基地建設和產學研引領教育教學改革方面卻各有特色。
1、以校屬企業和研究所作為實踐教學基地
以校屬企業和研究所作為實踐教學基地,最典型的是醫科類大學,尤其是其中的臨床醫學等專業,如第三軍醫大學和重慶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他們的校屬醫院就是學生實踐教學和實習基地。依托這些基地,既可以很好的開展實踐教學,同時又可以把所學知識及時應用到診治實踐中,如果遇到新問題又可以盡快就地展開研究,而后再把研究的成果用于教學和診治實踐,形成教學促生產(診治)、生產(診治)促研究和研究促教學的良性循環。學校既是教學和科研中心,也可以是小型的工廠;醫院既是工廠和研究中心同時也是重要的實踐教學基地(學校),兩者功用和重點雖然不同,但卻彼此依托,共榮共生。把研究所作為實驗教學基地的如西南大學的農學專業,他們依托農科所,把農科所的科研基地作為實踐教學和實習的基地,把教學、實踐和科研有機結合在一起,彼此促進,比翼齊飛。把校辦企業作為實踐教學基地的如工商大學的酒店管理專業,他們把校辦企業學豪酒店作為該專業的實踐教學和實習基地,把實踐和教學結合,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以專業(行業)關聯企業作為實踐教學基地
以專業(行業)關聯企業作為實踐教學基地的典型如重慶科技學院的冶金及石油開采等專業,他們把相關的冶金企業和石油開采企業作為實踐教學和實習基地,如重鋼和中石油下屬企業等。他們在理論教學間歇或理論教學結束后,將學生帶到相關企業從事專業實踐教學或實習。類似的還有像重慶理工大學的車輛工程專業,他們和宗申、力帆等企業有著密切合作,這些企業也是學校長期的實踐教學和實習基地,這些企業往往也是學生就業的熱門候選對象,企業也非常樂意接受這些曾經在企業實習過的優秀學生,學校和企業彼此惺惺相惜,互助發展。重慶師范大學的教育專業則把關聯學校作為實踐教學和實習基地,學校和基地彼此之間也有著非常好的良性互動。
3、以有影響力的校友所在單位為實踐教學基地
以有影響力的校友所在單位為實踐教學和實習基地,這是很多學校普通專業的普遍做法。通過校友的影響力,把校友所在單位介紹給母校相關專業作為實踐教學和實習基地,這樣既可以正面宣傳學校教育的成效,為學生樹立學習的典范,同時也有利于學校教學和學生就業,也有利于企業和校友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力,為企業和個人的發展帶來良好聲譽。
這些實踐教學和實習基地類型有別,資源稟賦參差不齊,實踐教學和實習效果也差異顯著。最好的實踐教學和實習基地當屬第一類,這類基地雖然和學校不能等同,但由于彼此原本的密切關系對于教學和管理有著天然的優勢。其中資源最具優勢、實力最為雄厚和教學效果最為顯著的實踐教學和實地基地當屬高校附屬醫院。這類基地資源富集、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成果豐碩、管理極其規范,要求非常嚴格。實踐教學和實習期間,學生既要服從學校管理要求,同時醫院也會以正式員工的職業規范來要求學生,指導老師既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也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極強的敬業精神,他們會嚴格按照教學和工作的雙重標準來嚴格教育和管理學生,因此實踐教學和實習的效果非常顯著。
1、實踐教學與市場需求銜接不夠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實踐教學的對外開放還不夠,缺乏企業導師走進課堂,容易造成實踐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其次,實踐教學課程的開設、實踐大綱的編寫、實踐項目的設計合理性還不夠,缺乏用人單位對學生操作技能需求的了解;第三,實踐教學軟硬件購置主要用于實踐教學,而忽略了產學研結合進行科學儀器設備資源共享的需求。
2、實踐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實踐教學體系、教學內容等方面的更新改革滯后,軟實力提升深受制約。實踐教學核心實力的發揮除了要依靠硬件投入,更加依賴于實踐教學體系的不斷完善、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以及實踐教學的理念不斷提煉。實踐教學體系與內容的改革和更新需要一線教師投入大量的精力,不斷進行創新性工作,主要涉及實踐教學大綱編制、實踐教學項目開發與創新、自制實踐教學教材和教學軟件等反面,目前重慶高校在這些微觀領域的建設與改革存在較大的問題。
3、缺乏成熟的產學研合作教育理念
缺乏成熟的產學研合作教育理念,使得企業參與產學研共建實踐教學基地的熱情不高。從重慶高校的實踐教學基地情況看,高校與企業的關系比較松散,高校由于面臨不同的教育部考核要求,或重點考慮教學,或重點考慮科研,實質上在追求教學與科研的平衡問題。而企業則主要考慮經濟利益和自身管理問題,很少主動參與高校的實踐基地建設,多數情況下是在保證不影響企業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接受大學生去企業實習。
4、高校欠缺有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
產學研共建實踐教學基地,需要擁有一批既有豐富實踐能力,又有專業理論知識的高校教師隊伍,而這恰恰是我國高校師資隊伍存在的一個大問題。是我國學校用人機制存在缺陷,過于強調高學歷。以重慶高校為例,絕大多數高校都要求新進的教師必須為博士,但是就目前的教育體制,造成以博士為主的高校教師大都缺乏專業實踐經驗,而很多有實踐經驗的人才由于學歷問題被擋在高校之外。
5、實踐教學內容的缺陷使得學生參與度不高
傳統的高校教育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只是作為理論教學的一個論證環節和補充而被擺在了次要地位。在這種教育觀念下,學生的實驗和實習被看成是課堂教學之外的輔助性活動;實踐教師往往被當作教輔人員看待,難以吸引高水平的人員參與教學;實踐教學方法陳舊,實踐教學設施、設備落后;對學生的評價不重視實踐能力,因而學生對實踐教學活動缺乏參與的動力,不能帶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上,不少單位視其為過場和形式,沒有進行認真的投入和建設,使得實踐教學基地的運作效率非常低,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以重慶高校為例,具體表現包括:(1)由于在實踐教學基地運作中經常出現學生的安全問題,使得校企雙方都有一定的顧慮,造成學校不愿組織深入的企業實踐內容,大多以短期參觀為主,實際動手操作很少;而企業則以學生實習容易擾亂企業正常工作秩序為由,對實習地點和實習時間安排有很多限制;(2)出于對企業機密的保護,很多企業并不愿意讓高校到有一定技術含量的高技術應用型崗位進行實踐教學活動;(3)由于高校本身實踐教學體系的缺陷,很多參與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師缺乏實踐經驗,使得很多實踐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連續性,造成學生在實踐中盲目性和隨意性很大。
1、產學研結合引領下的實踐教學模式創新
在對傳統實踐教學模式的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以任務為驅動的研究性教學新模式。以任務為驅動的研究性教學模式是基于研究性學習條件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景或途徑,使學生在學科學習中選擇并確定研究內容,自己主動收集、利用相關信息材料,進行積極探索、發現和體驗性學習的教學模式。以任務為驅動的研究性教學模式具有的特征:①研究性教學注重開放自主與問題研究;②研究性教學注重個性培養與研習能力;③研究性教學注重合作學習與靈活應用;④研究性教學注重學習過程與主觀體驗。
以任務為驅動的研究性教學強調學生在獨立的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的研究過程中,吸收知識、應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建議在實施以任務為導向的研究性學習中,應注重以下四點:
①確立通過研究性教學的課程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能力。
②精選和應用以問題為導向、規范先進和新穎的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啟迪創新意識,構建起學科知識和方法體系,塑造自我發展和創新的優良品質。
③精心構建和實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和研究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增強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④創建以學生自我發展為中心、理論密切聯系實際的開放性教學環境。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為學生課外交流研究提供條件。
2、構建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長效運行機制
為深入貫徹產學研相結合引領教育教學改革精神,同時為探索更好的創新人才的培養方法,可以重點探討以產學研合作教育理念指導課程體系創新和以任務為驅動促進教學模式創新。在產學研相結合引領教育教學改革思想指導下,借鑒國內高等院校的成功經驗,實踐教學體系創新以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體系為基礎,按照構建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編寫教學大綱—建設創新培養與實踐性教學條件為主線,強調系統優化,注重整體效益,以實踐為檢驗標準,建立定期督促檢查和收集反饋意見、進一步修改和提高的長效運行機制。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能力的重要環節。因此,實踐教學應當既重視“理論應用”,將所學理論知識創造性地解決處理一線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又重視掌握一線工作的實用技術,力爭上手快,適應性強。而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確保實習質量、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依托實踐基地建設,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動手能力,將是一項有意義的探索。
[1]陳宜通.產學研相結合是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
[2]劉明賀.高校環境工程專業產學研教學模式探索[J].江蘇社會科學,2008(12)
[3]付俊超.產學研合作運行機制與績效評價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3.6
[4]李西娟.德國產學研體系和雙元制教育對我國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啟示[J].江蘇科技信息,2015.(8):9-11
[5]洪璇娜等.我國高等教育中“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研究.[J].才智,2014.(15)
[6]鮑國華宋士琦.知識經濟與創新教育[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6
重慶交通大學實驗教學與改革研究基金課題(SYJ201118)
梁喜(1978-),男,江蘇連云港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產學研聯盟,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郭瑾(1991-),女,漢族,湖南婁底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產學研聯盟,物流與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