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蘇
邢臺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054000
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法治方式探索
祁蘇
邢臺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054000
我國的住房公積金制度興起以來,在推動住房改革、支持住房消費和加快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當前,隨著“四個全面”戰略貫徹實施和新型城鎮化進程發展,公積金制度面臨新的形勢和新的調整,一些曾暴露或仍然存在的突出問題,需要探索有效管控政策基礎上的科學運行機制,積極開發信息技術優化業務流程載體,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法治素養,靈活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范公積金管理工作。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健全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立公開規范的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進住房公積金提取、使用、監管機制”為未來一個時期住房公積金管理事業發展指明了航向;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決定,提出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對實現“建立公開規范的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進住房公積金提取、適用、監管機制”的目標給出了指引。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城鄉居民住房消費需求呈現出更為理性、趨穩、多元化等特點,住房公積金在支持居民住房消費能力提升和區域城鎮化建設方面不斷臨新的形勢和任務,覆蓋人群由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傳統領域向社會其他群體擴展,住房消費環節由購買向持有消費環節延伸,繳存職工等服務對象以及地方人民政府對住房公積金工作及其機構提出包括支持住房保障和改善民生、優化發展環境和為民服務等更多要求。公眾關注度和改革的呼聲漸高,行業“基本法”——《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加緊修訂,截至當前,住房和城鄉建部主持起草的修訂送審稿已公開并征求意見,提出了廣泛覆蓋服務人群、擴展提取使用范圍、提升資金籌措能力、擴展投資運營渠道、強化工作責任追究和加大執法監管力度等更為靈活的業務模式。
隸屬于各地設區市政府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管理中心)在公積金制度改革發展的進程中處于關鍵環節,消化和執行行業政策,運營并發揮資金效益,直接服務社會公眾,如何不斷適應行業快速發展進程,規范有序又積極靈活地進行自我改造,不斷支持職工新的住房消費和公眾服務需求,不斷強化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是各管理中心面臨的重大課題,對法治方式的探索變得更為緊迫和有意義。
以河北省某市管理中心為例進行總結回顧,曾經暴露和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實際上成為規范管理、改革發展的牽引。這些些問題包括:
一是政策滯后和缺位?!蹲》抗e金管理條例》上次修訂是2002年,在不少方面已經跟不上形勢發展的腳步;各地市管理中心在行政體制上屬地管理、各自為戰,沒有統一執行的具體政策,遇到新情況、新問題,管理中心及所屬業務部門希望有較為明確的操作依據,但實際情況并不理想。
二是職責體系不清晰。管理中心在機構逐步健全、職能逐步強化的過程中,曾經遇到管辦不清的問題,制定政策的部門同時執行政策,既管理又辦理,既是裁判員也是運動員,管理模式存在弊端,工作效率受影響。
三是外部依賴性。受行業興起發展初期模式的遞延影響,管理中心對金融機構的依賴性較大,拋卻金融業務限制及辦公場所的依附,資金結算、貸款管理等業務環節的技術手段和技術力量也對金融機構過分依賴,管理中心應有的“金融功能”和信息化公眾服務功能發揮不暢,也給統一規范管理帶來麻煩。
四是隊伍綜合素質。公積金中心機構成立之初,主要吸收了財政部門和房管部門兩部分管理人員,因此產生財政偏好和房管偏好兩種思維陣營,后期補充一些人員,但并沒有彌補金融運作、信息管理和法律專技人才方面的不足,事實上,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要求的是熟悉金融運作、房地產業務、政策法規和公共服務的復合型高素質人員隊伍,顯然還需要一個過程。
面對新的宏觀經濟形勢、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房地產市場新變化,人們的住房消費需求及對住房公積金的認識和期待更為理性、平穩,公積金管理工作必須與之相適應。同時,行業自身的發展在經歷了資金規模快速擴張期后也趨于成熟,對強化自我規范、持續科學發展的訴求日益提上日程。解決好一系列新的問題,必須加快管理工作中法治方式的探索。
(一)管控政策,做到有法可依?!稗k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是法治方式的基本內涵,在公積金管理工作中,第一位的仍然是對依據做到心中有數。不妨將現行政策,上自國務院《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下至中心自己發布的具體規定,逐級、逐一登記甄選,弄清哪些還現行有效,哪些已廢止修訂,將現行政策匯編作為為職工群眾辦事的依據,并適時動態調整。各地各部門正在推行的權力清單等制度,也是梳理職權、明確依據的良好載體。讓工作人員都明確了辦事依據,服務行為才能避免隨意和不科學,算做到了法治方式的第一步。
(二)“管辦分離”,理順運行機制?!肮苻k分離”是近年一些管理中心提出的運行機制改革方式,也是規范內部管理、強化法治方式的良好抓手。比如,采用決策、執行、監督相對分離、相互制約的模式,由業務科室研究制定具體政策和操作細則,管理部(辦事機構)執行政策和提供公眾服務,檢查稽核部門進行內部監督,職責更為清晰,避免了管理中心本身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誤區。長遠來看,“管辦分離”繼續深化改革,可朝著更好地提供公眾期待的公積金服務產品方向努力,由一個服務產品研發中心作為龍頭,機關職能部門提供支撐,辦事機構執行轉化甚至向公眾“推銷”產品,以此完成服務職工的目的?!肮苻k分離”運行機制建立了公積金管理中心內部運作的制衡機制,同時能夠更順暢的為職工輸出服務。
(三)信息系統,搭建流程載體。從成立到當前階段,公積金管理中心資金規模呈現了幾何級數增長,有效管理早已離不開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引入業務信息管理系統,從法治方式上來說,是搭建起了規范業務行為的流程載體,流程化設計是法治方式在微觀領域和操作層面的鮮明體現。一種服務產品,通過標準化的流程傳遞,不僅有助于提升效率,更能在封閉環節保障資金安全。同時,流程信息及時保存,不可擦寫,提供了很好的追溯記錄,更有利于勘誤的規范化和接受監督。另外,通過信息系統擴展一些互聯網服務終端,如微信客戶端等在線信息交互平臺,能夠極大的方便職工群眾咨詢申請業務并接受公眾廣泛監督。
(四)錘煉隊伍,提升執行能力。廣義上來說,管理中心所有的職工都是服務人員,提供公眾服務,也是執法隊伍,依法辦理業務。公積金管理和服務最終靠人執行,因此提升干部隊伍的法律素養和綜合素質,這是關鍵。除積極引入高素質人才充實干部職工隊伍尤其是窗口一線外,還應有計劃分層次地培育現有隊伍法治素養和專業技能,廣泛開展學習交流和服務競賽,推行競崗輪崗機制,用積極競爭的氛圍激發干事創業激情,促進隊伍整體素質內發性提升。同時可以采用購買服務方式,從社會引入客戶服務、法律服務、信息服務等專業化服務模塊,延展管理執行能力,提高公眾服務水平。
祁蘇,男,1981年出生,籍貫河南。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現從事住房公積金法規研究等方面工作,高級經濟師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