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雨芹 盧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江蘇南京 211156)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移動信息服務研究
翟雨芹 盧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江蘇南京 211156)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移動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微信平臺的問世發展。本文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對高校圖書館創建微信公眾平臺的必要性和移動信息服務的內容進行探討,從當今大學生服務需求的角度了解大學生對高校圖書館提供微信服務的認知和期望,并由此對高校圖書館進一步開展微信應用平臺提出若干建議。
高校圖書館 微信平臺 人性化服務 金城學院
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方式,資源利用率過低,而微信公眾平臺的問世,改變了信息的溝通方式[1]。對新技術敏感的圖書館一向是新技術的使用者和推廣者,隨著微信公眾平臺的興起,高校圖書館陸續開通微信公眾賬號,微信逐漸成為高校圖書館除微博、博客等方式之外的另一個自媒體平臺。

圖1 大學生使用微信平臺情況分布圖

圖2 傳統信息與微信移動信息資源傳遞便捷性比較分析圖

圖3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移動信息服務:服務類內容分布圖

圖4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移動信息服務:資源類內容分布圖

圖5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移動信息服務:信息、公告類內容分布圖
1.1微信信息服務在大學生移動信息運用中普及性高
大學生對微信這一新興媒介具有較高的認知度和使用頻率,微信服務在高校學生應用中的普及性很高,調查顯示(如圖1)每天使用微信的大學生占調查總數的近半數,所占比例高達43%;基本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微信的大學生比例僅為7%。
1.2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了解圖書館各項服務更加便捷
傳統圖書館對外的宣傳方式比較單一,圖書館網站普及度較低,宣傳方式缺乏便利性。圖書館各項服務中,如圖書歸還日期、圖書館續借、新書推薦、讀者服務等問題還存在受時空等方面限制的局限性,學生沒有獲得更大的便利和更加全面人性化的服務。調查顯示(如圖2),63%的人認為通過圖書館微信平臺可以方便的了解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內容。圖書館微信平臺的建立將會給學生帶去便利快捷的服務,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掌握圖書館動態和有價值的信息。
1.3開展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可以提高圖書館服務效率
調查顯示,創建微信公眾平臺不僅僅局限于枯燥的文字,有針對性的根據讀者的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務,“圖文并茂”、“聲色俱全”的與讀者間的溝通交流,還可以通過活潑生動的圖片視頻表達,從而提高服務效率,拉近與讀者間距離和提高圖書館公眾認可度[2]。調查還顯示,絕大部分讀者愿意支持和關注高校圖書館的微信公眾平臺,可以看出微信平臺的創建是極其有必要的。
根據調查(如圖3、圖4、圖5)可知,在微信服務內容上,圖書館微信平臺提供服務內容應著重于服務類、資源類、信息公告類三大方面。一是要有能夠了解圖書館最新資源與服務信息功能。二是能使用微信若干應用功能,包括查詢圖書預約、查詢讀者借閱信息、續借圖書、開閉館時間等信息查詢服務。比如通過圖書館微信平臺,讀者可以隨時隨地查詢館藏書目,圖書借閱情況,設置圖書到期短信提醒等功能,避免了身邊無電腦無法操作的煩惱。三是讀者能與館員實時溝通,圖書館的微信平臺也應該從讀者感興趣的方面著手,對信息進行甄選,對用戶發送的消息進行實時回復,及時接收讀者反饋意見和館藏建議,同時豐富推送內容,搭建圖書館和讀者溝通的橋梁[3]。
為了讓圖書館微信平臺得到進一步發展,就要在微信內容和設置上進行改進,當圖書館收到讀者咨詢反饋后,可立即搜索信息,并及時給予反饋,反饋形式多種多樣,可以通過充分利用微信語音、微信小視頻和文字等形式進行回答[4],開展相關功能活動,充分挖掘微信特質為讀者服務。
3.1加大宣傳管理力度,提高圖書館微信平臺使用率
調查數據顯示,有近七成學生愿意關注校圖書館微信平臺。但他們對微信平臺推送的消息,僅僅只有9%的學生會只要更新就仔細閱讀,大多數人是為了打發時間或只閱讀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所以應加強對微信平臺的管理,從用戶需求出發,加強對微信平臺外觀、功能設計開發。可經詳細介紹微信服務的使用說明,用發放宣傳材料、開展培訓、張貼海報等方式宣傳,來激發學生的需求,提高其對微信的認知程度。
3.2拓展服務的廣度、深度,使圖書館微信人性化服務多樣性
從調查可看出,大學生對于微信推送圖書館傳統服務項目,如圖書館通知、圖書續借、新書推薦、讀者調查等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并希望以圖文信息、視頻和圖片等形式傳送信息來拓展服務內容,優化服務手段。結合前文的實地、文獻調研數據,微信內容服務體系應包括大學生基本信息、資源與服務、信息速遞三方面,從廣度和深度上拓展服務,使服務多樣化。
3.3以學生需求為導向,針對性地開展人性化服務[5]
大學自由的環境,要求圖書館摒棄落后觀念,樹立新服務思想,主動了解學生需求[6]。據調查,大部分高校圖書館提供的微信服務功能局限于信息推送的初級階段,缺乏個性化、針對性,其溝通互動、即時性等特點還未全部體現出來。為完善微信服務,對已開展微信服務的圖書館,可根據用戶需求,結合實際,提供專業化服務,以激發學生興趣和積極性。
3.4開展用戶群調查,優化賬號管理
圖書館微信平臺的開通最終還是為了服務讀者,因此應多進行微信用戶群的調查,可通過問卷等形式,收集用戶對微信的建議與意見,來改善微信號的服務。而圖書館微信平臺的管理也至關重要,一個閑置的微信平臺無法發揮作用,既然有資源,就應充分利用,圖書館可派專人管理微信平臺。此外,因學生是圖書館微信平臺的主要用戶群體,更了解同齡人的需求,可以采取師生共同管理的模式,招募學生管理志愿者,共同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1]朱寧.用微信拓展數字圖書館智能服務方式[J].辦公自動化:學術版,2013,(24).
[2]裴蕾.以微信平臺助推圖書館信息服務[J].無線互聯科技,2013, (8):195-195.
[3]孫穎.基于微信平臺創新高校圖書館信息化服務模式[J].中國科技縱橫,2013,(24):51-51.
[4]岳素華.信息時代微信在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應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4).
[5]尉鑫,蘇珊珊.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調查分析[J].新世紀圖書館,2014(10):34-37.
[6]陳雨雪.“985”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平臺使用現狀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4,(16).
本論文為2O14年大學生創新基金項目研究成果。
翟雨芹(1986—),女,江蘇連云港人,碩士,講師;盧寅(1993—),女,浙江湖州人,學士,就讀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