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個月,每天上班我都在聽各種有源監聽音箱,最近的聆聽距離與更工業標準化的音箱讓我對聲音有了更新的理解。突然有一天,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朋友的帝盟mp3,讓我想起了大學時代玩森海MX500的那段歲月。

在重慶,有一個叫飛翔的知名耳機經銷商。我在大學時代就已經認識他了,當時我還是一個窮學生,而他在三軍醫大工作。因為找他購買工包的微軟IE3.0認識了他,我記得那次交易是在三軍醫大對面的宿舍完成。他進回來的鼠標堆了一單人床,不怕大家笑話,當時我買鼠標的錢也是省吃減用。隨后,我又找他買了MX500,拜亞DT231。而這個時候,飛翔也開始在重慶沙坪壩的賽博開店。一個沒什么錢的窮學生,一個是想通過愛好去改變生活的醫療工作者。10年前,生活開始改變。我畢業后賣了一年的房子,然后進入了國內某知名網媒。飛翔同學一邊開店,一邊還奮斗在抵抗SARS的前線。一晃十年過去了,由于懷舊我突發奇想玩耳機,又開始往他店里面跑。
飛翔在重慶還有兩個店,生意都還不錯,我當然往耳機多的那個店去。當天下午,我坐在他的臺機系統前面,一口氣聽了數十個熱門耳機,看著店里還有很多人拿著高性能隨身播放器,不得不感嘆這個時代的幸福。當時我腦中浮現的是十年前,我和飛翔談到某耳機,我們自己沒聽過,卻根據網上的之字片語去推論聲音的那種感覺。現在玩耳機的人,真的是太幸福的,都已經能做到先體驗后買單。我當時購買的國名耳塞森海MX500,一聽數年,而現在的用戶一周覺得不好聽了,立馬掛在閑魚上就出掉。我當時是在聽聲音,而現在的人在玩耳機。
好吧!于是,我決定花兩個月暫停玩音響,我也來玩玩耳機。因為工作的原因,我不缺少音源和耳放,所以玩耳機的障礙已經掃除。要得到耳機,有兩個辦法,找廠商借、找廠商買或自己淘。聽評測耳機和自己買的耳機心情不一樣,我決定好好玩一把,所以必須自己買。找廠商買問了一下價格,哪怕給我經銷商價和媒體特價感覺也并不便宜。于是我最終選擇在閑魚上淘。同時我發動了一下平時一起玩音響的小伙伴,大家一起淘來可以相互交流。于是,到目前為止一個月的時間我玩了七八只耳機了,其中包括有比較老的森海HD600、AKG k701,也包括了以前比較貴現在白菜價的AKG K712、拜亞DT990 pro、DT990 600歐姆版。當然也有新旗艦HD800、拜亞T1與T1 90周年紀念版。同時也有比較獨立與個性的歌德PS500E與RS1E。我的目標是要把熱門的耳機與各家旗艦全部買回來玩一次再全部出掉。
我在朋友圈和閑魚上把我用過了的耳機出售。我在收這些耳機的時候,上家幾乎都是買來一兩個月就出掉,基本上和新的一樣。作為二手耳機,到手第一件事居然是煲耳機。而收我耳機的朋友有音響經銷商,也有發燒友,他們都非常高興。因為耳機成色極新,和買新耳機差不多。這種價格低耳機又新,并且有我把質量關大家買也很放心。玩了一圈耳機下來,幾乎沒虧錢。因為這種很新的產品,他的二手產品跌價在第一輪轉手時就已經完成了。
我的這幫朋友都是一群玩Hi-Fi和AV的箱子玩家,在玩了這些耳機后我們都有交流。最后我們都一致認為耳機的確比音響更適合玩。所有的音箱在出廠時,頻響基本上都是平直的,而耳機并不是。哪怕是監聽耳機,他的頻響也不是絕對的平直,這使得耳機的個性十分鮮明。你能找到放什么都還行的箱子,而你很難找到放什么都還行的耳機。哪怕是公認的三段平衡的拜亞T1,我們這群人中也有人挑剔它的高頻不夠飄逸鮮活。而歌德更是一朵奇葩,他的個別型號去聆聽鋼琴和小提琴,你能明顯發現音色都已經有偏差。同時聲音細節也掉了不少,放jazz和R&B的動感的確又非常能感動人。拿手機直接推還讓我找到小時候聽隨身聽的那種歡快感覺。

好吧!跨別十年,再重新體驗耳機。我承認我已經無法接受那種聲音偏離標準錄音本身太多的耳機,但這并不妨礙我短時間的去聽各種風格的聲音,在最近這一個月聽耳機的過程中,我更多的體驗到了玩的感覺。這是玩器材的感覺,同時也在聽音樂。經常看到有人在網上發表多聽音樂少玩器材的感嘆。其實,通過這次的體驗,我發現沒花多少錢,自己去研究耳機型號,自己在二手論壇和閑魚慢慢淘。我也玩到了好多產品,最后再轉手實際也沒花多少錢。同時,聽音樂也沒閑著,耳機就是拿來聽的。為什么會干這一行?是因為我就喜歡聽各種聲音,特別是各種好聽的聲音。發燒友在某個階段會認為某一款音響,或某一種耳機的聲音特別好聽,其他的都不好。很明顯,因為職業的原因,我不能這樣。并且,聽得越多,我發現到處都有好聽的值得推薦的聲音。而這些聲音,都集中在不同的產品身上。所以,現在我更想說的是,去聽吧,就跟玩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