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雄
改革面前不能猶疑不決
☉唐雄

最近在軍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裁與不裁,咱都在這里》,講述的主人公是駐守在喀喇昆侖山腳下、38歲參軍入伍、至今已在高原服役6年的馬軍。他多次參與大項演訓活動,剛從北京閱兵場回來。記憶最深的是他講的那段鏗鏘有力的話:“裁與不裁,咱都在這里。不裁,我還是一如既往地把維修保障工作干好;裁了,部隊還需要我干,無論以何種身份,我都會留下來繼續干,萬一不需要了,也沒啥關系,我的心還會一直在部隊,隨叫隨到!”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顆純凈的心靈,感受到了一股豪邁的氣勢,體悟到一種博大的胸懷。相比那些在改革面前猶疑、徘徊、觀望的人而言,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力量??!與之對照,我們應如何對待即將撲面而來的改革呢?
一要以堅定信心看改革。改革是國之大事、軍之要務,是關乎國家、民族、軍隊前途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當前我軍最大的政治。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主要是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歸根到底,就是要進一步解放和提高戰斗力,實現強軍興軍這一根本目標。雖然困難重重,必須迎難而上。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改革是為了改進、提高,遲改小改都將貽誤時機。我們要堅信,有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英明領導,有30多年改革經驗的研究論證積累,隨著一系列配套制度措施的頒布實行,改革必將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軍隊的明天必將越來越好。
二要以平和心態迎改革。當下,一些官兵沒改革時盼改革,改革來了憂改革,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私心雜念在作怪,生怕動了自己利益的奶酪。這也是我軍改革多年推不動的一個深層次原因。國防大學教授戴旭在剖析清王朝滅亡原因時深刻指出:從上至下的戰心不在,私心作怪,不敗才怪。軍隊改革是集中的利益調整,動力和阻力都與利益相關。計利當計天下利。推進改革,利在國家和民族,失在某些單位和個人。我們切不可以一時之名、一人之利而畏懼改革、猶疑改革甚至阻滯改革。我們必須沖破思想束縛,打破利益藩籬,走出個人圈子,切實樹立起改革是大道理、是真道理、是硬道理的價值追求,真正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只要每個人都像剛才所說的馬工一樣,擁有“裁與不裁,咱都在這里”的豁達心態,必然會快樂每一天、奉獻每一刻。
三要以積極行動促改革。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當前,我們正處于軍事斗爭準備的深化期。固本培元,重振軍威,需要改革;貫徹新形勢下積極防御軍事戰略方針,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呼喚改革。全軍上下都已形成了這樣一個共識,即不改革就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甚至會給國家安全造成致命傷害。語言代表不了行動,行動才是最好的語言。積極促進改革,當前最重要的是堅持以習主席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重要論述統一思想、凝聚共識,聽令而行、聞禁則止,堅決擁護改革,積極支持改革,自覺投身改革。作為黨員干部,更要帶頭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傳謠不信謠更不能造謠,以嚴明的紀律、積極的心態、良好的形象,齊心協力、盡心盡力完成好本職工作,為國防和軍隊改革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作者系75130部隊宣傳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