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江蘇省響水縣農業委員會 224500)
生豬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探討
趙杰(江蘇省響水縣農業委員會 224500)
隨著我國農業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對于養殖業的研究也逐步深入。而養殖技術的進步以及養殖模式的改革,生態健康養殖模式也逐步進入人們的視線。所謂的生態養殖,其實質是將生態化養殖的理念貫穿于養殖的過程中,并對生豬的居住環境、飲食情況等進行充分改良。
生豬;生態健康養殖;探討
在生豬的生態健康養殖的模式當中,其核心在于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養殖理念,以安全、無公害等原則為依托,改變傳統僅依靠生豬數量的增長為目標的養殖模式,實現數量、質量同步提高[1]。因而,在現代養殖業的發展過程中,相關養殖人員應摒棄傳統的養殖觀念,改良養殖模式,提高生豬生產的規范化,提升生豬品種的優良程度,實現防疫、養殖設施的科學管理。
選擇本地區三個養殖場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從中隨機選取100頭生豬作為研究資料,其日齡分布在50~80日,且在體重、公母等方面的差異較小,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對生豬進行養殖的過程中,所選擇的墊料分別為馬尾松以及桉樹。而在添加劑方面的選擇,分別采用微生物、中草藥以及傳統添加劑進行。
在對三個組的生豬進行養殖的過程中,傳統組采用傳統水沖的方式對生豬進行飼養,一組采用桉樹作為墊料進行飼養,一組采用馬尾松作為墊料進行飼養。而在添加劑方面,傳統組采用傳統日糧以及傳統的添加劑進行飼養,一組采用傳統日糧配合微生物添加劑進行飼養,一組采用傳統日糧配合中草藥添加劑進行飼養。在飼養的過程中,依照各個養殖場傳統的飼養方式,每天按時按量對生豬投放飼料,以飼料不剩余為標準。在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墊料處理時,其墊料的厚度應控制在3cm左右。而在使用墊料期間,避免運用水對欄舍進行沖洗。而對于傳統養殖組而言,每日用水對欄舍進行沖洗。
在對各個組別的生豬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飼養之后,對各組生豬的平均體重、欄舍中氨氣的含量、生豬的抵抗力等進行檢測。其中,在對體重進行測定時,對生豬空腹時的體重進行豬頭測量。而在抵抗力方面的檢測時,對生豬的血液進行提取化驗,在屠宰之后將其腸道內的菌落進行測定。
運用統計學相關軟件對數據進行相應的分析以及處理,對各個檢測指標的數據進行比較。
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墊料處理對生豬的影響
根據本次研究的試驗結果表面,對于桉樹組以及馬尾松組的生豬而言,當在其欄舍中添加墊料之后,生豬的表現較為興奮,其對新環境的適應速度也相對較快。同時,在對生豬飼養的過程中,墊料的使用并不會影響到生豬對水以及飼料的食用。同時,在墊料使用之后,當低溫降低時,生豬可通過墊料減少低溫的刺激。根據研究發現,在欄舍中產生惡臭氣味的主要原因在于氨氣的釋放。而本次研究的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在對欄舍使用馬尾松作為墊料進行處理之后,其氨氣的濃度大幅下降,且其在試驗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在較低的水平。而采用桉樹作為墊料時,其欄舍中氨氣的濃度與傳統組相比較而言差異較小。
如表2所示。
根據本次統計結果顯示,當在生豬的飼養過程中添加維生素添加劑以及中草藥添加劑之后,其排泄物中(包括糞便以及尿液)的氨含量與傳統組相差較小,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然而就尿液中氨的含量進行比較而言,當對生豬添加微生物以及中草藥之后,其氨含量低于傳統組。其結果表明,當對生豬進行飼養的過程中,添加中草藥以及微生物之后,其對氮元素的吸收明顯加強。而在生豬腸道微生物方面,當對生豬添加中草藥以及微生物之后,其腸道中的細菌、乳酸菌含量明顯優于傳統組生豬。由此表明,在生豬飼養的過程中添加中草藥以及微生物之后,其腸道中的有益菌數量顯著增加,生豬的抵抗能力也大幅提高。

表2 不同添加劑對生豬體內氨代謝的影響
在對生豬采用生態健康模式進行養殖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在養殖期間始終貫徹生態養殖的理念,同時還應使用科學的養殖技術進行輔助[2]。在對欄舍進行建造的過程中,其所使用的建造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兩種:其一,單面式。該種建設方式能夠為欄舍提供良好的通風條件,在其建造的過程中,一般采用南北通透的形式進行。當需對欄舍進行良好的保溫處理時,應采用塑料覆蓋欄舍的形式進行。一般而言,該種建造形式通常細化分為單列式以及雙列式兩種;其二,封閉式。運用該種技術對欄舍進行建筑的過程中,其與單面式欄舍有較多類似之處。而其主要不同點在于其欄舍表面并無塑料覆蓋,其頂部采用陽光瓦構成。
在建造技術使用的過程中,其欄舍通常也需要運用相關的配套設備進行輔助。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其一,加熱裝置。該類裝置的作用在于使得欄舍內的溫度維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尤其是針對新出生的生豬而言,其對外界溫度的敏感程度相對較大。當天氣驟降至較低的水平時,將會嚴重影響新生小豬的健康,甚至使其難以生存;其二,通風設備。在維持欄舍內擁有較好的通風條件時,除了建筑過程中留設通風的天窗等結構外,必要時還應添加風機,從而能夠維持較好的通風條件;其三,卷簾。當外界的溫度較高,陽光較為強烈時,可借助該類設備防止陽光直射入欄舍之內,維持欄舍內的濕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圍[3]。
根據本次研究的結果發現,在運用生豬生態健康養殖模式之后,其所產生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根據本次研究發現,當欄舍的通風、溫度以及濕度等條件較為優越時,就會為生豬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提高其飼養期間的舒適程度。當外界的溫度發生變化時,通過對溫度調節設備的運用,則就能夠對欄舍內的環境溫度進行合理的控制,無論是炎熱的夏天以及寒冷的冬天而言,其欄舍均能夠保持良好的溫度,為生豬的生長提供適宜的溫度條件。當對欄舍提供良好的通風條件時,則能夠使得欄舍內的濕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欄舍出現過于干燥或者潮濕的情況。
當養殖人員采用生態健康的模式對生豬進行飼養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為生豬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同時,當生豬的生長環境較為舒適時,則將會有效的提高生豬體重的平均日增長量。因此,對于養殖人員而言,其所獲得的經濟效益也將會大幅提升。而當養殖人員能夠對生豬的品種進行合理優化選擇時,則能夠有效的豐富其生豬的類型,從而能夠增加生豬的生長速度。
運用生態健康的養殖模式,其核心養殖理念在于生態,因此在養殖的過程中,對于致病細菌的控制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從而能夠有效的降低了相關病癥的發病幾率。其原因一方面主要包括生豬生長環境的變化而對疾病的控制而產生的幫助,其另一方面在于由于飼養過程中添加劑的使用以及合理的管理,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飼養模式的科學性,進而從根本上抑制了相關疾病的發生。
[1]吳春琴,趙燕,孫思維,等.雁蕩土雞生態養殖關鍵技術研究與肉質分析報告[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4(12):23-24.
[2]張金波,胡向東,等.積極推進健康養殖.全面提升畜牧業的總體發展水平[J].農業經濟問題,2012(S1):46-47.
[3]邢東田,陳其廣,張南,等.中國社會科學院中醫藥事業國情調研課題組.關于創建中國特色生態養殖模式的思考[J].中國經貿導刊,2014(1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