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源
(新安江水力發電廠實業總公司工程部,浙江省建德市 311600)
水下接地網在某水電站的應用
蔡 源
(新安江水力發電廠實業總公司工程部,浙江省建德市 311600)
某水電站建設在黑云母花崗巖特高電阻率地區,原工頻接地設計充分利用了廠壩區自然接地體和江水散流介質,由于受當時技術及工藝限制,加之電站建設年限久遠及原接地網銹蝕斷裂嚴重,致使接地電阻超標。采用新技術,敷設新水庫水下網箱式立體接地網改造原接地網,取得了明顯效果。
某水電站;工頻接地;接地網;電阻
某水電站位于浙江省建德市,于1960年4月發電,裝機810MW,220kV出線六回,與一般的水電站一樣地處山區,土壤電阻率較高,同時接地網相對分散。電站建設在黑云母花崗巖特高電阻率地區,原設計采用了分流、限流、均壓、隔離等先進接地技術,充分利用了廠壩區自然接地體和江水散流介質。但由于受到當時施工條件的限制,人工接地網的有效散流面積太小;綜合各年對接地網的接地電阻的測量數據,某水電站全廠的接地電阻約0.6Ω,未達到安全運行的要求值,而電站廠址的地質情況復雜,土壤電阻率較高,當發生設備短路后,地電位的升高使得高電位引出的問題比較嚴重,將嚴重危及人身安全和設備的安全運行;特別是為了避免地網反擊電壓和地下雜散電流產生的地網雜散電位對計算機監控系統等自動化電子裝置的損壞和干擾,宜將全站的工頻接地電阻降低到允許值。
該水電站出線的電壓等級為220kV,為中性點有效接地系統,通過向華東電力調度通信中心、浙江省電力調度所咨詢,改造當年該水電站的單相接地電流約16kA,若按該水電站10年發展后的系統最大運行方式,其最大入地短路電流為20kA。
因此,根據國內許多大型水電站將接地電位提高到5000V左右進行接地網設計和運行的經驗,在適當留有余地、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同時節省工程投資,該水電站設計的接地網工頻接地電阻宜≤0.4Ω。
2007年3月,該水電站委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圭臬新技術公司并派人到現場詳細了解了現有地網的現狀和地形、地貌與地質條件,查閱了接地工程技術檔案,對發電廠接地網的構造和運行測試情況以及廠壩區上下游的地質和電氣參數進行了調查,并提取了水樣,對環境水的導電性能和對金屬結構的腐蝕做出了評價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在電廠水庫敷設水下網箱式立體接地網,形成深層立體地網,加強水下接地網與主廠房、主變壓器引下線之間的連接與集中散流,將入地短路電流就近垂直引入地的深層低土壤電阻率層,擴大了散流體積,減少電流密度的方案,從而可將接地網的工頻接地電阻降低到要求值。
水庫水下立體接地網其降低接地電阻的原理簡述如下:平面地網為了降低接地電阻,往往會將地網面積擴展很大,但由于短路的作用時間非常短暫,陡度很大,可能引起地網上感抗的極大增加,沿水平接地極末端將會有很大的壓降,使地網上的電位分布很不均勻,從而在設備兩端產生很高的電壓,干擾設備的正常運行,甚至損壞設備。電站現有的地網就是這種情況,接地范圍很大,利用率很低,在高土壤電阻率地區非常危險,須加以改造。
充分利用水庫江水電阻率低、水位穩定、腐蝕小、散流好等特點,將水平接地極引入水庫底部,成為1個垂直接地極,這樣使單根接地極垂直穿透到地的深層,受到庫中的礦物質等低電阻率的影響,使得接地極四周的水電阻率大大降低,接地電阻也隨即降低,若將許多根這樣的接地極縱橫紡織成網沉入庫底,在水庫的水平面形成一個以水平面為底,水深為半徑的半球形網箱式接地網,我們將許多個這樣的垂直接地極有機地連接起來,在庫底的深層形成半球形散流的接地網,稱為水下網箱式立體接地網。
水下網箱式立體接地網應與原接地網保持足夠的距離,以減少相互之間的屏蔽影響,充分利用各自的散流作用,并與原接地網采用多點連接。該立體地網的形成,改善了整個接地網的導電率,增加了接地網的散流體積,從而達到降低地網工頻接地電阻的目的。
水平接地網面積:S≈60萬m2
計算水位(死水位)高程:92m
計算河床平均寬度:500m
水面平均寬度:800m
計算水深:90~100m
庫區計算水庫接地體有效平均長度:L=1000m
水庫接地體等效平均半徑:L=100m
錨樁接地極個數:N=14
錨樁接地極深度:h=30m
錨樁接地極計算直徑:d=0.1m
導電混凝土降阻系數:k=0.75
水電阻率:ρ1=100Ω·m
巖石電阻率:ρ2=1500Ω·m
計算用等值電阻率:ρ=750Ω·m
網孔系數:K1=1.2
地網利用系數:K2=1.2
屏蔽系數:K3=1
引流干線:采用TJ-120硬銅絞線,直流電阻為0.158Ω/km
(1)采用平均電位法和球面切塊組合法計算接地電阻。
1)水庫接地網的水平網接地電阻:

式中:ρ——等值電阻率;
L——計算長度;
Z——等效半徑 ;
K1——網孔系數;
K2——地網利用系數;
K3——屏蔽系數;
ΔR——引流線電阻。

將水庫接地網計算參數代入上式,得水下接地網水平網接地電阻為:

2)水庫接地網的錨樁接地極的接地電阻:

式中:ρ——等值電阻率;
h——錨樁接地極深度;
d——錨樁接地極直徑;
N——錨樁接地極個數;
k——導電混凝土降阻系數,取0.75。
3)水庫接地網并聯成立體接地網后的總接地電阻:

(2)采用非均勻土壤中接地網計算(《水力發電廠接地設計技術導則》DL/T 5091—1999中的推薦計算方法)來校正接地電阻:

式中:ρ1——水電阻率;
ρ2——巖石電阻率;
S——水平接地網面積;
K=0.3。
(1) 為了減少水下網箱接地網與壩前水工建筑物自然接地體和人工接地體的屏蔽影響,在壩前200m處敷設水下接地網。
(2)在水庫上游兩岸分別布置7個接地錨樁,錨樁鉆孔孔徑0.1m,孔深30m,孔內安裝φ48(壁厚3.5mm)的鍍鋅鋼管,灌注DDT-M型導電混凝土,這樣既可以作為錨樁固定鋼絞線防止電極腐蝕,又能作為垂直接地極通過岸邊的滲透水將電流散失,起到降低接地電阻的效果。
(3)為了減小地網自身的阻抗和大壩接地網的屏蔽,在壩前200m布置第1根TJ-120硬銅絞線。
(4)自右2-左2起,采用5根GJ-120硬銅絞線、間距100m橫跨水庫加重力錘沉入庫底,右7-左7采用TJ-120硬銅絞線,中間再布置有3根TJ-120硬銅絞線縱向連接,每個交叉點都采取標準金具做機械連接,采用氧焊作電氣連接,并用瀝青作防腐處理。
重力鍾的大小與形狀根據水下接地極所處的位置與水流速度有關。
(5)左右兩岸各1條采用TJ-120硬銅絞線作引流線,在壩前200m段可離岸50m敷設并沉入水庫,上壩后橫跨大壩,沿電纜溝與大壩主變壓器接地網相連接。

圖1 某水電站水下網箱接地網平面布置圖
(6)為了防止被盜、船錨拖動等人為破壞,在水庫兩岸離岸50m,引流線在水下接地網兩岸的錨樁錨固后再分別與7根GJ-120鋼絞線連接,構成閉合回路,形成網箱式立體接地網。長寬比為2:1,接地網在水平面投影面積為500×800m2,等效接地半徑約為350m。
(7)到達大壩的引流線極都必須與大壩的金屬結構相連接,并引到開關站,與其均壓網相連接,詳見圖1。
該水電站全廠接地電阻采用交流獨立電源,一臺20kVA隔離變作為獨立測量電源,電極使用三角形布置,電壓極采用獨立拉線;將電壓極用線人為從廠房拉出至電壓極接地樁處,電流極用10kV 104線的部分線段,為了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和與歷史數據的可比性,線段的長度選擇與歷史上的選擇相同(見圖2)。為了檢驗試驗的準確性,試驗由該水電站、華東電力設計研究和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圭臬新技術公司三方共同完成。測試的點位與歷史相同,測試數據見表1。

圖2 該水電站接地電阻測試接線原理圖

表1 某水電站接地網改造前后接地電阻測試值 Ω
(1)該水電站接地網改造后全廠工頻接地電阻為0.34Ω,較改造前下降了43%,改造效果明顯。
(2)在高巖石電阻率地區水電站采用庫內布置水下立體網箱接地網是改造工頻接地電阻的可行辦法。
[1] 電力工業部絕緣配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DL/T 621—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 DL/T 5091—1999,水力發電廠接地設計技術導則.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 DL/T 5090—1999,水力發電廠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設計技術導則.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
蔡 源(1969—),男,本科,高級工程師,電氣專工,研究方向:水電一次設備檢修及管理。E-mail:caiyuan2496@sina.com
Application of Underwater Grounding Grid in A hydropower Station
CAI Yuan
(Xin’anjiang Hydropower Station Industrial Corp Engineering Department,Jiande 311600,China)
A Hydropower Station is located in biotite granite particularly high resistivity areas. The original frequency grounding design took advantage of the natural grounding material and river discharging media distribution. But due to constraints of old technology and processing,and the old power plant and the original grounding grid was corroded and broken,which results in the grounding resistance exceeded.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ies,the original grounding grid is instead of new reservoirs with underwater cage 3D,and receive good results.
a hydropower station;frequency grounding;grounding grid;res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