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2015-12-03/ 第15版面/國際論壇 /作者:董少鵬
11月30日,人民幣獲準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說明伴隨中國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人民幣走進國際金融體系的中心,是大勢所趨、水到渠成。不過,在加入SDR貨幣籃子之后,人民幣面對的挑戰并未減少,必然要面對“雙刃劍效應”。
美國主導的IMF本質上是其主導全球金融秩序的工具,對這一點,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
由于全球經濟、政治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中國代表的新興力量崛起,傳統經濟強國遭遇發展瓶頸,改革全球治理體系勢在必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無論是中國自身,還是美國、歐盟、日本等大的經濟體和政治體,都希望開展合作,解決全球性問題。
不過,對于如何合作,“守成者”和“創新者”的訴求是有差距的:中國希望改革IMF等體系,調整相關規則,讓新興國家更公平地參與國際事務和全球治理,付出與收益對等;而美國等既有秩序的掌控者則希望,通過向新興力量釋放IMF的基金份額及SDR的籃子貨幣份額,讓中國等新興力量充當全球治理改革的“買單者”,但不能動搖既有秩序。
中國作為全球治理新興力量的主要代表,針對上述現實,首先要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治理體系的變革,多謀“守成者”與“創新者”的共同利益,以包容的態度、務實的談判技巧贏得尊重;第二,要堅定維護國家利益,堅持對等開放原則,守住權益和付出對等的底線,不當“冤大頭”,不接受個別國家借機干涉我國內政的做法;第三,繼續強調“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只有自身經濟發展和改革繼續推進,取得積極成果,我們才能具備參與國際事務的更好條件;第四,繼續在“補充全球治理體系不足”方面主動作為,在金融合作方面,繼續發展好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金磚銀行、絲路基金等多邊機構,使這些機構成為國際治理體系的重要成員和改革的新亮點。
目前,美國在IMF中占有17.69%的份額,且擁有一票否決權;中國僅占4%的份額。此次SDR籃子貨幣增加人民幣后,美元和日元的占比沒有很大變化,人民幣所占份額主要是替換了歐元、英鎊的部分份額。這說明,美國主導的IMF改革是以維護美歐全球治理權益服務的,與新興力量參與全球治理和改革現有治理體系的訴求有現實的沖突。筆者認為,在美國這種“絕對掌控”的機制下,對于所謂“人民幣挑戰美元地位”的說法,我們只能付之一笑。
筆者認為,在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前,美國及IMF對人民幣匯率以及中國金融改革施壓,是不可避免的。還可以預見,美國、歐盟會借助SDR機制對中國經濟和金融治理提出有利于他們的要求,有可能借環保、勞工待遇、知識產權甚至司法等理由干預中國內部事務。
就是說,人民幣在SDR體系下,不會一帆風順,而是會不時遭遇“穿小鞋”。其實被“穿小鞋”這個事,過去有,現在有,今后還會有。隨著我國國力增強,舊有秩序的掌控者逐步接受現實,這些“小鞋”將逐步得到拆解?!ㄗ髡呤亲C券日報常務副總編輯,中國證監會專家顧問)
環球時報201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