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15年內徹底消除極端貧困,將每天收入不足1.25美元的人數降至零,是2015年后發展議程的首要目標。如期實現這一目標,發達國家要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援助,發展中國家要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在前不久召開的聯合國系列峰會上,我代表中國政府提出了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舉措……“仁義忠信,樂善不倦。”中國人民歷來重友誼、負責任、講信義,中華文化歷來具有扶貧濟困、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優良傳統。在此,我愿重申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的堅定承諾。
——習近平同志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的主旨演講
(2015年10月16日)
“仁義忠信,樂善不倦”一句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為: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大意是:孟子說:“有天賜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仁義忠信,樂于行善而不知厭倦,這是天賜的爵位;公卿大夫,這是人授的爵位。古代的人修養天賜的爵位,水到渠成地獲得人授的爵位?,F在的人修養天賜的爵位,目的在于得到人授的爵位;一旦得到人授的爵位,便拋棄了天賜的爵位。這可真是糊涂得很?。∽罱K連人授的爵位也必定會失去?!?/p>
孟子所說的“天爵”是指人的內在素質和精神品格,也指中華民族仁義善良的優良傳統,這是我們時刻都不能丟棄的。中國自古被譽為禮儀之邦,也與此息息相關。
習近平同志引用這句名言,意在指出中國人民不會丟棄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優良傳統,對于全球減貧事業,中國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