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金剛
長內痔用『槐花散』
◎文/代金剛

治內痔偏方:炒槐花、秦皮、白芍、炒地榆各10克,側柏葉、荊芥穗各8克,炒枳殼、防風各6克,甘草4克。便秘者加大黃5克。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7日為1個療程。
內痔是臨床常見病,民間有“十人九痔”的說法。內痔多以肛門齒線以上發生靜脈曲張團塊,表面覆以黏膜常有便血、痔核脫出、便秘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中醫認為,它常由風傷腸絡、濕熱下注、脾虛氣陷所致,多發于成年人。
槐花苦微寒,善清大腸濕熱,涼血止血;側柏葉味苦微寒,清熱止血,可增強涼血止血之力;荊芥穗辛散疏風,微溫不燥;枳殼可行氣寬暢,以達“氣調則血調”之目的。四藥合用,即《普濟本事方》所載之“槐花散”,可用于風熱濕毒、壅遏腸道、損傷血絡證。秦皮,清熱燥濕;白芍養血緩中止痛;地榆清熱涼血,炒用可增強止血之功;防風具有止血作用,配合芍藥等同用,可用于便血;大黃后下通便兼有止血功效;甘草為藥中之“國老”,調和藥性。
諸藥合用,可用于治療痔瘡、潰瘍性結腸炎或其他大便下血屬風熱或濕熱邪毒,壅遏腸道,損傷脈絡者。但藥性寒涼,故只可暫用,不宜久服。便血日久屬氣虛或陰虛者,以及脾胃素虛者均不宜使用。內痔出血者平時應加強鍛煉,可以多進行提肛呼吸,在吸氣的時候用力收縮肛門,可以提升人體陽氣,促進血液循環,飲食上宜多食用含纖維較高的食物,忌辛辣刺激。同時要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以早上5:00—7∶00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