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給負能量一個表達的機會
☉佚名

小李夫婦是我的朋友,前段時間,他們的小孩要做一個心臟手術,我和另外幾位朋友去醫院探望。小小的嬰兒身上插著一堆管子躺在病床上,真讓人心疼。孩子的媽媽眼眶濕紅,說:“孩子太小了,醫生說手術風險很高,我很害怕……”媽媽的話還沒說完,她的家人和一起來探望的朋友就打斷了她。“沒事的,你不要想太多。”“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手術會很成功的。”……這些看起來安慰的話,不是帶著盲目的樂觀,就是對這個媽媽有責備的意思,怪她不懂事、不夠堅強。
那些盲目樂觀的話語,那些“一定會好起來”的心靈雞湯,很多時候是掩耳盜鈴,讓你與真實的感受和世界隔絕了。面對負能量,如果沒有梳理和表達,那它只不過是被隱藏和壓抑了。當人們不被允許去表達負面的感受,那些負面的情緒都被否認、逃避和隔離時,人們就容易患上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
心理咨詢存在的一個功能則是給負能量一個表達的機會,咨詢師面對痛苦難過的來訪者一定不會說:“沒事的,一切都會好起來。”而是能夠提供傾聽,并給予深切的理解。我們需要給負面情緒一個合理表達的機會。面對他人負面的情緒時,不要盲目樂觀,不要一味灌“雞湯”,也不要質疑、勸誡和評論他的感受,這只會讓他感覺更糟糕。
那具體該如何做呢?有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熊的好朋友小鳥死了,他很傷心,把小鳥裝在自己做的小盒子里隨身攜帶。可是,大家看到他的盒子,都勸他忘記小鳥。不被理解的熊獨自躲在家里,不再出門。不知道這樣過了多久,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熊走出了家門,遇到了也帶著一個盒子的山貓。當山貓看到小鳥時,對熊說:“你和這只小鳥一定是好朋友吧?小鳥死了,你一定很難過吧?”然后打開自己的盒子,取出小提琴為熊和小鳥演奏了一首曲子。因為山貓理解熊內心的痛苦,接納他因為好朋友去世而一直悲傷的樣子,讓熊感受到愛,于是熊內心的悲傷才開始治愈,真正與小鳥進行了告別,學會自己更堅強更快樂地生活。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正面的情緒,也會有負面的情緒,壞的情緒和感受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們的朋友正在遭遇失戀、離婚、患病、親人離世等生命不能承受之痛時,我們若真心愛他,不要讓他去忘記,不要勸告和說服,更不必催他趕快好起來,我們可以像山貓一樣給予朋友接納、理解和陪伴。這是最好的安慰和愛。給生活中的負面感受一個出口,給身邊親愛的人表達負面感受的機會,最終一切真的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