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重文
筑牢『不貪為寶』的思想道德防線
☉何重文

春秋時期,宋國有人得到一塊寶玉,他興沖沖地獻給國內很有名望的大官子罕。沒想到子罕拒不接受。獻玉人以為子罕不識貨,便對子罕說:“我這塊玉是專門請玉工鑒定過的,玉工說此玉是寶,我才敢拿來獻給您。”子罕認真地回答說:“你以玉為寶,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收了你的寶,你失去了寶,我也失去了寶,不如我們還是各持其寶為好。”一個“不貪為寶、各持其寶”的絕妙推辭,讓清正者守住了道德防線、砥礪了靈魂品質,令送玉者備受教育、心悅誠服。此故事非常生動地將子罕心中的“寶”——清正、廉潔、自律展現在世人面前。各級領導干部應該始終做到心有信守、心有警醒、心有敬畏,自覺以不貪為寶,積極保持自律新常態、打造廉潔新格局、重塑清正新形象。
筑牢“不貪為寶”的思想道德防線,必須弘揚黨性至上的信守精神。黨性是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最高表現,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都必須把黨性放在第一位。習主席明確指出“要把黨性原則在全軍牢固樹立起來”。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始終站穩政治立場,不斷增強宗旨意識,牢固樹立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故事中的子罕把不貪當作自己的寶,說明他正確的價值觀、權力觀和事業觀樹得牢,堅實的道德修養、思想境界立得高,能夠自覺把廉潔從政當作自己的價值追求來堅守。各級領導干部須繼承弘揚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整頓為契機,重點糾治黨性觀念淡薄、黨性鍛煉不足、黨性修養不高等問題,切實把崇高的人生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作為當官從政的基本準則,自覺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錘煉思想作風、砥礪道德品質,始終將“不貪為寶”作為自己立德為官的基本遵循和最大信守。
筑牢“不貪為寶”的思想道德防線,必須強化嚴格自律的警醒意識。黨的十八大以來,全軍緊緊圍繞強軍目標,凝神鑄魂、正風肅紀,軍隊整體風氣持續向好。然而,在干部晉職晉銜、學員招生分配、大項工程招標、大宗物資采購等事關官兵切實利益,事關部隊和諧純潔,事關軍隊建設大局的敏感事務上,個別思想腐化、黨性弱化、官德退化的領導干部動歪腦筋、出歪點子、搞歪動作,不同程度地出現濫用職權、營私舞弊,心為物役、追名逐利,處事不公、不講原則等惡劣現象,這些惡劣現象的出現污染了我黨政治生態,帶壞了軍隊風氣,影響了部隊內部團結。因此,各級領導干部須時刻做到慎獨慎微、勤于自省,嚴格按政策原則選人用人、依規矩程序辦事成事,以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做事、清清正正做官的實際行動感召部隊、凝聚軍心。
筑牢“不貪為寶”的思想道德防線,必須常懷遵崇法度的敬畏之心。《明史》記載:朱元璋一日早朝問諸位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活?”群臣中有人說功成名就的人最快活,有人說富甲天下的人最快活,答案五花八門,皆未使其滿意。而大臣萬鋼的回答正中其懷:“畏法度者最快活!”細細品讀萬鋼的這句話,覺得很有道理、深受觸動。其實,故事中的子罕和萬鋼一樣,都是對法紀心存敬畏之人。子罕因敬畏法紀,以不貪為寶,所以過得很快活。然而,在我們的領導干部隊伍中,就有一些經不住誘惑、視金錢美色為寶、無視法紀的腐敗分子,他們那種“快活”都只是短暫的違背道德良心的“快活”,這些“偽快活”最終將把他們推向經濟上貪得無厭、生活上奢靡腐化、政治上蛻化變質的“不歸路”。各級領導干部須時刻將法紀法規裝入心中、記在腦中、用于行中,始終做到心有所畏,把好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始終做到行有所止,不碰“高壓線”、練就“金剛身”。
【作者系南京政治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