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科莉
為了成功參與今天的全球經濟競爭,各國都需要挖掘所有公民的潛能。他們需要確保男性與女性都培養了合適的技能,都找到了機會有成效地使用這些技能。許多國家正努力實現職場及就業機會的性別平等。在教育方面,許多國家也成功縮小了學習結果的性別差距。然而,2015年3月5日OECD副秘書長斯蒂芬·卡普費雷在西班牙馬德里發布的一份題為《教育性別平等ABC:態度、行為與自信》(The ABC ofGender Equality in Education:Aptitude.Behaviourand Confidence)的最新研究報告卻顯示:盡管許多國家在學習結果方面已經成功縮小了性別差距,但是即使當男孩與女孩在數學和科學方面達到了相同的精熟度,可他們對于學習的態度、對未來的志向仍然差異顯著,而這些將對他們決定繼續教育及職業選擇產生非常顯著的影響。
OECD發布的這份最新研究報告試圖回答:為什么在接受調查的64個國家和經濟體中,平均而言,15歲男孩比女孩整體更可能成為低成就者?為什么15歲高分女生與高分男生相比,在數學、科學和問題解決方面未能充分發揮潛能?2012年PISA測評中,分別有14%男孩和9%女孩三個核心學科沒有達到基準精熟度。而另一方面,為什么在高表現國家和地區,如中國的上海、香港和臺灣,如新加坡,女孩與男孩取得相同的數學成績,同時在全世界的其他大多數國家中,女孩數學成績都高于男孩?
這份報告用明確證據指出:成績的性別差異并不是源于學生天生的特質差異,而是源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在學校中的行為差異,如他們選擇如何度過休閑時間,他們對自身能力的自信等。實際上,這份報告顯示,各國閱讀熟練程度的性別差距正在顯著縮小,在一些國家,在青少年末期到20多歲時,男女閱讀技能的性別差異已經消失。
這份最新研究報告對于OECD長期從事的性別問題研究工作而言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貢獻,它研究了現存的妨礙教育、就業和創業性別不公平的障礙,目標是改進政策,促進OECD及伙伴國的性別平等。
一、新的教育性別差距正在打開
在過去一個世紀,OECD成員國在縮小教育和就業許多領域長期存在的性別差距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例如,教育成就、工資和勞動力市場參與等。這意味著如果給予男孩和女孩相同的機會,男性和女性應該有相同的達到最高水平的機會。
現實卻是新的教育性別差距正在打開:年輕男性明顯更可能比年輕女性較少積極投入學校的學習,同時獲得的技能和學業成績也較差;他們也更可能過早離開學校,并通常沒有獲得任何文憑。在OECD成員國,男孩認為上學是浪費時間的比例比女孩高8%。同時,在高等教育領域,年輕女性在數學、物理科學和計算機科學領域代表不足。2012年,只有14%第一次上大學的年輕女性,選擇與自然科學相關的學習領域,包括工程學、制造業和建筑。相反,有39%年輕男性選擇學習其中一個領域。只有不到1/20女孩考慮從事科學、技術、工程系與數學(STEM)職業,而男孩這一比例為1/5,盡管他們在PISA科學測評中成績相同。而這些領域的職業都是高需求,高收入。
二、男孩中的學習成績不良問題
PISA研究發現:15歲男孩整體上更可能比同齡女孩成為低成就者。2012年,有14%男孩和9%女孩三個核心學科沒有達到基準精熟度。實際上,在有一門學科沒有達到基準精熟度的學生中60%都是男孩。男孩在學校中成績差可能有許多原因,很大方面可能與男女生之間存在的行為差異相關。例如,男孩每周寫家庭作業時間比女孩少1小時,而每周每1小時家庭作業可以轉化為PISA閱讀、數學和科學測試分數提高4分。
另外,在校外,男孩比女孩花更多時間玩電子游戲,而較少時間因為興趣而閱讀,尤其是一些復雜的文章,如小說。研究發現,閱讀精熟度是所有其他學習的基礎,如果男孩不能很好閱讀,那么他們其他學科的成績也會受影響。
三、女孩普遍缺乏自信
對于大多數參與PISA測評的國家和經濟體而言,在高分段學生中,女孩的數學成績比男孩差;沒有一個國家在最高精熟水平上,女孩成績超過男孩。一般而言,女孩對于自己解決數學或科學難題的能力沒有男孩自信;女孩也更可能對數學產生很強的焦慮,即使在高分段的女生也一樣。平均而言,OECD成員國高分女生和男生的數學成績差異為19分。但是,如果將具有相同的數學自信水平和焦慮水平的男女孩進行比較時,成績的性別差距卻消失了。
PISA研究揭示,當要求女孩完成與學校經常碰到的類似的數學或科學問題時,她們通常會完成得更好。但當要求她們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時,女孩的表現就比男孩相對較差。如當要求女孩用數學公式表述情景時,女孩通常沒有男孩表現得好。平均而言,OECD成員國男孩在這一項技能上的成績比女孩高出16分,相當于5個月學校教育。男孩應用所學科學知識到既定情景中、科學描述或解釋現象以及預測變化的能力也比女孩高出15分。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的能力性別差異可能與學生的自信存在相關。當學生更自信時,他們就會給予自己失敗的自由,會積極投入到反復實驗的過程中,而這些對于獲得數學與科學知識而言是根本。
四、這些研究結果對于學生未來意味著什么
早期的性別差距正驅動未來的職業選擇與就業機會。
PISA研究發現:平均而言,在OECD成員國,只有不到5%女孩認真考慮過將來從事工程師和計算機行業的職業。實際上,在所有國家,思考過從事計算機或工程師方面的職業的男孩數量超過有類似思考的女孩。同時,男孩似乎比女孩更好地為進入就業市場或者找工作做了準備。PISA研究也發現:15歲女生中表示不了解如何準備求職面試的比例比這樣的男生比例高10%。更大比例的男孩報告他們曾參與過一些現場活動,如實習、職業展等。
而且,隨著男孩成熟并成為年輕男性,他們也在工作中和通過生活體驗獲得一些在學校沒有獲得的閱讀技能。2012成人技能調查結果顯示,16~29歲人群的閱讀素養沒有顯著性別差異。在30歲、40歲,尤其是50歲和60歲人群中,男性似乎在工作中比女性閱讀、寫作和使用問題解決技能做得更好。
五、如何縮小或者關閉教育性別差距
第一,對于在學校的所有工作以及未來的預期,家長應該給予他們的兒子和女兒相同的支持和鼓勵。PISA結果顯示,這樣的情況很少發生。在所有國家和經濟體中,接受調查的參加PISA測試的學生家長更可能期望兒子,而不是女兒在科學、技術、工程學或數學領域就業,即使他們的兒子和女兒達到了相同的數學水平。在智利、匈牙利和葡萄牙,有50%家長期望兒子在STEM領域就業,但不到20%家長對女兒有這樣的期望。在韓國,二者差距只有7%。
第二,教師更加意識到自身的性別偏見(這可能影響到對學生的評分)也有助于解決教育性別不公平。PISA研究發現,教師通常給女孩的數學分數更高,即使男女生在PISA數學測評中表現相同。這可能是因為女孩在課堂上更專心。從長期看,這將傷害而不是幫助女孩,因為雇主是根據能力來支付報酬,而不是學校成績。
第三,提高男孩的閱讀技能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男孩與女孩有不同的閱讀偏好,女孩更可能閱讀小說和雜志,男孩偏愛漫畫書和報紙。因此,教師、家長應該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給予兒童在家和學校閱讀更多選擇。適度的電子游戲也能提高男孩的數字化閱讀成績。
第四,為教師提供額外培訓,以便為社會經濟處境不利學生提供更多支持也有助于解決教育性別不公平。因為PISA研究發現,男孩在就讀于有較大比例處境不利學生的學校時,更可能成績不良。此外,教師還可以使用一些教學策略對學生提出更高要求,因為學生,尤其是女生,當教師要求他們努力獨立解決數學問題時,他們通常在數學方面表現更好。
第五,雇主也應該改變對男性的偏愛,努力吸引女孩了解更多的潛在職業。
斯蒂芬·卡普費雷在發布這份報告時指出:在過去二十年間,盡管我們在減少性別差距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我們仍然需要找到新途徑解決兒童社會與情感方面的問題,打開兒童對自己能力和未來職業的思維。這份報告帶給我們的好消息是,我們需要的不是廣泛的,也不是昂貴的教育改革,而是家長、教師和雇主更協調一致的努力,從而確保男孩和女孩都能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都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福利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