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信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問答
文/遼信
答:《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于2011 年6月29日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公布,自2011年7 月1日起施行,共七章30條。第一章關于基本養老保險,共6條,包括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等內容。第二章關于基本醫療保險,共2條,包括參保人員確需急診、搶救的可以在非協議醫療機構就醫等內容。第三章關于工傷保險,共4條,包括職工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同時就業的各用人單位應當分別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等內容。第四章關于失業保險,共3條,包括失業人員接受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的補貼由失業保險基金按照規定支付等內容。第五章關于基金管理和經辦服務,共3條,包括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依法為用人單位和個人的信息保密等內容。第六章關于法律責任,共8條,包括對各種違法亂紀行為的處理等內容。第七章其他,共4條,包括職工與所在用人單位發生社會保險爭議的可以依照有關規定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等內容。
答:根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二、三、四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累計繳費不足15年,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后,應當書面告知其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后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后,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并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跨省流動就業,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09】66號)有關待遇領取地的規定確定繼續繳費地后,按照本規定第二條辦理。
答:根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八條規定,參保人員在協議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的,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參保人員確需急診、搶救的,可以在非協議醫療機構就醫,因搶救必須使用的藥品可以適當放寬范圍。參保人員急診、搶救的醫療服務具體管理辦法由統籌地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
答:根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九條規定,職工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同時就業的,各用人單位應當分別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發生工傷,由職工受到傷害時工作的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答:根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十五條規定,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應當積極求職,接受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失業人員接受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的補貼由失業保險基金按照規定支付。
答:根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十七條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每年至少一次將參保人員“個人權益記錄單”通過郵寄方式寄送本人。同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通過手機短信或者電子郵件等方式向參保人員發送個人權益記錄。
□本欄編輯/程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