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川
【摘要】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周邊環境注定其必然擁有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與周邊國家交流的地緣和文化優勢,注定需要高層次的口譯人才。隨著新疆經濟、文化、教育等各領域的國內外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專業的口譯人才在我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的作用日顯重要。但在新疆地區的高校中,目前開設口譯課,并作為專業技能必修課的學校寥寥無幾,即使在開設該課程的院校中也存在師資,課程設置,教材教法等諸多方面的隱患。因此,緊密結合新疆的地緣優勢和語言文化資源,加強專業口譯教育的建設對滿足日益緊缺的口譯人才市場需求,促進邊疆經濟文化及社會的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新疆高校 英語口譯 口譯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近年來西部地區不斷加大與中東部地區及周邊國家的貿易和經濟往來,在新疆舉行的國際會議、博覽會、經濟貿易洽談會呈現高頻次、高層次態勢。因此,作為培養口譯人才的主要渠道—高校,建設完善的、有針對性的口譯課程體系及建立人才培養模式其社會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其次,也為本地區高校外語專業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增強了外語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優勢。
本研究以三大口譯培訓模式為理論基礎,通過對烏魯木齊伊犁、喀什和石河子等地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外語院系進行調研,主要以的輔以文獻整理、問卷及訪談等科研方法,對現有高校口譯教學模式的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問題、分析原因;結合該區域社會需求現狀,從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培養規格和評估機制這四個人才培養模式的方面出發,提出適合本地特點的高校口譯人才培養模式的可行性方案。
一、新疆口譯人才需求現狀的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研究表明新疆地區的口譯工作者主要以翻譯公司職員,政府機構專職人員及自由職業者等形式工作。在翻譯公司就職的職員以口筆譯兼顧為主,只有13%的職員有受過專業的口譯培訓,而且工作狀態并不穩定。在政府機構就職的86%專業口譯人員都來自于新疆各高校英語專業,但90%的口譯人員都在其他地區有過相應的職后的口譯專業訓練,并同時在工作期間不斷使口譯專業能力得以提升。而在口譯自由職業者的隊伍中也鮮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口譯人員。絕大多數口譯自由職業者為相關語言專業的畢業生,但接受過專業口譯的人員較少,其工作高峰期主要處于亞歐博覽會開幕期間,口譯的能力相對較弱。
二、高校口譯課教學情況的現狀調查
新疆高校口譯教學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可喜,同時高校師生對于合理有效的口譯教學模式的建立的需求很高,這就為進一步在新疆高校開展口譯教學提供了很好地基礎。目前在幾所國家及自治區重點高校的外語專業都開設了口譯及相關課程,口譯師資力量的培養也被提上日程。目前新疆師范大學和新疆大學在口譯教學的開展上都有了一定的經驗,尤其是新疆師范大學的MTI口譯專業碩士點的設立,幫助新疆在口譯教學有了零的突破。并且在短時間內完成了設備更新以及師資隊伍的建設。由于口譯專業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已有部分職業院校以及高校二級學院已經陸續開始了口譯教學點的設立及口譯設備的購入,但由于專業教師的缺乏和明確的教學指導思想的引導,口譯教學現狀不盡如人意。
三、高校口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通過研究表明新疆高校口譯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如下:首先新疆高校口譯人才的培養目標模糊,缺乏適用于新疆地區特色的口譯人才培養原則。現階段各高校的口譯專業只是為了暫時解決在國際化大背景下新疆發展過程中口譯人才緊缺的問題,但由于缺乏對新疆口譯市場的調研和對口譯教學深層次的問題的考慮,口譯培養目標不明確。其次新疆高校口譯課程體系不夠完善。目前新疆高校的口譯課程體系基本借鑒于內地高校,直接應用于課堂教學,但是這對于新疆高校不同于內地高校的生源,教師知識結構,硬件配備,以及口譯人才專業化要求等問題來說是不可取的。一個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取決于對課程要求的各個方面經過科學分析后才能夠構建的。同時新疆高校口譯教學內容沒有很好地和新疆口譯人才的培養目標相結合,教學方法上照抄照搬內地院校,通過調查表明新疆高校的口譯內容基本以書本為主,而這些教科書的內容基本以上海和廣州的各項口譯活動為主。學生在進行訓練時難免會對內容的理解有困難。由于生源不同,在教學方法上照搬照抄內地的作法會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會有或多或少的困惑。
四、新疆高校口譯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
基于對新疆高校口譯人才培養問題的提出以及相關原因的分析的基礎上,本研究試圖提出以下的幾點方法以完善口譯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
1.正確定位高校口譯人才的培養目標及原則。
2.科學構建口譯課程體系。
(1)建立“以口譯技能培訓為主”的核心課程體系;
(2)建立“以促進口譯專業化、職業化為目標”的主線課程體系:包括雙語課程體系、百科知識課程體系等;
(3)建設多元化口譯課程體系:即普通院校外語專業的口譯課程(必修/選修),到口譯方向本科及研究生培養,到把口譯課作為可供非英語專業學生選修的博雅課程。
3.積極更新口譯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使之有效地為口譯教學服務。首先在課程設置應當在借鑒內地高校成熟的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新疆口譯人才的需要,從而建立完善的課程設置體系。其次在師資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對已有教師的職后培訓和內地高級口譯人才的引進兩方面結合的辦法來完成師資隊伍的建設。同時在生源的選擇上,結合新疆多民族的特點,努力建立合理的生源選擇機制,并在執行過程中嚴格遵守。最后在完善教材選編體系的完善過程中應當把新疆口譯專職人員的口譯實踐資料的提供以及現有新疆口譯人才緊缺的單位的現實狀況納入口譯材料編撰的內容中。
4.大力推進完善口譯課程評估機制改革。只有在了解了新疆高校口譯教學模式的現狀,我們才能建立和完善新疆高校英語口譯課程體系建設,確立專業的口譯人才培養目標,形成適合我區區情的口譯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將該模式應用于高校及口譯從業人員的職前、職后培訓。同時,為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多語翻譯(外語-漢語-少數民族語言)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提供現實依據和操作范式。從而推動新疆高校口譯教學發展、建立口譯人才培養模式,乃至促進翻譯學科建設提供依據;為外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多樣化提供依據。與此同時為新疆的國際化戰略的推動做出了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蔡小紅,方凡泉.論口譯的質量與效果評估[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3).
[2]陳箐.導游翻譯中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J].中國翻譯,1997, (6).
[3]陳文安.整合課程設置優化口譯教學[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6).
[4]陳翔.交傳技能訓練的五大模塊[J].上海翻譯,2005,(2).
[5]方健壯.口譯教學改革芻議[J].中國科技翻譯,1998,(1).
[6]胡庚申,盛茜.中國口譯研究又十年[J].中國科技翻譯,2000,(5).
[7]梅德明.上海市口譯資格證書考試高級口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8]穆雷.口譯教學──方興未艾的事業[J].中國科技翻譯,1999, (2).
[8]王斌華.口譯:理論·技巧·實踐[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9]楊承淑.口譯教學研究—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10]岳峰.國內外口譯教育比較[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3).
[11]鐘述孔.實用口譯手冊[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1991.
[12]仲偉合等.“專業口譯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成果總結,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