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澤
去年以來,關于“新東北現象”的各種觀點,可謂故甚其詞。有的說是“東北衰落”,有的說是“東北塌陷”,有的說是“斷崖式下跌”。面對各種輿論的喧囂交錯,很容易讓我們陷入心態不穩、定力不足的困境,被“唱衰東北”的噪音亂了方寸,失去了信心。
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一個地區的發展受制于自身和外部環境的影響,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有“波峰”就會有“波谷”。如果只迷戀“波峰”上的“速度情結”,就會患上“波谷”的“換擋焦慮”。“波谷”中確實遇到較大的困難,越是在這個時刻,越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戰略自信。
保持戰略定力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波谷期”意味著爬坡過坎期,必然伴隨著困難和壓力。有困難不意味著就要衰退,有壓力也不一定就要塌陷。判斷事物是不是衰落關鍵要看趨勢。增速放緩是現狀,但趨勢卻是向上的,這與斷崖式下滑截然不同。我們要緊緊把握住發展趨勢中蘊含的科學發展方式,巨大創新潛力和可持續發展動力,堅定不移地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保持戰略定力要提振堅定的自信力。要看到,我國仍處在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東北是一塊寶地,人口、資源、產業、人才、基礎設施、區位等支撐能力很強,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
保持戰略定力要增強堅韌的意志力。形勢越是復雜,任務越是艱巨,越是需要堅強的意志力。我們不僅要在經濟向好時保持發展韌勁,更要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承受得起改革的代價、創新的風險、轉型的陣痛,勇于擔當,不糾結于GDP數字一時的起落,更不為一時數字的好看,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發展。樹立長遠眼光,發揚久久為功的耐力,真正做到心無旁騖、咬住不放,主動作為、奮發有為,在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新一輪全面振興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