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村旅游越來越受到廣大旅游消費者的青睞,發展潛力大、前景廣。建始縣作為一個擁有豐富鄉村旅游資源且依靠鄉村旅游發展經濟的縣城,更應該抓住機遇大力促進鄉村旅游發展迎接高鐵挑戰。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8-0011-02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旅游業以井噴之勢成為后起之秀,被譽為“永遠的朝陽產業”。建始縣作為一個擁有豐富鄉村旅游業的縣,更應該抓住機遇大力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找到新的綠色經濟增長點。
一、鄉村旅游業出現的背景、原因分析
近年來,鄉村旅游成為消費者的“新寵”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一個新鮮事物成長得如此迅速,原因是多方面的,總結起來大致如下:
休閑旅游需求提升。隨著經濟發展,國民收入大幅提升,可支配收入增加,人們對旅游的需求越來越旺;節假日較多,加上雙休,部分工薪階層一年的休息時間有一百多天;養生休閑觀念越來越普遍。逆城市化進程加快。交通擁堵、環境惡化、噪音嘈雜、審美疲勞等城市問題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把鄉村作為休息、度假的理想之地。
鄉村環境改善。新鄉村建設如火如荼,精準扶貧有序推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美麗鄉村正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遍地開花。便利的交通、舒適的環境、怡人的美景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鄉村發展步步向前。
二、高鐵經濟與鄉村旅游業
恩施州屬于老少邊窮地區,對于老一輩來說通火車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更別說通動車、高鐵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全恩施州人們的共同努力下,到目前已經相繼通了動車、高鐵,恩施州進入了“高鐵時代”,經濟發展迎來一個巨大的機遇期。
高鐵時代蘊含巨大的商機,同樣也伴隨巨大的挑戰。高鐵經濟具有快速、質量要求高、機遇稍縱即逝等特點,對鄉村旅游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挑戰比機遇更大,如何定位鄉村旅游業,如何培育新型鄉村旅游經營者,如何在經濟浪潮中站穩腳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大課題。
三、建始縣鄉村旅游業現狀分析
建始縣位于鄂西南北部,地跨神秘的北緯三十度;318、209國道、宜萬鐵路、滬蓉西高速穿縣而過,交通區位突出;地質地貌獨特,硒資源、煤鐵資源豐富;建始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適宜,是休閑養生的好地方;建始縣人口較多,經濟發展迅速;但建始縣發展“短板”依然突出。建始縣鄉村旅游業自然而然既享受著縣城的優勢,也受制于其劣勢。
(一)建始縣鄉村旅游業優勢分析。
1.旅游資源豐富且保存良好。
建始縣地處鄂西山區,自然旅游資源眾多且保存完好。奇峰怪石、清泉飛瀑、密林幽谷、林海花叢密布,這是發展鄉村旅游業的必備條件之一。這里有南方最大的落葉松基地——長嶺崗林場,有原生態的野三河,這里有幽靜深遠的石門河,還有代陳溝石林、高巖子林場、“小西湖”度假勝地、黃鶴橋等景點散落在各個鄉村,發展鄉村旅游業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建始縣屬于少數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及民俗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旅游資源豐富。這里有人類起源地--直立人遺址;這里有遠近聞名的民族歌舞劇《黃四姐》;這里有歷史積淀的五陽書院;這里還有寺廟文化濃厚的朝陽觀、多姿多彩的絲弦鑼鼓、獨具特色的吊腳樓和土苗民俗風情。
2.交通條件改善。
近年來建始縣交通條件大大改善,已經融入恩施州一小時經濟圈,這為鄉村旅游業的主要人群--城市生活者,提供了便捷方式。滬蓉西高速公路、宜萬鐵路、清江水道、紅景公路,加上建始縣
轉下頁
接上頁
果她們留在鄉下的話,有的只是干不完的農活和為一家子吃穿的操勞,洗衣做飯帶孩子,在廚房的油煙里忙來忙去,田土里一年365天刮風下雨無停止的勞作,每天身上總是充滿了油煙味和泥腥味,天天穿的衣服總是那幾件粗布藍褂子。鄉下的女人哪里有時間為孩子講故事、
帶孩子游玩見識世面,更不可能去看那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的越劇,
也不可能帶孩子去看牙醫。她們哪還有自己的興趣,還有閑情雅致看電影。而奶奶們干的活,鄉下女人是干不了的,也沒這機會,只有到了城市才有這可能。奶奶們的生活內容豐富多彩,人身也自由自在,不管是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都遠勝過農村婦女。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富萍才會答應李天華家的提親,來到了上海,也因此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如果選擇李天華,她將永遠也擺脫不了那單調乏味的鄉下生活,最終她鼓起勇氣拒絕了和李天華的結合,堅定地選擇留在了城市,因為在上海靠自己的勞動獨立生活讓她覺得自己正在做一件人生中的大事,這件大事讓她在精神上獲得了自信與自尊。你可以說這是一個富萍,其實這是一群富萍,現在的富萍是年輕的奶奶,等富萍老了,又會有更多年輕的富萍來到上海做工。
城市的現代化不僅淡化了女性先天體力上的不足,克服了她們在農村的弱勢障礙,而且更加凸顯出她們的纖細、靈巧與智慧,為女人提供了施展自己各種才能的種種可能,女人只要抓住了這城市給與的一絲機會,就能大大改變現狀,改變被動地位,改善境遇,城市使女性獲得自由和再生,給她們提供了走出傳統生存方式的溫暖土壤。
注解:
①王安憶:《男人和女人 女人和城市》第89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離恩施許家坪機場較近,更加方便外地游客來度假旅游,另外建始縣加大擴建鄉村公路建設和村村通客車計劃實施,使得“養在深閨”的鄉村美景、農家小院、田園風光、農家美食呈現在更多人面前。
(二)建始縣鄉村旅游業劣勢分析。
1.鄉村旅游業規劃不到位。
建始縣鄉村旅游業基本都是以農戶為核心的農家樂形式,這些農家樂依托自身的區位優勢和經濟優勢,自行開辦獨立經營,分散在各個路口、山頭、小河邊等,缺乏整體效應。政府對它們缺乏統一的指導、科學的規劃、資金支持等,任其自生自滅。
2.賣點單一,深開發力度不夠。
建始縣鄉村旅游業絕大部分以在農家吃喝為主,以簡單的棋牌娛樂為輔,雖然有的鄉村:如花坪已經出現了融度假與觀光休閑于一體的新模式,但畢竟是少數。鄉村旅游業的開發僅僅停留在吃這個基本的物質層面,沒有深挖掘更多的精神產品和文化賣點,如此簡一的鄉村旅游業,是很難有發展前景的。
3.鄉村環境有待改善。
在新農村建設和精準扶貧的深入推進下,鄉村環境大大改觀,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鄉村高山地區水資源極其缺乏,無法滿足游客生活需求;鄉村地區垃圾處理方式過于簡單,隨便找個路坎邊、小荒坡、小樹林就把垃圾扔在那兒,打旁邊過臭氣熏天令人作嘔;農產品質量下降,純農家肥種植的蔬菜水果少之又少;農民素質普遍有待提高,存在欺負外地人宰客現象,壟斷漫天要價。
四、建始縣發展鄉村旅游的有益探索
(一)領導高度重視。
恩施州委六屆五次全會精神重在建設美麗恩施,增加GDP綠色成分比重,要提高GDP綠色比重,旅游業自然成了發展的重中之重,鄉村旅游業的重要性自然也非同小可。建始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鄉村旅游業發展,積極修建旅游公路,政府牽線校企聯合、武陵山區合作,積極招商引資。
(二)依托景點、農業發展鄉村旅游業。
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特色農業是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兩大基礎,建始縣依托野三河、石門河等景區點,發揮景點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景點周圍鄉村旅游業發展。依托農業本身,因地制宜地發展鄉村旅游,借梨花、油菜花、桃花、草莓、葡萄、獼猴桃開花結果之際,大力發展以生態觀光游為主的鄉村旅游業。
(三)宣傳方式多樣化。
如今信息瞬息萬變,傳統的報紙、廣播已經不能滿足發展需要了,為了適應高鐵經濟發展,建始縣在宣傳方式上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利用門戶網站、微信、微博、電視、電子商務平臺、硒博會平臺加對鄉村旅游景點、新派土家菜、特色小吃、縣特產、名廚宣傳營銷力度,使得鄉村旅游看點越來越被大眾熟悉。
五、對建始縣鄉村旅游業適應高鐵經濟發展對策研究
加快建始縣鄉村旅游業發展,要立足縣情,放眼未來,把鄉村旅游當做經濟發展的一個長遠抓手,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讓其茁壯成長。
(一)重視鄉村旅游業,完善相應設施。
建始縣鄉村旅游以家庭為單位,自收自支,獨立經營,如果沒有合理的規劃就會雜亂無章,失去方向,在迷茫中消失,政府必須加強領導,科學規劃鄉村旅游業的未來。一是高度重視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安排專項資金大力扶持鄉村旅游業,缺技術的就提供技術幫助,缺資金的就給予資金貸款優惠;二是科學規劃鄉村旅游業,包括在鄉村景區選址、設計圖、經營內容等都要仔細斟酌;二是完善鄉村旅游業的硬件設施,如果能把“村村通客車”落到實處,鄉村交通將大為改善。
(二)走文化品牌之路。
建始縣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屬于少數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及民俗文化底蘊深厚,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如果能利用好它們,鄉村旅游將煥發勃勃生機。人類起源地--建始直立人遺址,這是很多縣(市)沒有的文化瑰寶,可以開展原始人探秘游、原始人生活體驗游等活動;遠近聞名的民族歌舞劇《黃四姐》,這是一個有關土家兒女的情感故事,特別吸引現代人的眼球,開發黃四姐故居,打黃四姐牌豐富鄉村旅游;另外土家吊腳樓也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資源,吊腳樓的建筑結構、故事傳說以及土家人的生活習俗將吸引大批游客;還有五陽書院、朝陽觀、絲弦鑼鼓 、石埡子老街等文化資源等著我們去開發,以文化促旅游,提高旅游的含金量。
(三)走綠色生態之路。
建始縣鄉村旅游的發展靠的就是良好的生態環境,鄉村旅游必須走綠色生態之路。很多游客去鄉村,就是為了享受純凈的綠色資源,如果綠色失去了,鄉村旅游也就失去了半壁江山。政府要加大力度對食品農藥化肥含量檢測,別讓有的農產品打著綠色有機的帽子欺騙消費者,同時農民也要提高自身素質,別濫竽充數。走生態發展之路,這里所說的生態發展不僅僅是建立一批生態觀光園,而是在建生態觀光園的基礎上,提高游客的參與度,讓游客能親自參與農田勞作,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建始縣可以利用蔬菜、花卉、茶葉、經濟林等觀光園,開展親子游、體驗游,融觀光與體驗與一體。此外還要加大開發力度,開發更多產品如獼猴桃、魔芋、枸杞酒等項目,讓鄉村旅游百花齊放。
(四)走綜合發展之路。
建始縣絕大多數鄉村旅游都是單一的吃或者玩,如果能開發一些綜合鄉村旅游基地,無疑是個不錯的嘗試。大膽創新,改變傳統的旅游方式,從單一向多元發展,從初級觀光到專題度假游、探險游、科學考察游、民俗游、生態游、體育游、保健游、美食游、攝影游、騎行游、文化游發展,走出“上車睡覺景點拍照”的枯燥、走馬觀花式的淺游。
(五)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大眾游。
商品有很多營銷方式,比如打折、會員優惠、抽獎、滿多少送多少等銷售手段,鄉村旅游也不例外,它也是一種“商品”,買的人越多就越盈利。鄉村旅游可以制定一些優惠措施,鼓勵大眾參與,提高知名度的同時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節日優惠,可以針對某些特殊人優惠,可以對本地人優惠,只有大眾參與,這個項目才可能發展壯大。
鄉村旅游業是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的新“產品”。建始縣作為一個鄉村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的縣,切不可忽略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一定要采取多種措施,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讓鄉村旅游業在高鐵經濟的浪潮中闖出一片新天地!
參考資料:
[1]中國建始網(縣情)http://www.jsw118.com/col/col2/index.html
[2]建始旅游網http://www.jsta.gov.cn/
[3]建始縣旅游局:《關于建始縣鄉村旅游業發展的調研報告》:2011年5 月
作者簡介:楊艷平(1991.02--),女,苗族,湖北利川人,中共建始縣委黨校助理講師,大學本科,文學學士,建始縣委黨校,現從事干部教育與科研工作。
人間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