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我國目前土地勘測的工作實際,分別從勘測機構、勘測設備、勘測人才、勘測技術創新、勘測質量管理等方面論述提高我國土地勘測水平的方法,為不斷促進我國土地勘測機構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8-0079-01
土地勘測定界是根據土地征收、征用、劃撥、出讓、農用地轉用、土地利用規劃及土地開發、整理、復墾等工作的需要,實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圍、測定界址位置、調繪土地利用現狀、計算用地面積,為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用地審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學、準確的基礎資料而進行的技術服務性工作。勘測定界工作,在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下,由有資格的勘測單位承擔。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后,給國內土地勘測工作帶來極大的發展機會,國內土地勘測機構應當積極結合我國土地勘測實際向國外相關機構學習先進的勘測技術和管理方法。如何應對入世之后給土地勘測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使我國土地勘測工作順利進行,這是從事土地勘測人員都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土地勘測定界
(一)土地勘測定界的一般步驟。
1.確認實際征地的大致范圍:根據從相關部門得來的地形地籍圖,進行實地勘察,對其中存在的疑問當場提出,以便后期工作的開展。
2.控制點的布設:因征地范圍較小,把等級控制點引入測區,進行加密,做圖根控制點,布設均勻,一般選擇埋樁。然后對控制點進行測算,檢驗,以達到控制標準。
3.該地范圍內的地形圖測繪,可分為兩種:一是野外實地逐步測繪;二是根據所得資料進行現場實地調繪和補測。
4.權屬界線的測定:權屬界線的測繪,可分為兩種:一為實地現場測繪,即利用測繪儀器對該地塊的權屬進行測繪;二為調繪,即根據所得地形地籍圖進行實地調繪,再對所調繪的數據進行數字化成圖。
5.權屬單位的簽字確認:一般的簽字認定是在現場測繪完成后,就要進行的,以免隨著時問的推移出現變故。
6.實地調查核實用地范圍內的行政界線、權屬界線、土地利用類型界線、基本農田界線、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范圍線。將其測繪或轉繪于工作底圖上,同時對現狀土地利用類型進行調查核實。
(二)土地勘測定界的技術方法。
1.平面控制測量;2.界址點的放樣及界標的埋設;3.面積計算和匯總。
二、土地勘測管理
(一)完善土地勘測機構。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的土地勘測機構隸屬于國有企業,雖然經過多年的內部改革和深化,尚未很好的理順勘測機構的產權關系、政企關系、責權小明等,使得機構重疊、工作效率低、經濟效營差、人員比例失調等。為此,必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勘測機構經營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應著力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二)改善土地勘測設備。
土地勘測設備是土地勘測機構的重要工具,其技術水平及先進性直接影響到勘測機構的生產效率、經濟效益和市場的競爭能力。因此,一個土地勘測機構的發展要靠不斷地設備改善,才能全面地優化各項技術指標,提高勘測成果的技術含量,這對勘測機構的不斷成長和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般來說勘測設備的更新不僅為了維護簡單的再生產,更重要的是為了促進土地勘測的技術進步,提高技術水平,從而增強市場的競爭能力,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
(三)加強土地勘測人才儲備。
土地勘測機構的發展和進步,與所擁有的土地勘測人才是密不可分的。欲使土地勘測隊伍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應抓緊抓實勘測人員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包括基礎學科和相關專業的學習和滲透,提高他們的知識,精簡和優化土地勘測隊伍,使其結構和布局更加趨向合理,通過工程實踐,逐步總結完善以至實現綜合性與專業性、技術型與管理型、技術層與勞務層的合理配置,達到培養一批既懂技術又會管理,既會生產又巧于經營的復合型、開拓型人才。人才發展是戰略性問題,因此,各土地勘測企業應做好積極準備,給予個人執業資格和注冊工程師以足夠的重視。同時,土地勘測隊伍應儲備一定數量的“全才”和“精才”,并創造適當的環境和措施發揮這些人員的應有作用。另外還應做好所有技術人員的知識、技術的不斷更新,采取不同的形式進行學習培訓,增強員工的整體技術素質,只有這樣才能使土地勘測企業充滿生機,從而持續發展和提高。
(四)重視土地勘測工作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土地勘測機構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結合機構自身的工作特點和現狀完成并投入部分資金,進行技術創新,以促進技術進步,打造機構自身的技術品牌。由于國內土地勘測機構的結構相對龐大,員工人數相對較多,加之國內建設市場的投資項目有限,各勘測機構所能承攬的項目相對較少;沒有項目,就沒有資金,沒有資金就沒有生存余地,所以為了爭取到有限的土地勘測項目,保證員工的工資支付,就忽視了技術開發工作,此時更談不上技術創新,這樣日積月累就使土地勘測機構的技術水平不但不能提高,反而會有所下降。根據建設部原勘察設計司的調研表明,一般的勘測機構投入的科技開發費用只占單位總收入的2.5%左右,相對好一點的機構也只有6%左右,而且只能用于一些小項目的技術創新,所以建議勘測單位投入的科技開發費用占總收入的比例由6%提高到9%,這樣有利于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藝的開發引進,促進和提高土地勘測行業的技術發展。
(五)優化土地勘測技術質量管理。
國外的土地勘測機構規模較小,但技術、工作實力強,在國際土地勘測行業享有較高的聲譽,其內部機構一般設置經營、合同事務、人事、技術、質量、財務等管理部門,也有按專業設置的生產部門。當承接土地勘測項目時,由各職能部門抽調項目人員組成項目組,從項目的計劃、試驗到成果的提交實行全面負責,由項目經理對勘測成果的質量和項目資金的使用實行全權管理,并具體負責。由此看來,國內的土地勘測機構為了與國際接軌,可以采用項目組和專業生產部門的管理模式,推行項目、生產、經營、管理一體化,實現生產、技術、經營收入的逐步提高,增強土地勘測機構在市場經濟中的有效競爭力。
三、結論
隨著鄉鎮建設的開展,城鄉建設和土地的矛盾日益激烈。解決建設與土地的根本問題,還要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探討,找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因素,使人與土地的關系自然和諧的發展。多軟件的交叉使用,實現多軟件平臺的自由跨平臺使用是當今社會的主流。利用本文的方法技術,可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節約人力物力,更科學高效地進行土地勘察定界。
理論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