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桂錦雯
一百年間,茅臺酒產量從區區幾噸上升到4萬噸,向世人捧出的佳釀香飄寰宇,成為中國一張亮麗名片。始于秦漢盛于當代的茅臺酒,從貴州走向全國,從中國走向世界,展示中國綿長深厚的酒文化的魅力,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鮮明標識。
1915年 2月20日,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在美國舊金山揭幕。中國政府首次組織眾多國貨漂洋過海亮相世界大舞臺。一大批來自我們神秘東方國度的產品獲得各個等次獎項(據史料共有1000多種產品獲獎),讓飽受苦難的中國大放異彩,茅臺酒作為這些獲獎產品中的一種,自此開啟了它艱辛而榮耀的百年崢嶸歲月。
1915年到2015年的百年之間,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風光無限的諸多中國產品,能在歲月的風浪中存活者寥寥無幾,如茅臺這樣歷經歲月淘洗終成世界級民族品牌者更是鮮有。
在時間的長河中百年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卻足以改變一切。一次次寒來暑往、時序更替中,世上多少興廢存亡。今天的茅臺品牌,已成為令海內外華人引以為自豪的民族品牌的代表。在國外提及中國,外國人大都會脫口而出說茅臺,僅憑這一點,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為茅臺喝彩點贊。
百年來茅臺這個民族品牌非但未曾褪色,而是與時俱進,不斷光大,在歷經起飛、錘煉和嬗變之后,煥發出蓬勃生命力,以品牌之夢圓民族之夢。從其規模、經濟社會效益、品牌價值和影響力諸方面考量,茅臺已在世界品牌之林撐起一方天空,與國際上那些知名大品牌比肩而立,競放光彩。
時間是最公正的評判者,一切事物莫不接受其檢驗。包括茅臺在內的中國產品當年獲獎固然不易,百年來茅臺為光耀這個民族品牌斬關奪隘更是令人感慨。
一百年間,茅臺酒產量從區區幾噸上升到4萬噸,向世人捧出的佳釀香飄寰宇,成為中國一張亮麗名片。茅臺的成長壯大是現代“中國故事”的一個精彩段落,蘊含著創業創造的傳奇。
從上世紀50年代初期的工業化改造,到90年代晚期的市場化改革,再到本世紀初的股份制運作,以及今天面向世界一流企業鍛造中國民族精品的孜孜以求,多年來創新變革一直伴隨茅臺的成長歷程。觀察茅臺的成長史,有兩點令人感受頗深。其一是新中國成立特別是1998年進入市場經濟后,前所未有的全面突進。1998年至今,茅臺集團保持連續16年增長勢頭,年上交稅金從2.9億元增至158億元。其二是每遇挫折或市場變化,茅臺總能在經歷創新變革思維引領下的浴火重生后迎來一次新的飛躍。前些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是如此,2013年至今中國白酒業深度調整期的表現更是如此。當此關口,茅臺凡遇困難就在改革上發力,從體制模式、營銷戰略、營銷方式、市場定位等方面調整轉型,迎來柳暗花明。值此酒業深度調整的陣痛期,國內知名酒企效益無不跌落,惟茅臺逆勢上揚獨領風騷,風雨中綻放自信微笑。
始于秦漢盛于當代的茅臺酒,從貴州走向全國,從中國走向世界,展示中國綿長深厚的酒文化的魅力,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鮮明標識。作為一個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的民族品牌,茅臺向世界傳揚了中國歷史悠久的美酒文化,讓世人領略“中國釀造”的高貴品質,品味華夏文明的悠遠神奇。今天,茅臺品牌彰顯的內核是中國品質,背后是中國實力,深處是中國文化。
植根于赤水河畔的茅臺早已超越國界,不只是一個企業一個地域的品牌。在貴州過去的窮鄉僻壤出這樣一個世界級的民族品牌,除了人們熟知的絕佳釀造環境、代代相傳的古法工藝和國家崛起的強力助推這些因素外,品牌的成功離不開具有獨特人格魅力的品牌創造者與發展者。情之所系,志之所立。大凡知名品牌背后,都蘊含著一代甚至若干代人懷抱理想、執著追夢的故事。茅臺“打造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的宏大抱負,體現的是使命和擔當。
巴拿馬博覽會余香不絕,最好的紀念是傳承光大。紀念茅臺酒獲得第一個世界級別獎項一百年,絕不僅僅是緬懷歷史,展示榮耀,更牽動著一份民族情懷。那就是提振民族工業自信心,直面未來新的更多挑戰,銳意改革創新,在推銷“品牌中國”中再續輝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斑斕色彩。(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