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生物教學中利用模型、圖片、影視片、課件等直觀的教學情境,可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極大的提高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激發其求知欲。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8-0124-01
直觀教學方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展示的相關實物,來豐富學生的感觀,如使用模型、圖片、影視片、課件等等。在高中生物課堂上經常要講解生物的形態、結構和一些生理功能的變化過程,如果只用干巴巴的語言來描述,即使老師講的眉飛色舞、唾沫橫飛,學生依然是不會感興趣的,學習效率也不會太高。如果利用直觀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等,將極大的提高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激發其求知欲。下面,我就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切身體驗的幾種直觀教學方式, 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體課件
中學生正處于一個求知欲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的年齡段,而多媒體課件運用了大量的圖片、動畫、視頻等,使教學內容表現的生動形象、豐富多彩,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學生的注意。課本上有關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相關內容是重難點,教師就可以通過選擇利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精心準備的課件來完成教學任務,既讓學生看到每一個時期細胞的特點,也可以看到整個連續分裂的過程,還可以通過展示各個時期的圖片通過對比讓學生自己來總結出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異同點。一些在課堂上無法完成的演示實驗或現象,以及在現有的條件下無法完成的一些經典實驗,則可以通過電腦模擬來實現,幫助解決問題。例如:格里菲斯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等,通過多媒體的展示,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說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涉及到微觀的或者很難觀察到的現象以及復雜的生理過程等,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示,使學生能夠一目了然。通過多媒體課件講授新課,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復習課則可選擇多媒體來擴大容量,濃縮教學內容,建立系統的科學認知體系,強化重難點。
高中生物知識的較多,需要教師補充的內容也不少。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來補充一些內容。多媒體課件可以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并且能夠拓寬課本知識體系增大信息量。因此,多媒體技術在中學生物學科的教學中越來越展現出無可替代的優越性。
二、板書
生物教學過程中除了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外,課堂教學過程中依然離不開板書的使用。板書是指教師為了輔助課堂口語表達而寫在黑板上的文字或其它符號的教學方式。板書的內容是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高度概括,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幫助學生記憶、提高學習效果。板書的好處在于能較長時間的展現老師的教學思路,同時也不會像多媒體那樣一帶而過,使學生印象不夠深刻。由于長時間的留存,在老師講完后,學生可以借助教師的板書,系統的進行復習整理筆記,并補充相關的知識點。好的板書可以使教師講課重難點突出,結構清晰,以便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復習和記憶,并且還可以活躍學生思維等。因此,在教學中板書設計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板書必須做到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如果板書過多,則會影響教師講課和學生聽課。例如:在講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質)形態和數目發生變化的過程就可以通過黑板來演示,教師可以畫簡圖,在畫的同時學生也共同參與其中,讓學生有時間思考并把它們記在筆記上。
三、實驗教學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實驗課在教學活動中的位置就顯得至關重要,它是培養學生最基本的實驗技能技巧和動手動腦能力的重要陣地。實驗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分析能力、創新能力,通過實驗過程能夠呈現出豐富生動的直觀形象。從儀器裝置到藥品配制,從實驗過程中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到新物質生成,其中有形、色、態、味的變化,又有氣體的生成和沉淀的析出。學生學習實驗正是立足于對這些現象的感知和觀察。例如:講還原性糖鑒定實驗時,一般先由教師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后,再通過學生看到的直觀形象,概括出實驗結論。探索性實驗和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是培養初步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應備好每一個演示實驗,不可忽略每一細節,力爭做到實驗準確無誤,授意學生科學的知識和實驗技能。
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時時有興奮和滿足的心理體驗,能滿懷激情的探索。“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這個實驗能得到什么結論”、“動物細胞是這個樣子的,那植物細胞呢”。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好生物實驗室,盡量開足教材中規定的實驗,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動手操作。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加強了學生的生物學實驗研究技能,并且加深了對整個實驗過程的認識,印象深刻。
總之,作為直觀教學手段的演示實驗,是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的必不可少的途徑之一。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每個演示實驗,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使每位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生物學知識和生物實驗技能,培養其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當前新課改全面鋪開的教育形勢下, 課堂教學方式多樣化,一些基本直觀教學方法的應用,完全是能夠培養學生的分析、創造能力的, 這也是對我們教師的自身教學能力的一種階段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