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南:著眼“三特色”,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概念的提出,創新并豐富了多黨合作理論,不僅對提升參政黨的政治地位,也對參政黨自身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著眼于打造理論特色。我國參政黨理論研究起步較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又是“獨一無二”的政黨類型。在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國內社會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參政黨理論建設的滯后不僅削弱了黨派成員對各民主黨派的政治認同,也不能抵制西方政治思潮的不利沖擊。因此,加強參政黨理論建設,以理論創新推動參政黨的工作創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我國參政黨可以借鑒中國共產黨成功的黨建經驗,立足中國國情,依靠自身的實踐探索,創造性地解決實踐中的新問題,作出新的理論闡釋和科學概括,逐步形成具有內在聯系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比較完整的參政黨理論體系,促進我國多黨合作事業蓬勃發展。
著眼于打造界別特色。我國的八個民主黨派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界別特色,但是近年來,隨著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發展力度的加大、高層次人才分布的不均衡,以及一些黨派特色資源的逐步消失,各民主黨派除了大力吸收本黨派特色界別范圍內的成員之外,也吸收了不少其他界別的成員,民主黨派界別特色逐漸淡化,組織發展工作呈現趨同化現象,不僅降低了各民主黨派存在價值的含金量,也為西方敵對勢力鼓吹“八個民主黨派應該合并為一個黨”提供了口實。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要重視自身的界別特色,必要時可以根據新的社會階層發展狀況,重新界定各自的界別特色,從組織發展工作入手,既要注重提高成員層次、吸收一批優秀人才,更要將符合各自界別特色的代表性人土納入組織發展的范圍,保持界別特色,增強民主黨派的代表性。
著眼于打造履職特色。沒有履職特色的參政黨,其生存和發展空間也將趨于有限。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成員,要明確定位、發揮優勢,積累自身的核心資源,打造自身的履職特色。具體來說,在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方面,各民主黨派要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問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立足于本黨派比較擅長的領域進行調查研究,提出獨到的見解和可行的建議;在社會服務方面,各民主黨派要突出本黨派成員的資源優勢,凝聚本黨派成員的力量,引導黨派成員及所聯系的社會力量積極作為,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化解矛盾,推動社會和諧發展,打造特色服務品牌,擴大服務品牌的社會影響力,突出各民主黨派的履職特色。(丁南,民革泰州市委會機關支部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