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媛麗
超聲彈性成像在探測乳腺腫瘤上的價值探討
宋媛麗
(山西省介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介休 032000)
目的:探究超聲彈性成像在探測乳腺腫瘤上的鑒定和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來山西省人民醫院進行檢查的4000例人員中436例共476個乳腺腫塊的相關資料為研究對象。將其病理結果進行全面比較,彈性成像使用日本TSKUBA大學制定的超聲彈性成像評分標準(5分為滿分)為標準。結果:對病患手術之后的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其中,良性結節302個,在此其中,囊腫數量為179個,纖維囊性乳腺疾病53個,纖維腺瘤70個。惡性結節為174個,其中浸潤性小葉癌52個,髓樣癌43個,浸潤性導管癌79個。對病患的超聲彈性評分能夠獲知,良性者(3分以下)數量為286個,惡性者(3分以上)數量為190個。通過對病患的超聲彈性成像和二維超聲測量良性腫塊的聲像圖面積其結果無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但從超聲彈性的成像測量惡性腫瘤的聲像圖,面積大于二維超聲的面積,相關結果P<0.05。和良性組相比,惡性腫瘤的圖像面積大于二維超聲圖像面積,相關結果P<0.05。利用TSKUBA大學研究出的超聲彈性成像評分標準,評分≥3,彈性圖與二維圖之間的比值在1.5以下,就可以將其診斷為惡性腫瘤。對其進行診斷能夠發現,惡性腫瘤在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和陽性診斷情況的比值分別為79%、97%、91%和93%。結論:彈性成像能夠在根本上將組織硬度情況進行全面評估,且定量參數的相關面積比較能夠在根本上鑒別腫瘤的性質。
乳腺腫瘤;超聲彈性成像;病理診斷
現如今,超聲彈性診斷已經廣泛的應用于臨床診斷,和以往的方式相比,利用該方式,能夠取得以往超聲技術沒有辦法完成的腫瘤和擴散疾病的診斷[1]。對于乳腺,甲狀腺等部位的腫塊能夠在根本上將其硬度探測出來,組織的硬度或者是彈性和其病理的發展情況有著重要的聯系,結合實際情況,本院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來山西省人民醫院進行體檢的4000例人員中436例存在乳腺腫塊的相關資料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彈性超聲診斷,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4年1月來山西省人民醫院進行體檢的4000例人員中436例存在乳腺腫塊的相關資料為研究對象,經過檢查發現,所有病患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結節數476個,所有病患均為女性,年齡為19-58歲,平均年齡為(48.6±5.9)歲。結節直徑在6-68mm,中位數為15.6mm。單發者245例,多發者191例。經過診斷,所有病患無其他器官器質性病變,符合相關診斷標準。
1.2 方法
對所有患有乳腺腫塊的病患進行常規的灰階超聲,彩超和超聲彈性檢查[2],在對病患進行該項工作的時候,使用多普勒超聲診斷設備進行,其探頭的頻率在5-14MHz之間,首先利用灰階超聲和彩超將其病灶進行全面確定,之后將其病灶的特征進行全面的特征分析。完成相關工作之后,選擇彈性成像。依照要求,在其中放一些耦合劑,把設備的探頭放在病患患病位置,在進行該項操作的時候,盡可能的垂直,并使用最輕柔的力度,接觸病患的皮膚,利用記錄其呼吸與心跳運動規律的方式成像,之后調整到雙幅彩階模式,將病灶彈性圖像與標準穩定,在完成這項工作之后,對圖像的質量因子進行確定(QF值在50之上)。將不當運動和噪聲造成的偽圖像加以排除,最終取得最佳彈性成像圖。
1.3 評判標準
①依照TSKUBA大學研究出的的超聲彈性成像評分標準(5分制)對病患的相關情況進行全面評分,具體如下:
1分:腫瘤整體出現變形的現象,其圖像顯示為綠色。
2分:病患發生腫瘤部位絕大部分出現了變形,但有部分無變形現象,其圖像為藍色,綠色混雜[3]。
3分:腫瘤的邊界出現變形,其中心無變形的現象出現,圖像顯示為藍色,周邊為綠色。
4分:病患腫瘤無變形,圖像為藍色。
5分:腫瘤與其相關組織無變形的情況出現,病灶和周邊組織為藍色。
②使用計算機把病患病灶的結節面積進行計算,與此同時,計算出彈性圖與二維圖之間的面積比值,如結果≤1.5則可判定其為惡性腫瘤。
1.4 統計學原理
本實驗利用SPSS15.0專業統計學軟件,對數據中涉及到的計量資料使用T值檢驗的方式進行計算,計數資料使用卡方檢驗的方式進行計算,當P<0.05時,說明相關數據P有統計學意義存在。
2.1 彈性成像的評分和病理結果比較情況
對病患手術之后的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其中,良性結節302個,在此其中,囊腫數量為179個,纖維囊性乳腺疾病53個,纖維腺瘤70個。惡性結節為174個,其中浸潤性小葉癌52個,髓樣癌43個,浸潤性導管癌79個。對病患的超聲彈性評分能夠獲知,良性者(3分以下)數量為286個,惡性者(3分以上)數量為190個。
2.2 二維超聲和彈性成像測量結節面積比較情況
通過對病患的超聲彈性成像和二維超聲測量良性腫塊的聲像圖面積其結果無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但從超聲彈性的成像測量惡性腫瘤的聲像圖,面積大于二維超聲的面積,相關結果P<0.05。和良性組相比,惡性腫瘤的面積明顯大于良性患者,其結果P<0.05。
2.3 彈性成像診斷乳腺腫塊的相關效果
本實驗利用≥3分(TSKUBA大學5分法),彈性圖與二維圖之間的比值在1.5以下,就可以將其診斷為惡性腫瘤。對其進行診斷能夠發現,惡性腫瘤在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和陽性診斷情況的比值在79%、97%、91%和93%。
超聲的彈性成像,隸屬于生物學成像范疇內,在上世紀末該技術第一次被提出。超聲的彈性成像技術基于力學原理,對生物力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性探究,通過組織的不同,此彈性系數存在差異。
監測組織特定時間段內片段信號,并使用相關的方式進行全面分析,最后灰階成像的方式進行編碼成像。其組織的彈性程度越高,成像的系數就越小,因此所出現的變化與彈性系數也小,因為兩者之間與應變系數呈反比,應變系數有所增大。彈性圖像能夠在根本上體現出患病部位和周圍系數之間的差別,所以說,相關醫護人員在利用設備的探頭對其病變部位上方皮膚施加壓力時,就會產生具有差異性的應力值。使用彩色編碼的方式進行比較,利用這種方式將病患病灶軟硬程度加以確定。正常女性的乳房質地柔軟,如果在其中出現了腫瘤,那么其質地也會出現一定的改變,相關研究證明,依照硬度從大到小進行全面排序,導管浸潤癌>導管原位癌>纖維組織>腺體>乳腺脂肪組織。醫生一般使用直接接觸腫塊情況的方式,將其硬度進行全面評估,該方式的缺點在于過多的受醫生主觀性影響。當病變的組織距離身體表面遠或者體積小的時候,使用該方法就會出現非常多的弊端。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對于彈性成像的定型評估主要是利用5分法進行,并將4分以上(包含4分)當做判定惡性腫瘤的標準,雖說國內有很多相關方面的研究,并且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其結果仍然缺少公允性。特別是在惡性腫瘤最佳診斷上出現了很大的爭議。有專家認為將標準分數降低到3分為其診斷標準,能夠在根本上體現出其價值。選用1、2、5分則不需要再使用應變率比值評價。從本次的相關研究結果中[5],我們能夠看出,利用常規超聲方式來判斷病患乳腺是否存在腫瘤敏感性不佳,使用3至4的彈性評分,對于確定病患病灶來講,是非常困難的。造成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與醫生判斷情況,與此同時,使用二維超聲和彈性成像對其面積進行檢測,后進行評價,能夠在根本上將診斷乳腺腫瘤的敏感性加以提升,使用彈性成像的方式測量出腫瘤面積要大于灰階超聲測量出的面積。這一點在浸潤性導管癌中能夠得到證實,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存在于病患乳腺的惡性腫瘤向周圍組織浸潤有直接的關系,浸潤性導管癌彈性面積比灰階聲像面積大。這一點和本報道的相關結果一致。利用何種方式,才能從客觀的角度將彈性成像進行判讀,提升其準確性,就要利用彈性/二維面積比來進行確定和規范。
[1]梁喜,劉俊,王云芙,王巧云.超聲彈性成像評分對鑒別乳腺腫瘤良惡性的價值[J].放射學實踐,2014,09:1092-1095.
[2]王玉青.超聲彈性成像局部應變率比值法與5分法診斷乳腺良惡性病變的價值對比[D].泰山醫學院,2012.
[3]周建橋.乳腺超聲彈性成像的臨床應用及其組織病理學和生物力學基礎研究[D].復旦大學,2012.
[4]吳寧寧.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宮頸占位病變的診斷價值探討[D].鄭州大學,2013.
[5]陳翠京,張彥,史秀云,毛京寧,范雪,張康,王勇.超聲彈性成像對乳腺良惡性病灶的鑒別診斷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2,12:843-845.
[6]谷英士.超聲彈性成像在判斷乳腺癌腋淋巴結性質中的價值[D].南方醫科大學,2013.
R737.9;R445.1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5.06.08
201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