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維護職工權益和企業的發展是相輔相成,企業的快速良性發展,是維護職工權益的堅實基礎。維護職工權益,可以更好地調動職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推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更好的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8-0190-01
“如何更好地關心關愛員工”、“如何提升員工職業素質”、“如何切實增進員工的根本利益,為員工創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實現員工與企業協調發展。”是做好工會工作維護職工權益的關鍵所在。
維護職工權益是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和省公司工作要求的重要實踐,以保障員工主人翁地位,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目的,多措并舉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和諧人文關系、和諧發展關系體系,讓職工勞動“體面”、工作熱情、關系和諧,為職工撐起一片藍天。
一、和諧勞動關系,讓職工成為企業主人
堅持不懈地增進員工的利益,讓職工充分參與到企業管理中來是促進企業發展,增進職工利益的一條主線。
維護職工權益要以職代會質量評估、工會組織換屆選舉、聘任總經理聯絡員,廠務公開及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為載體,維護職工當家作主的權利,讓職工充分參與到公司管理決策中來,凡涉及企業重大改革、重大決策、特別是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勞動用工、收入分配等重大事項實施集體決策和“陽光工程”,避免“暗箱”操作,形成職工有意愿,管理有回應,件件有落實良性發展渠道。
把企業的發展目標、發展規劃、工作重點、面臨困難告訴職工;把職工關心、關注的身心健康、子女就業、惠民政策落實等制度及執行情況給職工交底;把職工代表提案、職工合理化建議的落實情況給職工講明,確保職工的民主利益在改革中得到維護,讓職工真正意義上成為企業的主人。
真心換得真情在,和諧架起連心橋。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大力推動和諧供電企業的構建,喚起了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廣大職工主動擔起增進企業利益的“宣傳員”、 “協調員”、 “監督員”,形成人人為企業獻計出力、共謀企業發展的濃厚氛圍。
二、和諧人文關系,讓職工找到“家”的感覺
“給我一個平臺,還你無限風采”。維護職工權益就要充分發揮“家”的溫情作用,不斷創新建家的形式,豐富建家的內容,開戰一系列以“安康杯”競賽為載體的“安全之家”;以開展勞動競賽和技術創新活動為重點的“爭先之家”;以開展文體活動為紐帶,不斷豐富職工的業余生活的“文明之家”;扎實做好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工作的“溫馨之家”;積極抓好工會干部的學習培訓和學習型組織創建工作的“學習之家”;加快發展和諧勞動關系,構建和諧企業、和諧社會的“和諧之家”等“家”字號活動平臺應運而生,使每位職工都能找到適合自已發展的角色定位,職工參與企業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全面提升。
在這個“家”里,員工積極參與企業發展的熱情得到激發,一系列比質量,賽工藝水平;比安全,賽管理水平;比工期,賽工程進度;比效益,賽節能降耗等活動,掀起了全員參促企業發展的參與熱潮,極大程度地挖掘了廣大干部職工的潛能。
三、和諧發展關系,實現企業與員工利益共贏
企業利益與員工利益是共贏,不是對立。要充分認識企業利益與員工利益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把增進職工利益放在大環境中考慮,既兼顧職工利益,又維護企業利益,并從職工的政治利益、生活利益、精神文化利益等方面出發,深入了解職工工資收入、社會保險、福利待遇、社交關系、成長發展等方面的實際需求,“以人為本”增進職工的根本利益。
安全為“基”,為職工提供安全工作環境。要視安全為生命線,為效益,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行安全生產的“無縫隙”、“閉環管理”, 構建涵蓋電網、經營、廉政、形象的全方位安全管控體系,從計劃決策、部署、執行、檢查、完成、反饋、總結等各個環節,從始點到終點,始于員工利益,終于電網安全。
平安是福,確保企業安全生產,就是增進了職工的最重要的利益。在日常管理中,要牢固樹立大安全理念,將人身安全活動貫穿安全生產的全過程,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安全與利益的關系,切實把電網安全、人身安全真正納入發展的總體規劃,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通過開展“人人都是安全員”征文活動;“三查四防”活動、安全風險管控、“安全生產月”、“百日安全攻堅”活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高危企業安全用電檢查;“零點工程”;舉行反事故演習等活動,進一步強化全員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提高安全風險辨識能力,應對突發事件能力,讓每位員工時刻牢握安全生產主動權,確保安全生產形勢平穩發展。
培訓為“福”,為職工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維護職工權益要把“人”置于經營生產和管理的最高地位,堅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信任人的原則,重視為職工學理論、學文化、學技術、學法規創造條件,重視為職工營造寬松和諧的生產工作氛圍,積極為他們實現自我價值和發揮自己的能量鋪路搭橋,促進職工的自我完善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技能提升,自身素質的提高對職工而言是受益終生。多種途徑堅持不懈地抓好以職工成長“骨干工程”建設,全力打造知識型“藍領”; 圍繞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三個環節,進一步健全完善物質獎勵、精神獎勵相統一的激勵機制,激勵教育職工,立足崗位學先進、比創新、看實效。營造出“立創新之志,鼓爭先之勁,求務實之效”的濃厚氛圍。
關愛為“本”,讓職工感受企業溫暖。維護職工權益要以“四個關愛”為基礎,傳遞企業關懷溫暖,培育良好組織生態,增進企業與職工間的相互關心。
通過定期走訪,結對幫扶等形式,做到“四實三訪”。對職工群眾的基本情況摸實,知道職工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對職工把道理講實,克服“假話、套話、空話”;對職工的感情真實,一心一意為職工服務;為職工做事辦實,急職工所想,做職工所需。做到職工傷病住院探訪;職工家庭有困難必訪;職工有思想問題必訪。親情化的管理使職工真正感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使職工隊伍始終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
文化為“導”,創造和諧工作氛圍。維護職工權益要本著“小型、分散、自愿”的活動原則,整合利用現有資源,積極引導職工廣泛開展群眾性的企業文化創建活動,最大限度地滿足職工精神文化需求。在職工培訓中心教室,舉辦職工書法、美術,以及攝影、橋牌等知識講座,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豐富了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促進職工身心健康,陶冶職工情操,促進職工隊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職工之間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愛護的氛圍。
人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