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課程不僅要發展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且要培養學生各方面全面發展。積極的情感態度在促進學生的發展中有著無可比擬的作用,與其他學科領域相比,語言與情感態度的關系更為密切。因此,英語課程在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方面效用突出。充分發揮了情感教學的積極作用,才能更有效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促進學生認知活動的健康發展,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8-0063-01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種新的研究領域,它致力于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強調教育并不只是糾正錯誤、改造問題、克服缺點,而主要是發掘研究學生的各種積極品質,并在實踐中擴展和培育這些品質。積極心理學主張心理學應對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條件下更好地發展生活,具有天賦的人如何使其潛能得到充分地發揮等方面進行研究,這樣就可以去尊重孩子,深入理解孩子成長所需要的條件和環境,充分發掘孩子的潛力,促進他們心理的發展,用積極的心理面對成長,迎接生活。
語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促進人際交往。人際交往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情感態度,而情感態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語言來表達和傳遞。情感態度對外語學習的影響也非常明顯。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有助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產生更強烈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果,自信心有利于學生克服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在教學中的運用主要是指根據學科及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已有的教育資源,有意識地運用積極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在積極樂觀的氛圍中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創造力,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積極心理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一、教學中采用肯定教育
農村學生所學的英語大都來源于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做到正確認識和評價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宜用肯定目光注視每一位學生,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讓學生始終保持一種愉快的情感,使學生自覺、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要給每位學生創造獲得肯定的機會,關照每一個學生,對后進生更要積極關注,適當的給予一個賞識的眼光、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親切的手勢,這樣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力量,促進其主動發展。比如給學生布置作業時,基礎好的學生可以選擇有提升的題目,一般的學生則要求理解掌握詞和句子的基本使用。班里有個在及格線左右的學生,有次我找他談話,告訴他他的真實水平要比他認為的高出一個等級,在課堂回答問題時,我也給他訂正的機會,不到一個月,他的考試成績就前進了十多分。
二、在挫折中培養積極情感
積極的情感態度,能有效地使人的思維靈活,想象豐富,記憶力也會增強,同時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語言潛能的發揮。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正確歸因,使學生能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老師可以主動幫助學生找出考得不理想的原因,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將其與普通學生區分開來,挖掘他們身上潛藏的積極因素。老師還可以在課文的學習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教育,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Aron Ralston的故事時,我就適時教育學生向他學習,遇到困難特別是學習中的難題不要只顧感嘆,而要想出跳出困境的方法,用行動解決問題,培養自己堅毅的品格。
三、創造積極環境以加強合作交流
積極心理學強調合作交流,學生在解學習英語時會遇到障礙,這時教師應教育學生要勇敢面對,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行解決,耐心地給予引導提示,鼓勵其完成。學會師生、生生合作,才會在以后的學習中,能以一種頑強的意志去戰勝困難。教學中,本人常鼓勵學生在小組里用英語交流,然后小組派代表發言,這既能滿足學生交流傾訴的愿望,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心理,培養合作精神。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要充分考慮學生情況,并且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根據學生不斷反饋的信息隨時加以調整。平時應通過各種途徑和學生擴大接觸,增加了解,發現長處,表揚優點,以鼓勵其進取,多采用正面語言與學生交流。教師在教學進程中只有尊重所有學生,對每一個學生充滿信心+,才能獲得所有學生的尊重,只有這樣才能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
四、獲得成功體驗,保持學習英語的信心
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和愿望,都能取得成功。成功教育旨在讓學生不斷產生成功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主動開發內在潛能,成為學習的成功者,為了經常有機會體驗成功的喜悅,要讓學生善于發現自己學習中取得的點滴進步。有的學生性格較為內向,上課時不敢發言,針對這種情況我就采取一句話英語的策略,只要說出一句相關的話就算任務完成。我們班有位女生,平時特別膽小,我在批改作業時給她多添了幾句評語,夸獎她的聲音好聽,前一天一整句話說的很流利,她很受啟發,在第下一次回答時多說了兩句,并且都很流利,她還養成了熱愛朗讀英語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多給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引導他們多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情景教學是個很好的選擇,初中英語課本多接近現實生活,在設計情境對話時,基礎較差的學生得到的任務多為固定的句子,成績較好的學生分的任務有自由發揮的余地,在學習What’s the matter?一單元時,學生A的表達:What’s the matter?/You should...建議的內容可以自己選擇補充,學生B的表達:I don’t feel well.I have a...學生B只要掌握疾病名稱的表達就行,這樣兩種類型的學生能成功的完成任務,并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他們用英語交流和自我表現的信心都會大增。
以上觀點是本人在學習完哈佛大學積極心理學視頻后的一些教學體驗和思考,本人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注重智力因素,也要注重非智力因素,注重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學,充分發揮積極情感態度的作用,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英語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