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菲
把親情和人際關系與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實行“物理隔離”,讓公利與私利最大限度地隔離開來。
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攻堅階段和社會轉型時期,在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過程中存在大量利益沖突的問題,如黨政領導干部在自己職權范圍內的區域投資入股,黨政領導干部的配偶、子女在黨政領導干部職權范圍內的區域、領域投資經商或在黨政領導干部直接領導的部門或單位工作。針對這些利益沖突可能引發的腐敗問題,雖然各級各部門不同領域都相繼出臺了一些制度規定,但還很不健全和完善,難以起到防止利益沖突的作用。隨著全面深化改革戰略的不斷推進,必須健全完善防止利益沖突的一系列工作制度和機制。
健全防止利益沖突法規。利益沖突主要出現在國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過程中,因為其職權的行使直接或間接地使本人或特定關系人從中獲得利益,因此國家工作人員對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行為必須回避,防止可能出現的利益沖突。首先應該明確利益沖突的概念和內涵,其次明確規定哪些行為屬于利益沖突行為,明確利益沖突行為的認定和查處機構、查處程序以及處罰措施,包括公職人員離職后的職業限制等措施,將防止利益沖突納入法規的體系和法治軌道,通過法規的約束力,從制度上預防利益沖突引發的腐敗問題。
建立防止利益沖突的有效工作機制。一是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黨委、政府以及各級領導干部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領導責任,將防止利益沖突納入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考核體系。二是加大個人事項報告制度的執行監督力度。目前處級以上干部已執行定期個人事項申報制度,在此基礎上,可適當擴大申報個人事項的人員范圍,比如將從事公共資源配置、公共資產交易、公共產品生產領域等重點領域或重要關鍵崗位的普通公職人員也納入個人事項申報范圍。同時紀檢監察部門應聯合組織部門加大公職人員個人事項申報制度的執行監督。三是加強專項治理工作。可由紀檢監察部門聯合組織部門經常性開展清理黨政干部和家屬在企業兼職、經商、任職回避等專項整治清理工作,及時發現制度執行中存在的漏洞和隱患,防止制度執行打折扣。四是加大對利益沖突問題的處理力度。緊密結合巡查工作加強對領導干部利益沖突情況的專項監督和檢查,對發現的利益沖突問題通過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辭職、免去職務等多種方式及時、嚴肅地予以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對社會公開。五是加強警示教育,增強自我規范意識。通過正反典型增強公職人員的自律意識,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六是強化外部監督。可嘗試在一些重要的窗口行業或服務型領域建立公務人員履職監督信息平臺和舉報專線,并向社會公開,通過群眾的外部監督和專業評估機構的評價,對公職人員履職行為和過程進行全方位動態監督和評價。
建立利益沖突回避信息檔案。各級紀檢監察部門應聯合組織部門,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建立健全國家工作人員利益沖突回避信息檔案,實行分級管理、定期更新和補充信息,要求國家工作人員對需要回避的事項主動向組織部門和紀檢部門報告,對隱瞞不報或不如實報告的要給予相應處理,拒不執行回避決定的給予嚴肅處理。防止利益沖突回避信息應包括強制回避信息和申報回避信息兩類。強制回避信息主要指公職人員的所有直系親屬、三代以內旁系親屬的個人信息。申報回避信息主要指公職人員自我申報的與其有重要關系的個人信息。回避信息檔案的建立主要目的在于明確公職人員的人際關系,規范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把親情和人際關系與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實行“物理隔離”,讓公利與私利最大限度地隔離開來,防止權力被濫用。(作者單位:中共成都市青羊區紀委派駐組織部紀檢組) (責編:李妍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