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存/山東省沂水縣馬站鎮畜牧獸醫工作站

疫苗和藥物的使用是疫病防控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定期做好免疫接種和藥物安全使用是控制規?;B豬疫病流行的關鍵,各豬場要根據本地區疫病流行、疫苗的性質、生產流程、氣候條件等來決定本地區使用的疫苗種類、接種方法和免疫程序。在實踐中要著重抓好疫苗免疫和藥物使用兩個方面。
在養豬生產中實施免疫預防和藥物保健時,目前在技術實施程序上還存在著不科學、不合理的問題,嚴重影響到豬病的防控效果。
豬場不應應用千篇一律的免疫或照搬其他豬場的程序,要根據自己豬場的具體情況設計個性化的免疫程序。疫苗免疫效果監測十分重要,應根據免疫監測結果制定、完善以及調整免疫程序。在組織實施中,應根據已經制定的免疫程序,由專人按照以下標準規范地操作方法進行免疫注射。
第一,到豬場獸醫室領取器械、藥品,并做好記錄。
第二,由專人負責疫苗稀釋、注射,疫苗嚴格按照規定劑量稀釋,并嚴防被消毒劑等污染。
第三,注射針頭大小、長度要合適。哺乳仔豬用9號針頭,育成豬用12號針頭,成年公、母豬可用12號以上針頭,且不得短于3.5 cm。
第四,疫苗應防日曬、高溫,稀釋后2 h內用完。
第五,疫苗使用前要充分搖勻,每次吸苗前再充分搖勻。
第六,注射時要做好皮膚消毒,保證注射深度;注射位置要正確,防止疫苗流出,如有流出,立即用蘸有消毒液的棉球擦拭、消毒。
第七,嚴禁打飛針,保證每頭豬都能夠得到免疫。
第八,保證一豬一個針頭,不得重復使用。
第九,患病豬、瘦弱豬暫不免疫,但要做好記錄,待其恢復后再免疫。
科學的使用疫苗,使其充分發揮應有的免疫效果,應注意以下原則:
一是要保證所接種的疫苗是經過國家獸醫行政部門批準的產品,并在長期的防疫實踐中證實是安全有效的疫苗。在接種前應檢查疫苗的外觀質量,查看有無疫苗瓶破損、瓶蓋或瓶塞密封不嚴或松動,有無標簽或標簽不完整(包括疫苗名稱、批準文號、生產批號、出廠日期、有效期、生產廠家等)情況,有無超過有效期、色澤改變、發生沉淀、破乳或超過規定量的分層(超過疫苗總量的1/10),有無異物、霉變、搖不散的凝塊、異物、失真空等,同時還要看保存是否妥當。
二是免疫接種之前應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了解疫苗的用途,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等。嚴格選用說明書所規定的稀釋液,不主張向疫苗稀釋液中添加抗生素等任何外來物質。
三是應保證疫苗在整個接種過程中處于低溫狀態。使用凍干苗時,應先置于室溫(15℃~25℃)平衡溫度后,方可稀釋使用;油乳劑疫苗要達到25℃~35℃,方可使用,且使用中應不斷振搖。防止疫苗在使用過程中被空氣中的細菌等病原微生物污染。如有沒有用完的疫苗,應廢棄。
四是接種完畢后,要做好接種記錄。記錄內容包括疫苗的種類、批號、生產廠家、劑量、稀釋液;接種的方法和途徑;接種豬的品種、日齡、數量;接種的時間、參加人員及接種反應等。
五是為了防止疫苗的散毒,在使用弱毒疫苗時,應避免外溢;對沒有使用完的弱毒疫苗應該進行高溫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