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英民 / 黑龍江省鐵力市172信箱

母豬胚胎死亡是影響豬的繁殖率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現為母豬懷孕后胚胎死亡、化胎和流產。一般死胎率為25%~40%。胚胎死亡可發生在胚胎發育的任何時期,尤其是在胚胎向子宮內膜附植之前或附植過程中,即懷孕識別階段為最關鍵時期。在合子附植初期的第9~16 d胚胎死亡最高。
一般胚胎死亡多發生在配種后9~16 d,在這個時期胚胎由圓變長,出現營養層與植入之間的矛盾,致使胚胎在發育過程中發生大量死亡,大多數異配體和染色體畸變的胚胎也死亡于此時,妊娠第3周時,正值胎兒器官形成階段,此時胚胎會在競爭有利其發育的蛋白質類物質時,表現強存弱亡現象。妊娠第60~70 d,由于胎兒迅速生長,懷孕母豬由于管理不當,通常神經刺激而干擾子宮血液循環,減少胎兒的營養供給,致使一部分胚胎死亡。
1.環境因素。圈舍的環境因素也是影響母豬生產的重要因素,如陰涼、潮濕、環境衛生差、光照不足、周圍環境噪音、空氣污濁、高溫造成的母豬繁殖障礙。豬群擁擠、劇烈頻繁的爭斗、圈舍構造不和理造成的機械損傷,驚嚇、寒冷刺激、長途運輸等因素都會導致母豬胚胎死亡。母豬配種前、后1~3周對高溫特別敏感,其受胎率明顯降低,出現胚胎早期死亡和吸收。再有當圈舍內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氣體增加時,使母豬產仔減少,死胎增多。
2.營養因素。母豬在母豬懷孕過程中,由于營養缺乏和營養比例失調會引起母豬的繁殖力下降,尤其是懷孕后期營養不足會引起新陳代謝障礙而造成母豬消瘦,不能滿足胚胎發育過程中的營養需要,從而致使母豬胚胎死亡。懷孕母豬飼料中蛋白質和必須氨基酸不足,可引起死胎,日糧中鈣、磷、鐵和碘等礦物質缺乏會導致胚胎死亡率上升。維生素缺乏尤其是維生素A、E的不足,會明顯影響到胚胎的發育,致使胚胎死亡上升。懷孕母豬營養過盛也會降低胚胎存活率,母豬懷孕期攝取高水平的營養或過多的熱量物質會使母豬過于肥胖,子宮周圍積儲過量脂肪而阻礙胚胎的發育乃至其死亡。因此,懷孕母豬日糧中應保證蛋白質、能量、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全面與均衡以滿足母豬懷孕期的需要。
3.管理因素。對懷孕母豬管理不當,使之受到不良刺激導致死胎或流產。如換圈舍、長途運輸、圈舍狹窄、圈舍擁擠、恐嚇、追趕、防疫、急追猛趕使母豬跨越壕溝或其他障礙,母豬相互咬架或進出窄小的豬圈門時相互擁擠等都可能造成流產。飼喂發霉腐爛變質、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的飼料,如棉籽餅、菜籽餅、亞麻仁餅等,冬季喂冰凍飼料,懷孕期治病用藥不當等均會使母豬發生胚胎死亡或流出。
4.母豬配種時間不當。母豬在泌乳期過早配種,雖然是受精,但因卵子活力較弱,致使受精卵的活力低,容易早期死亡,被母體吸收形成化胎。實踐證明,胚胎成活率隨哺乳期縮短而降低。哺乳期不足21 d的母豬其胚胎成活率較低泌乳期第7d實行早期斷奶然后配種,在妊娠9~20 d,胚胎死亡嚴重。延遲配種,則胚胎成活率迅速降低。排卵前6 h和排卵后14 h配種,胚胎成活率分別為88%和32%。對流產后母豬立即配種會導致胚胎早期死亡。豬精液常溫保存3d以上進行人工受精,亦會使受精胚胎早期死亡。
5.母豬胚胎數過少或過多。母豬體內胚胎數過少,因胚胎產生的激素不足,使母體懷孕識別發生障礙,子宮的溶黃體物質繼而引起黃體退化,最終導致胚胎死亡。當母豬胚胎數過多時,常因胚胎擁擠而致死亡。每個胚胎只有一定的空間才能正常發育。如母體內胚胎數量過多,必須減少每個胚胎附植點的血液供應量,從而使胎膜的發育受到限制,最后導致胚胎死亡 。
6.內分泌因素。母豬配種后21 d內分泌系統處于調整狀態,若此時母豬受到不良因素影響,會干擾內分泌激素的分泌,使內分泌激素失調,從而影響胚胎附植,增加胚胎的死亡。如果雌激素和孕酮分泌失調,而比例失衡,則導致黃體溶解,影響胚胎的正常附植,繼而使胚胎死亡。對發育不全的胚胎,其分泌功能不足以對抗子宮溶黃體物質的溶黃體作用,致使孕酮含量下降,妊娠終止,胚胎死亡。
7.免疫因素。免疫接種不當易導致胚胎死亡,懷孕母豬被血漿蛋白的同種異性抗原致敏后,胎盤屏障就會受到破壞,大分子物質如抗體和抗原等可以通過,進入胚體內,必然會引起免疫排斥反應而導致胚胎死亡。免疫接種對胚胎的影響十分明顯。一般情況下,妊娠前4周內的母豬接種疫苗,易引起胚胎死亡。
8.疾病因素。生殖器官畸形,子宮疾病會直接降低受胎率。某些危害生殖力的傳染病將間接對胚胎產生不良影響。豬感染病毒性疾病如豬瘟病毒、偽狂犬病毒、乙型腦炎病毒、豬細小病毒、豬繁殖障礙和呼吸綜合征等可引起胚胎死亡和干尸化。細菌性疾病如巴氏桿菌、布氏桿菌、葡萄球菌、鉤端螺旋體等。另外,在交配和人工受精過程中,由于公豬包皮上的污染、精液被污染、器械消毒不嚴等原因,會使子宮感染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而影響胎兒的存活。目前,疾病因素引起的胚胎死亡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
9.藥物因素。懷孕過程中使用藥物不當,同樣也會造成胚胎死亡。許多養豬場不具藥物使用知識,存在盲目用藥現象。如飼料中添加阿散酸會造成死胎。懷孕期間使用弱毒苗可引起胚胎吸收等,故豬妊娠期應慎用藥物和疫苗。
10.其他原因。近親繁殖可導致受精親合力降低,胚胎生命力減弱,且公、母豬間的血緣關系越近、差異程度越小,胚胎死亡、形成畸形胎的可能性就越大。初產母豬和5胎以上的母豬胚胎死亡率較高。母豬過肥,母豬缺乏營養等都可導致胚胎死亡。母豬喂發霉的玉米,玉米發霉產生玉米赤霉稀酮—F 2毒素可使懷孕豬胚胎死亡。棉籽餅中的棉酚和菜籽餅中的芥子硫苷對胎兒特別有害,過量使用會增加胚胎的死亡率。有毒物質、農藥,都會使母豬發生流產、死胎。
1.預防。
(1)加強懷孕母豬的飼養管理 對于懷孕母豬精心管理,特別是到后期要單圈飼養,避免群養擁擠、強飲爭食、互咬頂撞。圈舍要保存干燥、清潔、衛生,要定時清除豬舍的糞便、污物、垃圾等廢物,要定期用0.3%過氧乙酸、0.2%百毒殺、2%火堿進行消毒,消滅蚊、蠅 、蜱和虱。圈舍要做到通風良好,保溫防暑,冬暖夏涼。
(2)禁喂發霉變質、有毒、有害的飼料,慎喂某些餅類如棉籽餅、菜籽餅、亞麻籽餅、蓖麻籽餅等和酸性較大的青貯飼料,含酒精過多的酒糟等飼料。把握好飼喂規律,要定時、定量 ,忌過饑過飽。冬季忌喂冷稀飼料和冰凍飼料,夏季勿空腹暴飲涼水,避免腸痙攣引發劇烈腹痛。保持圈舍周圍環境安靜,勿驚嚇,追趕和鞭打懷孕母豬,避免懷孕母豬因精神緊張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而引起子宮收縮而流產。
(3)母豬懷孕4周內禁止注射任何疫苗,在4周以后需接種疫苗的應把握好接種技巧,避免強追硬趕。適量喂給母豬青綠飼料或麩皮等輕泄性飼料,防止母豬便秘。對經產5胎以上的母豬,胚胎成活率低的母豬應及時淘汰。
(4) 母豬懷孕飼料要全價。對于懷孕母豬必須保證供給胚胎不同發育階段而配制的全價飼料,尤其在懷孕中后期,胎兒發育迅速,所需營養也迅速增加,此時既要保證飼料的的全價性,還要注重飼料給量的逐漸增加,在配種前,要維持母豬的種用體況,控制蛋白質和能量的喂給量,防止母豬過肥或過瘦,一般母豬保持七、八成膘就可以。
(5)適時配種。對于初產母豬要掌握好初配月齡與體重。地方品種豬在6~8月齡、體重達到70 kg,引入中型品種8~10月齡、體重100 kg,大型品種 120 kg 以上開始配種為宜。對于經產母豬,最佳配種時期應控制在發情后19~36 h以內,最遲不得晚于48 h。對泌乳母豬,最好在3周以后配種。流產后的母豬不要立即配種,應等到下一個情期再配種。
(6)調節母豬體內激素水平 孕酮和雌激素是否平衡對胚胎附植很關鍵。雌激素能引起子宮肌的興奮,使胚胎難以附植。而孕酮有抗衡雌激素的作用,使子宮黏膜分泌增強,有利于胚胎附植。因此,子宮孕酮不足或雌激素過多可影響到母豬胚胎順利附植。為加強母豬體內血液中孕酮含量,可在配種后7d,給每頭母豬注射孕酮30mg,可提高胚胎存活率。
(7)做好疫病防制。病原微生物是損害母豬繁殖力的重要因素。懷孕母豬感染某些病毒和細菌時,導致體溫升高(40.0℃~41.0℃)、食欲減退或廢絕等病癥而引起胚胎死亡。豬瘟病毒、豬偽狂犬病毒、日本乙型腦炎病毒、豬細小病毒、豬蘭耳病病毒等可引起胚胎死亡。巴氏桿菌、布氏桿菌、葡萄球菌、鈎端螺旋體等細菌疾病均可引起胚胎死亡。因此,應制定嚴格的衛生防疫制度,減少母豬感染疾病的機會。母豬在配種前,應切實做好豬瘟、偽狂犬病、日本乙型腦炎、豬細小病毒、豬蘭耳病等疫病的免疫接種。對母豬進舍執行嚴格消毒,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除舍內的糞便、雜物、垃圾,減少病原微生物,保證配種后的母豬健康無病,提高胚胎成活率。
(8)母豬懷孕期用藥禁忌。在治療懷孕母豬普通病時,應避免使用妊娠禁用藥,大劑量泄劑如硫酸鈉、硫酸鎂等。發汗劑、地塞米松等激素藥物、毛果蕓香堿、檳榔堿、麥角制劑、全身麻醉劑等都會對胚胎有影響。
2.治療
(1)對于習慣性流產的母豬,可在其懷孕2個月后,肌肉注射黃體酮3~5 ml,每10天1次,連用2次??捎弥兴幤浞絼荷剿?、炒杜仲、酒續斷各40 g,共為細末,開水沖調,候溫灌服,每天1劑,連用3~4 d。也可用桑寄生35 g、菟絲子、補骨脂、炒白術、黨參各30 g,水煎服,1天1 劑,連用 3 d。
(2)對征兆性流產的母豬,陰道出現輕微流血,并伴有間歇性腹痛,可用當歸、黨參各30 g、艾葉18 g、阿膠(溶化)30 g,水煎服,每天1劑,連用3劑?;蛴命h參、白術、熟地、山藥各30 g、山萸肉、焦杜仲、炒扁豆各18g、炙甘草10 g,水煎灌服,1天1劑,連用3劑。
(3)對于死胎腹中的母豬,可用紅花 20 g、石膏 50 g,水煎灌服,或用車前子 30 g、益母草 100 g、仙人掌250 g、(去皮取肉,用鮮小米水洗之,搗在碎取汁)。諸藥混合,加酒適量,調勻,1次灌服,每1次/d,連服 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