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2015-12-14/ 第07版面/訪談實錄 /作者:本報赴敘利亞特派記者 宦翔
“行動開始!”在迫擊炮的掩護下,敘利亞政府軍兵分多路,向拉塔基亞北郊戰區敘土接壤的山區進軍。這是《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到敘北方第一道防線看到的一個場景,這里面臨來自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以及多支敘反對派武裝的攻勢。在俄羅斯戰機的配合下,敘政府軍已收復部分失地,并將戰線逐漸推向土耳其邊界。同時,這里離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的地點十分接近。
拉塔基亞省西臨地中海,是敘利亞政府軍主體——阿拉維派的聚居地,也是核心防守區。2015年以來,炮火襲擊打破了這里的寧靜。從拉塔基亞市區北上進入山區,《環球時報》記者沿途看到成片破敗的房屋。35公里開外的薩朗法鎮附近基本見不到平民,來往的車輛里大多都是軍人。同行的敘利亞記者海德爾說,阿拉維派、基督徒等敘少數宗派百姓為躲避紛爭,本來就有“傍山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可現在卻要再次逃離。他感嘆說:“無辜的老百姓永遠都是戰爭的受害者!”
《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參與軍事行動的士兵大多數都是“90后”。12月的山區在夜間冷得滴水成冰,而小伙子們仍在帆布制成的帳篷內席地而睡,僅靠棉被御寒。看見記者一行,他們疲憊的臉上露出興奮的神色。
采訪期間,可以清楚地聽見天空中傳來清晰的直升機轟鳴聲。東戰線副指揮官易卜拉欣上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是敘利亞空軍正在執行巡邏任務,而近期政府軍在此區域實現進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俄羅斯戰機給力。記者在采訪途中行駛至拉塔基亞和塔爾圖斯市之間時,看到3次俄羅斯戰機起降。
在薩爾瑪山的一處高地上,敘政府軍區域指揮官阿德南準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近一個月來,政府軍在整個北部戰區建立了一個橫達20公里、縱深15公里的防守區,其最大意義在于,阻擋了反對派從土敘邊境南下滲透敘利亞的線路。記者看見,四周都是延綿不絕的山林,槍炮聲不時回蕩在山谷中,炮彈所及之處升起了煙塵。北方不到10公里處有一座高山,據阿德南介紹,那里便是土耳其,政府軍正在將反對派逼向北方,雖然看起來距離不遠,但是復雜的地形嚴重影響了地面行動。為了搶占制高點,雙方都將炮擊作為重要手段。
“在北郊戰區,并沒有所謂的‘溫和反對派武裝’,我們是在打擊極端分子。”阿德南說,當地活躍著數十支武裝派別,包括“伊斯蘭國”和“支持陣線”等國際恐怖組織。在草叢里,《環球時報》記者發現一張紙幣大小的紙片,上面印著“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的頭像,旁邊用阿拉伯文寫著“早點退出該組織”的宣傳語。一名士兵說,這是政府軍空投的勸降書,兩天前他們剛從反對派手里奪回這片高地,并打死5名外籍武裝分子。據易卜拉欣上校透露,11月24日遭土耳其擊中的俄羅斯戰機就在距離采訪地點6公里的一個山谷中墜毀。敘政府軍立即以墜機點為中心,開辟了一個10平方公里的“安全區”,以便展開搜救工作。但由于地形和安全形勢復雜,記者一行未能獲準前往那里采訪。▲
環球時報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