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曉東
(山西省忻州市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山西忻州 034300)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配方優化及田間防效研究
溫曉東
(山西省忻州市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山西忻州 034300)
試驗比較了不同濃度(1.8mL/667m2、2.6mL/667m2、5.3mL/667m2)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對甘藍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結果表明:試驗藥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在水中分散性良好,防治小菜蛾速效性好;在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用量為2.6mL/667m2、5.3mL/667m2時,藥后7d的防效均大于90%,可以用來防治甘藍小菜蛾。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小菜蛾;田間防效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鱗翅目,菜蛾科,世界性遷飛害蟲[1],主要為害甘藍、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蘿卜等十字花科植物[2,3]。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卵橢圓形,稍扁平,長約0.5mm,寬約0.3mm,初產時淡黃色,有光澤,卵殼表面光滑。初孵幼蟲深褐色,后變為綠色,末齡幼蟲體長10~12mm,紡錘形,體上生稀疏長而黑的剛毛,頭部黃褐色,前胸背板上有淡褐色無毛的小點組成兩個“U”字形紋,臀足向后伸超過腹部末端,腹足趾鉤單序缺環。成蟲體長6~7mm,翅展12~16mm,前后翅細長,緣毛很長,前后翅緣呈黃白色三度曲折的波浪紋,兩翅合攏時呈3個接連的菱形斑,前翅緣毛長并翹起如雞尾,觸角絲狀,褐色有白紋,靜止時向前伸。雌蟲較雄蟲肥大,腹部末端圓筒狀,雄蟲腹末圓錐形,抱握器微張開。初齡幼蟲僅取食葉肉,留下表皮,在菜葉上形成一個個透明的斑,3~4齡幼蟲可將菜葉食成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全葉被吃成網狀。在苗期常集中為害心葉,影響包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小菜蛾對常用的有機磷和菊酯類農藥已產生抗藥性,藥劑選擇范圍較窄,是當前生產上使用化學殺蟲劑防治困難的典型害蟲之一[4,5]。小菜蛾在山西省忻州市甘藍田內采集。
甘藍(Brassica oleraceaL.),十字花科(Cruciferae)蕓薹屬(Bras-sica),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全體具白粉,基生葉廣大,肉質而厚,倒卵形或長圓形,長15~40cm,如牡丹花瓣樣,層層重疊,至中央密集成球形,內部的葉白色,包于外部的葉常呈淡綠色,莖生葉倒卵圓形,較小,無柄。近幾年,山西忻州地區小菜蛾呈爆發性增長趨勢,造成甘藍產量大大降低,甚至絕產。由于常年使用較為單一的藥劑,造成山西忻州地區小菜蛾出現較強的抗藥性。本文對小菜蛾田間不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濃度藥劑的防治效果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比較,為該地區小菜蛾的田間防治奠定了理論與實踐基礎。甘藍選擇山西省忻州市常年種植品種。
1.1 材料和藥劑
試驗藥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山東富安集團農藥有限公司生產,市售;
對照藥劑: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山西忻州地區常年用藥),山東省樂陵市德樂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市售。
小區面積30m2,試驗重復4次。試驗設計見表1。

表1 供試藥劑試驗設計Table 1Test design for pesticide
1.2 環境或設施栽培條件
本試驗設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繁城鎮南城街村承包田(經度:113.28°,緯度:39.19°),面積667m2,上茬為小油菜,土壤質地為壤土,pH值8.4,有機質含量中等,水澆地,肥力一致,管理水平中等。
試驗地主要蟲害有小菜蛾、菜青蟲等。
1.3 施藥方法
按實驗設計進行噴藥,使用衛士牌WS-16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壓力0.2~0.4MPa,流量0.65~0.88L/min,要求噴霧均勻一致,不重噴、漏噴,對照組噴等量的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
施藥時間,2012年5月30日,在小菜蛾卵孵化盛期噴1次。
1.4 調查、記錄和測量方法
1.4.1 氣象資料
根據當地氣象站提供資料記錄試驗區的溫度、濕度和降雨量。
1.4.2 調查方法、時間和次數
依據《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小區面積30m2,每個處理小區定植5行,抽查其中2~3行,分別于藥后1、3、7d調查整株葉片上小菜蛾蟲量,計算防效。
1.4.3 藥效計算方法
依據《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殺蟲劑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的鱗翅目幼蟲。
防治效果(%)=

2.1 試驗區氣象情況
試驗中天氣情況記錄如下:2012年5月30日(施藥當日),晴,微風,最高溫度29℃,最低溫度16℃,平均溫度22.5℃,無降雨。2012年5月30日~6月6日(試驗期間),最高溫度為32℃,最低溫度為16℃,平均溫度為24.5℃,無降雨。
各藥劑處理小區,甘藍生長無任何異常,且對試驗結果不產生任何影響。
2.2 試驗藥劑對甘藍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試驗
由表2可知,藥后1d,試驗藥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用量為1.8mL/667m2、2.6mL/667m2、5.3mL/667m2及對照藥劑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為5mL/667m2的防效分別為49.83%、88.53%、93.31%和88.18%,其中,以試驗藥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為5.3mL/667m2的效果最好,與其余三個處理差異極顯著。其次是試驗藥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為2.6mL/667m2,與對照藥劑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為5mL/667m2差異不顯著,與其余兩個處理間差異極顯著。防效最差的是試驗藥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為1.8mL/667m2的處理,與其余三個處理間差異極顯著。

表2 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防治甘藍小菜蛾試驗結果Table 2Result of 5.7%emamectin benzoate microemulsion control plutella xylostella
藥后3d,試驗藥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用量為1.8mL/667m2、2.6mL/667m2、5.3mL/667m2及對照藥劑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為5mL/667m2的防效分別為59.83%、94.43%、97.47%和93.58%,其中,以試驗藥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為5.3mL/667m2的效果最好,其次是試驗藥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為2.6mL/667m2,第三為對照藥劑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為5mL/667m2,最后是試驗藥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為1.8mL/667m2,方差分析結果與藥后1d的較為一致。
藥后7d,試驗藥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的用量為1.8mL/667m2、2.6mL/667m2、5.3mL/667m2及對照藥劑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用量為5mL/667m2的防效分別為67.78%、97.78%、9 9.07%、97.23%,其中,以試驗藥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為5.3mL/667m2的效果為最好,其次是試驗藥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為2.6mL/667m2,第三為對照藥劑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為5mL/667m2,最后為試驗藥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用量為1.8mL/667m2,方差分析結果同藥后1d。
試驗結果表明,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濃度為5.3mL/667m2防治效果最好。這充分說明,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可以替代山西忻州地區常年使用的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可見,科學的輪換用藥可以提高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1]周超,王海娜,李秀環,等.氯蟲苯甲酰胺和氟蟲雙酰胺對不同蟲態甜菜夜蛾的毒力作用[J].植物保護學報,2011,(04):15-18.
[2]羅雁婕,吳文偉,楊祚斌,等.小菜蛾抗藥性及治理的研究進展[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S1):23-26.
[3]林小軍,謝偉烈,劉健幫,等.廣州地區小菜蛾種群動態監測調查[J].廣東農業科學,2013,(16):32-38.
[4]周曉榕,常靜,龐保平,等.內蒙古小菜蛾種群數量動態及抗藥性監測[J].應用昆蟲學報,2013,(01):45-47.
[5]徐世才,白佳,劉小偉,等.甘藍田主要害蟲生態位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1,(05):69-72.
Recipe Optimization and Field Efficacy Trials of Emamectin Benzoate
WEN Xiao-dong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Xinzhou City,Xinzhou 034000,China)
In the paper,the control effects were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1.8mL/667m2,2.6mL/667m2, 5.3mL/667m2)5.7% emamectin benzoate microemulsion on diamondback mot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7% emamectin benzoate microemulsion dispersed well in water,and when its concentration was 2.6mL/667m2or 5.3mL/667m2,control effects were both higher 90%after 7d.Therefore it could be use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bbage diamondback moth.
Emamectin benzoate;microemulsion;diamond-back moth;field efficacy
S435.72
A
1008-1038(2015)08-0045-03
2015-01-15
溫曉東(1966—),男,高級農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