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_鄧迪心 編輯_曹爾寅 供圖_Falcon 鄧迪心 設計_ 孫星
最不間隔的間隔年—迪拜商業實習紀行
特約撰稿_鄧迪心 編輯_曹爾寅 供圖_Falcon 鄧迪心 設計_ 孫星
提起迪拜,很多人似乎將其視作“土豪”的同義詞:逆天的建筑物,遍地的豪車,被當作寵物圈養的珍禽異獸……然而鮮有人發問,在迪拜工作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迪拜商業實習項目包括在帆船酒店的實習機會。
鄧迪心
本科畢業于四川大學吳玉章學院法學專業,2013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并于2014年被錄取為第一屆迪拜商業實習項目實習生。
我扶著木制的船桅坐在Dhow(迪拜河上的傳統木船)上,馬達發出悶悶的轟鳴。迪拜河粼粼地泛著淺橙色的波光,大群海鷗時而盤旋而過,飄過迪拜河的是水煙暖暖的香味。如果不是室外高達40度氣溫的提醒,我大概不會認為自己正身在一個沙漠城市。
一年多前收到迪拜商業實習的錄取通知時,我還在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就讀研一。當“恭喜你”、“迪拜酋長”、“全額資助”等字眼出現在我學業繁重不堪的研究生生活中時,我的腎上腺激素急速飆升。在和相熟的幾位教授和長輩詳談后,我決定參加這個項目。四個月后,在副院長的支持下,我辦理好休學手續,帶著一些好奇、一些冒險精神,以及對未知的忐忑,搭上了前往迪拜的飛機。
英文全稱Falcon and Associates。是迪拜政府設立與領導的戰略咨詢機構,由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迪拜酋長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殿下于2009年成立。迪拜政府設立獵鷹國際的目的是在全球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市場,推廣迪拜,提升迪拜作為全球金融、商業及旅游樞紐的國際地位,促進迪拜的投資與旅游發展。而迪拜商業實習正是基于迪拜酋長的愿景,由獵鷹國際負責總體運營一個項目。來自德國的Europea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為項目提供商科課程,迪拜本地培訓機構Bon Education和Capedev則負責提高實習生對于迪拜文化、經濟、政治、社會和生活等方面的綜合理解。
在獵鷹國際位于迪拜國際金融中心(DIFC)的一幢大樓內,走出電梯,進門望右是旋轉而上的深褐色樓梯,連接公司的兩個樓層。再往前走可以看到三個大的玻璃罩,玻璃罩里錯落地擺放著迪拜藝術家手工的木制棕櫚樹裝置。陽光斜斜地從樓上的玻璃窗灑下來,落在起伏的棕櫚樹上。走在玻璃罩中間隔出來的走道,竟有一種置身棕櫚樹林的錯覺。此時向左直行,是獵鷹國際的會議室。為迎接項目的開幕,會議室里數十把黑皮椅呈扇形依次擺開,墻上三個大屏幕顯示著迪拜商業實習項目的藍色Logo,房間里站著來自各個項目合作單位的出席代表和我們這一屆十七個實習生。不一會,一群身著白袍的人涌了進來,人群的最后是一位身著淡黃長袍的中年男子和一位極為英俊的年輕男子?!笆乔蹰L和王子!”站在身旁的同伴壓低聲音對我說。他們在開幕致辭之后,與我們十七位實習生一一握手,合影留念。并在臨走時贈送我們每人一本酋長親筆簽名的著作《My Vision》。幾周后,我們又收到來自酋長辦公室的禮物,十七副裝裱好的合影。
項目開始的第一周算是輕松有趣,主要是素質拓展和團隊合作的活動。我猶記得頭兩天的戶外素拓,迪拜八月的戶外氣溫逾50度,為防止自己被曬傷,恨不得從頭到腳把自己裹成木乃伊。為完成任務,又不得不在高溫的戶外吃下新鮮出爐、熱氣騰騰的馕;或是為了找到某個隱于市的地標,在高溫下暴走。
商科基礎課程從第二周開始,科目涵蓋了經濟學、項目管理、運營管理、公司策略。兩個月的課程結束后,根據項目的具體安排和實習生各自的工作意愿,我們被安排到包括阿聯酋航空公司、卓美亞酒店集團(沒錯,他們旗下擁有著名的七星級帆船酒店)、依瑪爾地產集團等不同的實習單位進行為期十六周的實習。而我也有幸進入了迪拜國際金融中心法院,在中心司法管理局局長的帶領下開展實習。
與一般實習不同的是,每周四我們都必須放下工作,從實習單位回到獵鷹國際參加“獵鷹周四”的課程或活動。有時是參加相關行業的研討會,有時是去參觀不同的公司或單位,有時是組織我們去游覽阿聯酋境內的景點。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阿布扎比的大清真寺,聆聽宣禮塔上阿訇(波斯語,意為老師或學者)吟誦古蘭經,聲音清澈又肅穆,富有韻律和穿透力。我閉目站在大清真寺漢白玉砌成的前殿中,微風徐徐,竟有種凜乎其不可留之感。
有的時候,我們會在項目負責人的安排之下,在譬如博鰲迪拜分論壇、迪拜賽馬世界杯等獵鷹國際承辦的活動中,作為迎賓、機動人員等協助獵鷹國際的活動開展??傊?,“獵鷹周四”的活動形式比較靈活多樣,其設立的目的是在工作之余,為實習生提供不同行業的本地化經驗和文化體驗。
臨近次年二月,大家紛紛完成了第一段實習,重新回到獵鷹國際的會議室參加課程。這一段的課程包括企業家精神、咨詢技巧、財務會計、迪拜從商環境一覽等,主要是為第二段的咨詢項目提供智力支持,也為想要在迪拜創業的同學提供指導。
每個咨詢項目由2-3名實習生組成,為實習單位需解決的某個具體問題進行為期十周的研究,并在項目結束前一周提交咨詢意見。譬如迪拜工商會咨詢項目是探討他們在中國設立辦事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迪拜旅游局的咨詢項目是分析Dubai Calendar的市場營銷渠道。而我與另外兩名實習生被臨時分配參加在阿聯酋國民銀行信用風險部門的合規缺口分析。
時間匆匆。六月,在正式提交咨詢項目報告和參加完最后一周的沙盤模擬之后,獵鷹國際為項目舉辦了閉幕式,也為第一屆迪拜商業實習項目畫上句號。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賤恩舊,世路逐衰興。毫發一為瑕,丘山不可勝。食苗實碩鼠,玷白信蒼蠅。鳧鵠遠成美,薪芻前見凌。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心賞固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鮑照《代白頭吟》)
Falcon組織第一屆迪拜商業實習項目實習生沖沙。
對于我們這代人來說,距離這一概念被不斷地壓縮和解構。“全球化”已經不是寫在平面媒體的一個抽象詞語,而是不再讓我們感到臉盲的西方面孔,中英文的自由切換和不同文化之間相近得令人錯愕的話語體系。新興科技、跨國生產關系的出現和我們對資源的渴求,使得地名和地名之間的距離感,遠遠小于其所實際象征的地理距離。
我的第一段實習任務是在迪拜國際金融中心法院。報到的第一天,我的負責人告訴我,你的工作非常簡單,就是協助我們與上海的法院簽訂一個關于互相承認和執行對方法院判決的備忘錄。
然而“協助”二字彈性非常之大,大到實習工作正式開始一周后,我才意識到這個項目完完全全是從零開始:此前并沒有任何的準備工作,也沒有任何中方的聯系人。于是在花了兩周時間初步厘清問題之后,通過我本科學校四川大學法學院的劉寧老師,輾轉聯系到了滬方。
敲定第一次訪滬的時間后,我的“磨難”正式開始。從中英文備忘錄的起草,到為大法官撰寫雙語的演講稿初稿;從訪滬行程的安排,到訂酒店和租車。我戲謔自己是把實習律師、秘書、翻譯和保姆的活都干了。更“要命”的是,每當我面臨一些重要問題,或是有一些方向性的想法,前去詢問負責帶我的前輩意見時,他幾乎總會告訴我,他信任和認可我,我覺得可以就行。因此我不得不硬著頭皮、又興奮又忐忑地做出一個個在我看來十分重要的決定。
回國后和一位教授吃飯時,我感嘆道,這真是我有生以來最為寶貴的實習經歷。他反問我為什么,我愣住了,因為除了感性印象之外,我竟談不出更多的東西。誠然,若說法律檢索、法律文書和翻譯的工作量,這一年還不如我在學校時兩個月的大。訂酒店和租車?卻著實并非什么難 事。
那么我感到寶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記憶中有許多可以命名為“信任”、“互助”、“團隊”、“勤勉”的場景。我想起七十多歲的大法官在發表演講的前一天,花了六個小時讓我陪他一起練習。想起在起草完一封中文公函后,我告訴負責人時間有限,無法及時翻譯給他批閱。他便開玩笑道,你拿什么來我都可以簽,據說里根在美蘇核談判時,同傳耳機都是壞的。想起去年八月從機場出發時,“迪拜”二字給我帶來異域感總讓我覺得像是去到了世界的另一個盡頭。而今年著陸上海的時候,我睡眼惺忪地醒來,恍惚間竟覺得上海和迪拜之間的距離,似乎并沒有比廣州到香港遠多少。
將這些場景拼在一起,我似乎可以跳脫生而被賦予的身份,多一分所謂“世界公民”的自覺,得以從一個更廣的角度觀察和認識自己。我想最寶貴的收獲,就是對自我的珍視和自我認知的漸漸清晰。
再次回到迪拜已是秋季,潮濕的天氣和跳進泳池所打的冷戰甚至給我一種不真實的感覺,記憶中的迪拜總是那么炎熱干燥。坐在迪拜河另一岸的長椅上,絡繹不絕的人群和船只發出嗡嗡的嘈雜聲。我不禁想問自己一個許多人問過我的問題:你覺得迪拜是什么?一年前,她是我腦海中碎片化的意象和想象,是美麗又神秘的阿拉伯女人隱隱發光的頭巾,是高高聳立、似是天外來物的哈利法塔,是訓練有素、疾步穿梭的侍者。一年之后,當我們已經不再為迪拜的奢華大呼小叫,不再忍不住注目穿著傳統服飾的阿拉伯人,只道此是尋常時,大概對我來說,迪拜是一個屬于年輕人的機會。
‘全球化’已經不是寫在平面媒體的一個抽象詞語,而是不再讓我們感到臉盲的西方面孔,中英文的自由切換和不同文化之間相近得令人錯愕的話語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