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浩月
人在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談長久的東西。幾個少年,在一起喝一瓶酒,共享一支煙,就把自己感動得不得了,以為從此就是換命的兄弟。
第一次參加工作,在廠長愛崗敬業的教誨下,以廠為家,死了心要把這一生賭在北方縣城一個效益不好且經常發不出工資的企業,以為這是命運的安排。
懵懵懂懂戀愛,寫過幾封情書,看過幾次電影,唱過幾次卡拉OK,然后山盟海誓,以為白頭偕老的愛情得到了,再多的辛苦、折磨、考驗都不再害怕。
經過了一些年,開始懷疑人生的時候,某個夜晚突然會痛徹心扉。少年時結拜的大哥是個騙子,曾經拿命喜歡的女孩變得庸俗不堪,職業與夢想不過是一個糊口的工具……心痛不只是因為現實的一切都變了,而是被自己信任過的、以為是長久的東西騙了。我們都打不過時間,時間讓美好的東西丑陋起來。
作為一種信仰,“長久”破滅了,一切美好都是那么短暫。愛情的保質期長不過兩年,你愛的孩子終會長大離你而去,相逢的人不再重逢,孤獨的人終究會孤獨……但沒關系,我們已經釋然了,這或許才是生命的真相。
看過一句話,“愛情那么短命的東西,我們才不要”,我想,一個年輕人在本應為了愛情而拼命而流淚的時候,說出這樣的話,究竟是幸運還是不幸?還是不幸的成分多一些吧!一個人年輕時如果沒有為短命的東西悲傷過,老來回憶往事,也會少一種味道。
短命的東西要不要?說要吧,顯得太貪婪,世界上短命的東西那么多;都要的話,人生的行囊會越來越沉重。在短暫中尋求一點兒長久,這才是讓人聊以心安的根本吧。
這個時代短暫的東西太多了,需要一些看上去長久的東西來安慰人心。自我欺騙也好,集體夢囈也好,長久的東西因為不可實現或難以實現而被蒙上神秘的面紗,很多人一生為此所累。
微博上流傳著一篇文章,是一位老年人寫如何照顧比她更老的丈夫的故事。其中的艱難和無奈,沒經歷過的怎么了解?到了八九十歲,“活著”二字變得真實而沉重。
又想起一對中年朋友,他和她在40歲相遇,不到一周時間便選擇在一起。她問他,是不是太快了?他說,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既然互相喜歡,就在一起吧!
(山高摘自《廣州日報》2015年2月23日,圖/向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