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松林
一天,佛陀和幾個信徒一起出行。途中,他們遇到了一個湖,一行人佇足歇息。
佛陀對一個信徒說:“我渴了,去湖里打點水來。”
信徒走到湖邊,他看到一些婦人正在湖邊洗衣服,恰在此時,一頭牛踏入水中,湖水瞬間變得混濁不堪。
信徒想:“我怎么能打這臟水給佛陀喝呢。”于是,他又折了回去,把這一切告訴了佛陀,“我想這里的水不能喝。”
佛陀什么也沒說。
半個小時后,佛陀再次讓信徒去湖邊打水。信徒順從地去了湖邊。他發現湖水變得清澈起來,洗衣服的婦人們早已離去,那頭公牛也游到了對岸。
泥沙沉底,湖面不見一絲波瀾。信徒打了一罐水,帶了回去。
佛陀看了看罐中的清水,問:“是你做了什么,讓水變清了嗎?”
信徒搖頭。
佛陀說:“你什么也沒做,只是靜靜地等著,水就變清了,不是嗎?”
信徒點頭。
“人心和湖水是一樣的。當外界紛紛擾擾,你一時想做這個,一時想做那個,其實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只是你的心像被攪渾的水。當你躊躇不前,無法判斷事物是非曲直之時,為何不等一等?讓心靜下來,紛擾最終會自己沉寂下來。這就是無為而為。”
無為而為,就是讓心靜下來,什么也不做。時間是一把精確的尺子,在它面前,是非終有公斷。那些貌似公允卻似是而非的觀點,那些嘩眾取寵博人眼球的輿論,最終都會現出原形,如同泥沙一般,沉寂下去。
讓心靜下來,是不失睿智的等待,也是一種大智的優雅。
(凌雁摘自《生命時報》2015年6月19日,圖/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