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1984年1月,李智華出生于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幼年時,一場大火奪去了李智華的雙手。
因為沒有手臂,李智華不能入學,她便悄悄地站在窗外聽課;沒有課本,她便牢牢記住黑板上的每一個字,并且漸漸學會了用腳趾夾著鉛筆寫字。剛開始時,鉛筆頭怎么也夾不緊,她就用繩子把鉛筆和腳趾捆在一起。繩子松了,她就使勁勒。為了能寫好一個簡單的“0”,她整整練了一天,腳被磨得又紅又腫。由于不能穿襪子,她的雙腳冬天長滿了凍瘡,但她從不吭一聲。最終,李智華用頑強的毅力學會了用腳寫字,用腳吃飯,用腳做家務……她以頑強的毅力走完了小學、初中、中專、專科、本科和研究生的漫長求學歷程。
在成長的道路上,李智華受到了社會、學校的尊重、愛護和幫助,這在李智華的心底種下了愛的種子。李智華第一次幫助別人是在2000年。當時,李智華在包頭市輕工業中專學校就讀。一位名叫申懷寶的同學因為家里貧困而面臨著輟學的危險。李智華的母親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也非常貧窮,她的生活費主要靠打工的姐姐供給。為了幫助申懷寶,李智華省吃儉用,每個月節省20元錢,以匿名的方式寄給申懷寶,幫助他順利完成學業。直到畢業,申懷寶才得知每月給自己郵寄生活費的大恩人竟然是沒有雙臂的同學李智華。那一刻,他禁不住淚流滿面。
2006年7月,李智華自西安交通大學畢業后被一家單位聘用,每月1000元的工資。參加工作后,李智華得知一位13歲的女孩身患白血病。可是,因為治療費問題,這位女孩面臨著生命危險,李智華的心里非常著急。當她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后,李智華將這筆工資全部打入女孩住院賬戶,作為治療費用。
李智華慢慢發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青少年的成長中,更多的是心理問題。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可以自立自強,戰勝任何困難。于是,已經大學畢業的李智華決定學習心理學,做一位心理咨詢師,幫助更多的青少年矯正心理,樹立自立自強的人生觀。李智華克服了重重困難,特別是克服了英語短板,順利考入中科院心理咨詢專業。在復試的時候,老師問:“你為什么報考心理學研究生?”“我覺得每個人都要有健康的心理,特別是像我這樣的人,要想生存下來,一定要有健康的內心。”李智華的回答博得了老師的認同。李智華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來到西安劉瑤心理咨詢工作室。自此,李智華開始了另外一種愛心事業。
一位迷戀網絡的少年曾讓家長失去了信心。他們帶著孩子來找李智華。李智華當場用腳為孩子書寫了“勵志”兩個大字,讓網絡少年看得目瞪口呆。李智華為孩子講述了自己的奮斗過程,孩子聽到淚流滿面。他哽咽著說:“姐姐,我從今天起,再也不進網吧了,我也要做一個勵志少年!”李智華滿意地點了點頭。
李智華幫助了多少問題少年,她自己也記不清楚。但是,李智華還是不滿足。為了青少年健康成長,李智華開始了公益勵志巡回演講。她的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為中學生公益演講數百場次,被網友們稱為青少年心靈成長的“金手指”。
李智華雖然沒有手臂,她卻向許多需要幫助的人伸出了溫暖的雙手;李智華雖然沒有手指,她卻用愛的手指給無數顆迷茫的心靈指明了方向。2015年3月,李智華被共青團中央推選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她的愛心永遠照耀著青少年前進的方向,傳遞著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王文華摘自《黃種人》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