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亮 王穎琪++任紅禧
聽說過“海天慶城”嗎?一家地處大慶的律師事務所。短暫的采訪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不是一個“只想著掙錢”的地方。
2014年11月,7個農民工的15萬元工資被拖欠了半年之久,風聞“海天慶城”的口碑,他們抱著試試的心態,找到了年輕的黨員律師安秀偉。
“農民工太不容易了,為了他們,別說咱們不掙錢,就是搭上錢也值!”安秀偉答應免費幫他們訴訟。一審勝訴,被告不服上訴;二審勝訴,被告仍然找借口賴著不給錢。安秀偉繼續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最終幫農民工兄弟討回了血汗錢。整個過程持續了整整一年。
這起訴訟的原告在有些問題想不通時,甚至大半夜會打來電話咨詢。安秀偉即便從睡夢中被吵醒,也會耐心講解,絲毫沒有厭煩情緒。因為在她看來,這份信任“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在“海天慶城”,安秀偉并非個例。僅在其所在的部門,近兩年無償受理的農民工討薪案件就有20起。
2008年,大慶司法局實施“村村有律師工程”,律師事務所主任曹麗主動請纓:“最偏遠的村子由我們所的律師去。”曹麗于2015年10月被黑龍江省政府聘為“法律顧問”及“法律專家”,曾榮獲“黑龍江省三八紅旗手”“黑龍江省優秀律師”的她行事素有魄力。最終,“海天慶城”選派了10名骨干律師與10個村子建立“一對一定向法律服務點”,這10名律師都是黨員。
如今,曹麗90%以上的時間投放到了公益性業務上。
記者不禁擔心:“經濟學上講究‘機會成本——為了做成某件事必然要放棄另外一件事的收益……”
而曹麗的理解則截然不同:“我從來沒覺得這是損失,這是另一種價值的體現。”
哦,“另一種價值”,指的應該是人生價值、社會價值吧,我們猜想。
個人有追求無可厚非,可對于一個集體來說,如何實現價值追求的統一呢?
海天慶城律師事務所大慶分所黨支部書記鄧學生進一步解釋說:“實現價值追求的統一,光靠管理手段是不夠的。實踐證明,最有效的抓手是黨建工作。”
自20年前創建至今,“海天慶城”從3名律師、一間租賃的13平方米小屋,發展到擁有117名員工,并在北京、哈爾濱、大慶、牡丹江四地設了分所,輝煌的歷程便濃縮在這幾個變化的數字之間。2005年,海天慶城律師事務所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評為首批“全國優秀律師事務所”。
“僅大慶分所就有黨員20人,占人員總數的四分之一,幾乎都是管理層和品牌律師,律師事務所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他們。”鄧學生認為,“‘黨建促所建不是一句空話,黨建大氛圍影響了一批人,尤其是年輕人的思想境界有了很大變化。”
李強是年輕律師中的骨干。2012年入黨的他有一個強烈感受:不論是法律援助還是普法宣傳,黨員都是站在最前列的。“這對年輕律師產生了積極、正面的影響,形成了滿是正能量的‘所風。”
在黨員律師和正能量“所風”的影響下,從2010年始,全所有十幾名律師相繼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黨支部已經發展了3名黨員。
隨手翻開“海天慶城”的社會活動記錄,寫滿了支出款項:每年拿出8萬元資助品學兼優的貧困大學生;為地震災區捐款3萬元;為一位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律師捐款12 200元……自2007年成立黨支部以來,“海天慶城”先后以黨支部名義捐款近100萬元。
這僅是物質統計部分。
“社會組織不是單純的經濟組織,除了追求經濟效益,還應有社會擔當。尤其是律師行業,如果眼里只有‘錢,危害可想而知。”“海天慶城”的律師們已經形成了共識:捐錢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律師的社會奉獻還應充分利用專業知識。
所以,記錄中才有了這樣一組數字:先后組織全所100余名律師參加義務普法活動;對大慶市100多所學校、十多萬名師生進行法制宣傳教育;義務為2000多名服刑人員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
每年,都有人慕名投奔“海天慶城”,因為這里更能體現自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