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麗
一鍵操控15億
□阿 麗
葉奮強在廣西某縣城小學上學時,父母因感情問題離婚,他原本不錯的學習成績也隨之一落千丈。父母離婚后,父親回貴州老家打工,再也沒來看過他,接著母親改嫁,也離開了,葉奮強只好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常年癱瘓在床,家里全靠年邁體弱的外公支撐,過得很清苦。
以前,父親一直反對他去網吧,一是家里確實沒錢,二是父親對網絡不熟,怕他學壞。也許是逆反心理,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后,葉奮強只要有一點零花錢,就用在了網吧里,不過別人是玩游戲,他卻對各種應用軟件極感興趣,自學了計算機的各種操作技術。短短兩年后,還在上小學的他就能破解電腦開機密碼。
初中畢業后,葉奮強成為當地一家黑網吧的學徒,學習硬件維護和維修。不料,一年后黑網吧被取締了,他只得離開家鄉來到柳州,在一家酒吧做服務員。工作很累,加上收入很少,葉奮強心情不好時,就去泡網吧借以排遣郁悶。
與別人在網吧拼命玩各種游戲不同,葉奮強卻在津津有味地研究電腦技術,他還用在酒吧打工掙的錢買了一臺二手電腦,慢慢學會了編程。有人見他對編程技術如此感興趣,就說“你好好學,說不定能當黑客”。聽對方的語氣,似乎黑客就像英雄那樣,很受崇拜。
葉奮強出于好奇,開始接觸黑客方面的內容。在網上一個黑客交流群里,他發現了更多樂趣,還結交了一些高手。他覺得找到了至愛,甚至很極端地認為,黑客就是破密碼、盜號、賣裝備。
在網上,葉奮強不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一些客戶。一次,他從一款熱門網絡游戲的玩家賬戶里盜來一件極品裝備,賣了八百元錢。這是他在網上掙的第一桶黑金,葉奮強很興奮。他憑著自己的天賦,一邊刻苦學習黑客技術,一邊在網上實踐,賺取外快,從此走上了一條網絡迷途,不能自拔。
隨著葉奮強越來越深入黑客的圈子,他看到其中更為黑暗的一面。黑客圈里面彼此并不熟悉,現實世界里相互并不認識,所有的交流都在QQ群里。在網絡論壇上,黑客們樂于相互交流發現的網站漏洞,破解其中的技術難題,這不僅能滿足他們的挑戰欲,有時還能帶來不菲的黑色利益。葉奮強融入這個群體后,變得沒有信仰,沒有偶像,只有一個目的:弄錢!
在一次與其他黑客的交流中,葉奮強敏銳地捕捉到一條信息。他聽說某銀行大約有70%的客戶,其網銀登錄密碼與取款密碼及日常使用的郵箱密碼一致,只要將他人的信息加以整合,就有可能在儲戶卡不離身的情況下,利用黑客技術實現隨意盜刷。得知了這個秘密,葉奮強自編軟件,逐個攻擊大型招聘類網站,并獲取了數百萬條個人信息。之后,他將這些信息整理成數據庫,又通過自己開發的數據整理軟件,自動匹配成諸多銀行借記卡信息。
不久,葉奮強成為圈里最大的原料提供者,一條信息可賣近百元,但這樣的利益已經不能讓他滿足,他開始選擇和他人合作盜刷。他負責提供信息,有人負責植入木馬,有人負責盜刷,分工很明晰,一旦得手,平分贓款。
2013年7月,在全國范圍內,幾乎在同一時間,各地出現某銀行連續發生多起銀行卡被盜刷案件,145名持卡用戶賬上的錢,莫名其妙地被刷走。案件的總案值雖算不上巨大,但涉及范圍很廣,更重要的是,被盜刷的事主均未遺失或被盜銀行卡,其密碼也保存良好,錢卻不翼而飛。公安部經偵局意識到,一種此前從未出現過的新型盜刷銀行卡犯罪形式出現,該案被定為“海燕3號”專案,交辦到廣東省公安廳偵辦。
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迅速和廣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組成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專案組經過半年仔細地摸排,基本摸清犯罪網絡的主要成員,以及整張犯罪網絡的源頭——葉奮強。
2014年5月8日,在廣西河池一家賓館內,民警當場抓獲葉奮強。被抓時,葉奮強睡眼惺忪,因為前一晚,他忙著整理電腦里的銀行卡信息,直到凌晨5點才睡下。
民警打開葉奮強的筆記本電腦,發現里面有各類公民信息、銀行卡信息,多達八百萬條,其中包括身份證號、登錄密碼和手機號的信息近兩百萬條,可用于直接盜刷的銀行卡信息共有十九萬條,對應的銀行賬戶金額達14.98億元。另外,民警發現,葉奮強利用編程語言編寫的黑客軟件八個,這些都是他盜取海量信息的利器。在葉奮強的住處,民警還搜出《編程之道》《數據壓縮技術原理與范例》等一批有關電腦軟硬件技術的書籍,以及密密麻麻寫有各種數據公式的稿紙。“如果不是辦案,看到這些數據和公式,我寧愿相信自己發現了一名計算機天才!”一位資深警界人士說。
2014年9月26日,公安部經偵局在廣州組織召開“海燕3號”專案全國集群戰役部署會后,廣東省公安廳高度重視,迅速部署廣州、河源等市開展偵辦工作,迅速抓獲九名犯罪嫌疑人。至此,“海燕3號”專案成功收網。據初步核查,葉奮強自2013年至2014年,在網上與下線成員采用盜刷等方式作案,非法獲利千萬元以上。
在看守所里與筆者交談時,葉奮強說:“當時抓我的民警對我很好,生日那天還買了燒鵝腿來看守所看我。如果早一點有這樣的大哥帶我走正道,我就不會在犯罪的路上越走越遠了!其實我知道,他們是連夜加班,趕在我18歲生日之前把我抓住,是希望給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檢察官,能不能幫我一個忙,我實在太喜歡計算機了,很想在改造的這段日子里多學點編程知識,您能幫我向家人轉達這個愿望或者借一些JAVA編程的書籍給我嗎?”在看守所,葉奮強依然透露出對學習新知識的強烈渴望。
對這名特殊的“天才少年”,廣州市越秀區檢察院高度重視,攜手心理輔導老師、專職司法社工幾度走進看守所,對葉奮強進行親情感化和心理輔導矯治工作。駐所檢察室給葉奮強送去他喜愛的計算機書籍,心理輔導老師和司法社工對其進行疏導減壓、心理咨詢,讓葉奮強重新認識自己,并與其制定了包括情緒自我管理、人生規劃等內容的心理矯治計劃。
2015年4月16日,廣州市越秀區檢察院以信用卡詐騙罪對葉奮強提起公訴。葉奮強說:“不管法院怎么判,我都是罪有應得,我會在監獄里認真改造,將來出獄后希望成為一名網絡安全方面的專家,做一名‘紅客’,向自己曾經傷害過的人贖罪!”(文中人物均為化名。作者聲明:本文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違者視為侵權!)
編輯 鐘健12497681@163.com
掃一掃,關注莫愁微信公眾號,閱讀美文,參與互動,轉發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