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鋅
權力清單制度指向政府職能的合理化,但它只是政府還權于市場、社會和個人的開始,絕非制度改革的全部。
清查權力倉庫存量,摸清家底,一要對權力的合法性進行評價,有哪些權力于法無據?二是考慮權力配置的合理性。如果權力庫存是糊涂賬一筆,那么職權法定化就缺乏基礎。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實現“有限政府”的必經之路。何為有限政府?就像我們的肺,當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時,才是正常的,當你呼吸困難的時候,那就是出了問題。
公章叢生是當前政府職能設置不盡合理的一面鏡子,如果沒有對這些職能進行正確界定,任何機構調整都是瞎折騰。
但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更難。目前已進行的六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收效甚微,阻力何在——職權部門化、利益化。所以有些網曬的權力清單玩起了數字游戲:一(大項)拖二(子項)、一拖五、一拖幾十……
盡管從中央到地方,各地各級政府近期密集推出“權力清單”,開啟大規模“曬單”行動,但力度還是不夠,表現在:對市場發揮調節和配置作用的認知不夠,該放的沒放,該減的沒減;盡管認知清楚,但舍不得放權。
不過無論如何,將權力家底攤在陽光下晾曬總是好的,最起碼引入了外部監督,是所謂開門搞改革。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