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車文斌
政府大轉型
本刊記者 車文斌
2015年,是一個轉型年。
這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而轉型,與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依法治國、穩增長調結構緊密相關。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構性矛盾是“攔路虎”,不深化改革和調整經濟結構,就難以實現平穩健康發展。基于此,四川省省長魏宏在省兩會上提出:“新的一年,我們將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抓緊轉’中‘加快趕’。”而“抓緊轉”,除了“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之外,還有“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政府轉型。
四川的政府轉型路早已開始,建設“四型政府”,四川正依法規范行政職權,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改革行政執法體制,加強權力制約監督。
——題記
當四川省炳鑫拍賣有限公司的葉女士拿著厚厚一疊材料,來到四川省政府政務服務大廳準備辦理公司“變更經營范圍”的事項時,驚喜地發現辦理該項業務簡便到只需在該窗口提交相關材料后,等候通知取件即可。
四川省政府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副主任陳建平介紹說,這正是實施“省市聯審”工作機制的結果。“省市聯審”實行“一窗進出”,即企業和群眾在同一個窗口遞交審批申請、領取審批結果。
該機制從2014年7月1日起,四川省、成都市兩級政務服務平臺正式啟動實施,未來還有望建立省市縣政務服務三級聯動服務工作機制。從管理到服務,政府職能在悄悄改變,政府效率更高,群眾辦事也更便利了。
與此相關的,從中央到地方,權力清單也在改變著政府的管理模式。2013年11 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次全會通過《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一系列的變革隨之展開。
2015年4月,國務院決定用三年時間全面清理各類文件,“凡于法無據、有損群眾合法權益的,都要抓緊廢止或修改”,從上到下,政府管理體制正發生著深刻變化。
四川早已在緊鑼密鼓地行動。2014年1月22日,省政府下發《關于2014年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見》,要求“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努力做到省本級行政審批‘項目最少、程序最簡、辦理最快、費用最低、服務最優’,營造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良好政務環境”。
四川省住建廳下放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許可證審核權,促企業生產提速;省發改委放開7項專業服務價格,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省林業廳下放林地林木采伐審批,為民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省水利廳加快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推進生產建設項目……2015年,四川省各部門一系列清理權力清單的事項順利推進,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
成都高新區政務服務大廳
由管理轉向服務,政府職能更清晰,社會力量也有了更多的渠道,提供更為專業與完善的服務。2014年7月,四川省政府印發《關于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工作的意見》,目錄涵蓋的服務事項達到267項,其目的正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
政府購買服務,正是推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契機。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推動公辦事業單位與主管部門理順關系和去行政化;同時,推進有條件的事業單位轉為企業或社會組織,并鼓勵他們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與其他社會力量公平競爭。
四川的政府轉型,正從上至下,從宏觀層面向精細化方面推進,法治型政府正向我們走來。
走向法治,是的,政府正通過一系列簡政放權,走向法治型、廉潔型政府。
中央提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這正是走向法治的根本之策。
今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魏宏在四川省兩會上說:“能夠全面、切實履行好職能的政府必須是法治政府。”“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建立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推行政府責任清單制度;切實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嚴格執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一系列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政策和措施緊鑼密鼓地推出。2014年6月18日,四川省政府下發《關于全面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通知》,要求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該取消的一律取消,該調整的堅決調整,最終不再保留“非行政許可審批”類別。今后,任何部門(單位)不得在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之外,設定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審批事項。
權力清單,是政府在放權,向社會放權,向市場放權,向公眾放權。
在轉變政府職能中,中央提出規范行政裁量權,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防止利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處罰空間進行權力尋租。成都市在這方面進行了頗為創新性的探索。
成都市將行政處罰電子化,一旦出現違規,執法人員只要將違規項目輸入電腦,系統將自動對違規程度進行量化,并給出處罰意見。這能有效壓縮執法人員利用權力與違法人員進行權力尋租的空間。
成都市成華區已在這方面進行了試點,他們在“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專網”上建立了法律法規庫和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數據庫,錄入法律法規依據1163條、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2066條,24項行政處罰案件納入網上辦理,實現行政處罰電子化運行區級“部門全覆蓋”,減少處罰的隨意性。
有這樣一個案例:成華區貨車司機馮剛接到一張行政處罰單:因其貨運車未按規定維護和檢測,被交通部門罰款1000元。馮剛只需要上網,便可核對相關法律、跟蹤處罰流程和裁量結果。程序公開透明,如果不滿意,可在網上提出申訴。
規范化、程序化、公開化,減少權力尋租的空間,政府用法制手段來限定自身權力,走向法治。
“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這是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從服務走向市場,未來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政府,而是市場。
而政府的職責和作用,則轉向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
四川省各級政府部門,正全力推進社會服務的規范化、程序化、便捷化。2015年3月16日,劉爽通過網絡,向工商部門提交了相關資料,僅僅過了幾天就得到通知,工商注冊登記已經順利辦結。劉爽說,大學畢業后找工作不順,準備與幾位同學一起在成都開辦一家網絡軟件公司,自主創業,沒想到,政府服務的方式已變得這么簡便。
“網上審批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行政管理職能,直接體現著政府的行政效率與服務水平。”四川省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網上行政審批建設并非簡單地將行政審批項目網絡化,也不是單純地構建一個網上行政審批系統,而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整合信息資源和實現資源共享。
按照國務院提出的實現“精簡審批事項、網上并聯辦理、強化協同監管”的目標要求,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精簡審批事項規范中介服務完善企業投資項目并聯審批制度的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要求,將對現有并聯審批系統進行升級、完善。盡快建立縱向連通國家和市(州)、縣(市、區),橫向覆蓋省直相關部門,集并聯審批、審批監督、事中事后監管于一體的縱橫互通信息化平臺。這套信息化平臺,將于今年6月底前開始試運行。
四川政務服務體系建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01年10月,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成立,是全國最早成立的省級政府政務服務中心。 目前,四川省21個市(州)、183個縣(市、區)全部建成政務服務中心,鄉鎮(街道)建成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已建便民服務室,基本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全省”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務服務體系。
政務服務由省延伸到鄉村,促進全省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
電力工人檢查樞紐站運行情況
四川農科院專家現場指導“不知火”越冬技術 圖/盧錦根
農民參加書畫工藝培訓
社區便民服務中心
政府放權,激發市場,而最終贏得的是更大的社會效益和市場效益。
四川省向改革要動力,探索推進行政審批體制改革。當地在大幅取消調整行政審批事項時,不玩“數字游戲”,而是從老百姓經常要辦理、反映問題最強烈的審批事項著手改革。
2015年,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對地災防治項目和土地整治項目進行“松綁”。簡政放權成了重頭戲。《四川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與《四川省土地整治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先后于今年1月1日、3月1日起開始實施,將土地整治項目審批權下放到市州一級,地災防治項目更是下放到了縣一級。
該廳地質環境處副處長胡濤說,以前,不管地災防治項目大小,市縣只管往上報,全由省級層面管,整套流程下來,一個項目從審批到建設,最快也要大半年時間。
放權后,效率更高了,市縣的責任也更大了。
2014年7月,四川省在攀枝花、瀘州等5個市試點安全生產許可證審核權限下放及網上申報審批,讓企業少走了不少“彎路”。僅用了兩天,四川萬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就辦理好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該公司負責人廖倫萬感觸地說:“如果不是減化了行政審批程序,我最少要跑上兩個月。這次申報材料也比過去少了23套。”
從攀枝花到成都,開車要七八個小時。現在在當地就能辦證,從交資料到拿證,不到10個工作日。這是安全生產許可審核權限下放后,讓攀枝花市力宏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胡震親身感受到的好處。通過“簡政放權”,企業活力更足,競爭力得以提高,營造出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放權”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體現,顯示出四川省政府敢于動真格打破地方或部門利益藩籬的決心。
作為酒類產銷大省,四川過去開店賣酒,不僅要辦營業執照,還要辦理《酒類經營許可》。在四川省第二批取消調整的行政審批事項中,這一審批事項被正式取消。魏宏說:“煤炭資源那么重要,國家都可以取消經營許可。酒類為什么不能取消!”
簡政放權增強了市場活力,數據顯示:自2014年3月啟動商事制度改革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以來,四川省新登記各類企業14萬戶,同比增長達64.5%;新增注冊資本6660.1億元,同比增長58%。
四川的政府轉型仍在深入持續不斷地推進,僅2015年,就將嚴格落實規范政府行政權力行使的10項制度規范,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等,一切都在循序漸進地推進……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是黨的要求和百姓的呼喚。
將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這是黨和政府戮力推進的目標。
四川各級政府正闊步邁向“四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