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海輝++謝土新++梁剛毅
“清遠等了25年,終于等到了一位如意郎君。”清遠市委書記葛長偉用“天作之合”來形容廣清一體化。在他看來,廣清一體化的概念不是單純的幫扶關系,甚至不單是同城化,一體化應該是有機的整體,是協同發展、合作共建的關系。“兩市的合作不光是謀劃具體的項目,更要考慮怎么實現產業的融合、城市功能的互補、生態系統的一體。”
“廣州自古以來就是廣東省乃至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廣府文化中居于中心地位。清遠靠近廣州,是廣府文化區域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清遠南部地區曾經長期屬于廣州府管轄范圍,兩地民間往來密切。”廣清一體化總指揮部總指揮、清遠市常委、副市長李新全從兩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的緊密關系上,詮釋了廣清一體化發展戰略提出的由來。
因為行政區劃、行政體制不同,改革的力度不同,廣州發展比較迅速,清遠雖然與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地域相連,南部有所發展,但北部發展卻相對滯后。2012年3月,清遠市與廣州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達成實施廣清一體化戰略意向;2013年,廣東省委做出重大決策,在更高更深的層面為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吹響號角;同年11月,省委省政府決定由廣州對口幫扶清遠。
廣州對口幫扶清遠,對清遠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
“廣清兩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空間很大。近年來,隨著我市交通區位條件的改善,廣州優勢資源的外溢擴散,兩市人員、資金、信息等要素流動日益明顯。”李新全介紹,省委、省政府確定廣州對口幫扶清遠后,廣州、清遠兩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結合廣清兩市發展的共同需要,在結對幫扶之初就共同研究提出要以廣清一體化為總抓手,以市場改革為動力,充分發揮廣州市輻射帶動能力和清遠市的空間、資源優勢,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突破行政區劃界限,推動廣清兩市對口幫扶合作,全面提升區域競爭力和經濟發展水平。“從近兩年的實踐來看,對口幫扶關系的確立,加快了廣清一體化的進程。到目前為止,已啟動330個幫扶項目,其中產業項目134個,非產業項目196個。”
據了解,兩市抓住共同利益的結合點,以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目標,充分發揮清遠作為珠三角北緣門戶城市作用,主動承接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推動交通互聯、產業互補、生態共建、社會相融的一體化發展。兩市協同開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共同開展廣清一體化發展相關課題研究,并擬將研究成果編入兩市的“十三五”規劃。
“廣清一體化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清遠南部地區經濟實力明顯壯大,基礎設施體系趨于完善,交通路網與廣州實現無縫對接,承接廣州部分城市功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到2025年清遠南部地區人均GDP基本達到廣州市轄區水平,全面融入珠三角。”李新全介紹,兩年來,經過兩市共同努力,廣州地區一批有轉移擴張意向的企業落戶清遠,兩地合作建設廣州產權交易所清遠交易中心和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清遠分中心。另外,教育、衛生、農業、旅游等民生社會事業領域一大批幫扶項目的啟動實施,也有力地推動了廣清一體化進程。
“總的感覺是清遠在粵東西北地區中,這幾年工作是做得很扎實的,取得的成效也很明顯。”今年6月8日,省委書記胡春華在清遠開展專題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實施廣清一體化戰略,促進兩地在規劃、交通、城市建設等方面密切對接,進一步加大廣州對口幫扶特別是產業幫扶力度,推動清遠南部在粵東西北地區中率先融入珠三角城市群。這意味著廣清一體化正式上升為省級戰略,并將進一步提速。
為盡快貫徹落實好胡春華書記的講話精神,中共清遠市委六屆九次全會對推進廣清一體化進行了深度謀劃。如今,比任何時候更具有實施廣清一體化戰略的基礎和條件,站在這樣的地理坐標,廣清兩地將抓住機遇、認真謀劃、科學推進,讓廣清一體化真正成為推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