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倩++曾金玲++李秀江
清遠是廣東傳統農業大市,正面臨著探索農業現代化新模式、推進新一輪農綜合改革的艱巨重任。近兩年來,該市在以“三個重心下移”、“三個整合”為核心的征程上,不斷探索著激發農村基層經濟活力的新路子。
“我們和阿里巴巴簽定合作協議,目標就是想把清遠打造成中國農業電商的第一市。”對于清遠農業電商的發展,清遠市委書記葛長偉充滿信心。在“互聯網+”這方面,清遠在某些領域上已捷足先登。
從2012年開始,電商下鄉刷墻開始在各地興起。阿里和京東都有大手筆的行動,各類針對商品下鄉的電商活動舉辦得如火如荼。然而,農村電商并不是刷刷墻、搞搞促銷就能發展的,清遠地處粵北山區,要發展農村電商特別是要發展欠發達山區的農村電商,必須有規劃地進行實施發展。
一
今年7月,清遠市出臺《推動清遠農產品電商發展工作方案》,對建立縣級農村電商運營服務中心以及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等平臺網絡,加快建設“冷鏈物流”配送體系等工作做了部署。
據悉,自清遠市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團簽訂電子商務建設合作協議、雙方確定在各自優勢領域開展深入合作之后,清遠市委、市政府就致力把清遠打造成中國農業電商第一市,推動農產品電商發展的工作也成為了清遠各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一。葛長偉稱,要把加快農村電商發展作為市委、市政府一項中心工作,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要把農村電子商務作為推動城鄉一體化、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讓農民盡快增收致富的重要平臺與切入點,用農村電商發展倒逼農業生產經營向規模化、標準化轉變,最終實現農民增收致富。
《方案》稱,將以轄區內政府引導,縣鎮村相關部門配合、企業建設的方式,建立縣級農村電商運營服務中心以及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等平臺網絡,使電子商務服務體系覆蓋轄區內各級鄉鎮,實現“上網買”、“網上賣”。
同時,政府將建立產品支撐體系,整合農業、環保、食藥、科技等部門的檢測資源,推進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建立智力支撐體系,與地方職教學校、電商平臺網校和科研院所等深度合作,完善培訓教育體系;建立物流支撐體系,與物流公司合作建立農村電商快遞業務,打通農村電商物流配送網;建立農村金融支撐體系,開通金融借貸、網上支付、網上存取等業務。
《方案》稱,將探索建設“小萬達”式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增強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支撐能力,打通農村“最后一公里”。
二
據清遠市商務局副局長潘海濤介紹,自從農村電商進村后,初步實現了農民享受跟城里同等便利的愿望。目前全市已建5個運營中心,3個農產品電商產業園,吸納當地大型農村合作社80多家。去年“雙十一”,一天時間,清遠在網上賣出了857萬只清遠雞,打破了農產品的銷售記錄。
清遠市通過一年的整合,形成了一種氛圍,同時也帶動了電商產業園的建立。例如清新區產業園的千龍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主推的火龍果農產品銷售,通過包裝策劃,主張“健康生活,有機素食”,提高購物客戶體驗;廣東淘鮮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試點主營的檸檬作為品牌,以品牌感召力、網絡覆蓋廣、資源優勢大等來成就品牌形象,提高企業的公眾認知度和影響力。
電子商務重要一點就是物流,以前農村市場一直打不開就是因為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沒法解決。
商務局的張小波科長說:“清遠雞網上銷售,由于銷量較大,清農電商公司有了跟物流公司談的資本—由物流公司提供冷藏車,不過成本居高不下。一只清遠雞運到北京等城市僅僅物流成本就高達30元左右,物流費用占到40%左右,前期談何盈利?”針對這些問題,清遠商務局也有解決對策:他們把它交給市場去調節,把冷煉物流變成普通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此外在各縣行政村布局服務站,幫助村民進行網購;村級服務站作為村級物流支點承擔著物流配送業務;在縣內建立了縣級運營中心,作為縣級物流配送服務的節點,用于存放到村的快遞物件,降低物流企業成本。
“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通過電子商務手段帶動農村的產業化、規模化,促進農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讓大家生活得更好。”潘海濤堅定地說。
農產品電商人才,不僅僅需要懂電商,還需要懂農產品的特性。可喜的是,目前已經由機構參與到清遠本地電商人才培訓當中,而這背后也有政府支持的影子。清新區青年網上創業服務中心目前已經培訓了約300個學員,已經有近百名學成歸來者投身于電子行業。
三
“線下農業以O2O的方式進行實施和操作是優勢所在,依托線下為基礎,大規模地養殖,繼續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以促進電商的發展。”清遠市農業局副局長郭韶清介紹說。
合作社以市場為導向,聚合分散的農村生產力,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更加合理和優化。如陽山江英康農牛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利用當地多山、少地、缺水的特殊生態環境條件發展黑山羊、肉牛的養殖,既促進了農業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又帶動了農民增加經濟收入。電子商務在一定條件下促進了企業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的生產發展。
農產品標準化也是電商企業關注的另外一個因素。清遠市抓好農業標準化建設,當前在于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著力以加強基地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農產品無害化和標準化生產,形成統一品種、統一施肥、統一用藥、統一質量的格局,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農業產業化水平。目前,該市共建立1個國家級標準化示范縣和93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
清遠市還抓好“三品”工程,為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積極引導有實力的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三品一標”產品和省農業名牌產品,不斷提升農產品品質和市場占有率。
此外,農業部門還作為中間媒介來為企業和農戶牽橋搭線,協助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與涉農企業的有效對接。
“農村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都是一個長期性、綜合性的系統工作,我們所做的工作還是前期的、初步的,現階段建立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絡以及農產品供銷體系只是嘗試,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探索農產品規模化網絡銷售與標準化生產,進一步開拓農村基層的就業創業渠道。”郭韶清說。
我們相信,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清遠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途徑和方法會越來越多,電子商務發展為社會帶來的成效會越來越明顯,這將為清遠市經濟轉型升級、推動“三農”事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