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將++曾金玲++李秀紅
在清遠市老區建設中,清城區飛來峽鎮是個典型的成功案例。據市老促會梁剛毅秘書長介紹,該鎮對革命老區村實行“高看一眼”、“同等優先”的政策,把優質資源有選擇地向革命老區傾斜,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就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近日,記者一行專程來到飛來峽鎮,實地采訪該鎮建設革命老區的經驗和成效。
“不能讓吃虧的人再吃虧了!”當記者問起飛來峽鎮為什么會對革命老區“高看一眼”時,飛來峽鎮黨委委員鐘振良感慨地說,“老區村早年為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黨委不能讓他們再吃虧了,必須有所側重。”
據鐘振良介紹,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由于飛來峽鎮革命老區地處偏遠,落后的經濟、社會環境制約著老區的發展。
為了幫助老區人民脫貧致富,飛來峽鎮決定對革命老區“高看一眼”,實施“同等優先”的政策,將優質資源有選擇地向革命老區傾斜。幾年時間過去了,老區人民的生產條件不斷改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曾經落后的革命老區正在煥發著新的生機。
“現在飛來峽鎮的老區,道路變寬了,村容村貌變美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也變好了!”記者問起飛來峽鎮老區的變化時,鐘振良欣喜地說。為助力老區發展,飛來峽鎮黨委、鎮政府對老區進行重點規劃和建設。從2011年至今,每年都有一批橋梁、道路、農綜項目和民生項目得以順利竣工并投入使用。
據統計,近年來在市、區老促會的幫助和支持下,全鎮革命老區已完成飲水工程、農田水利項目、道路交通設施建設等各類民生工程項目共15個,建設資金多達3600萬元,其中包括建設交通設施、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美麗鄉村建設、飲水工程建設等。
為進一步壯大老區集體經濟,飛來峽鎮切實抓住老區的地方特色,引導老區發展特色生態農業,促進老區經濟發展。據了解,飛來峽鎮將原有沙糖桔產業向花卉、苗圃、經濟林等高效農業轉型,以石頸飛橋村為試點,引導群眾種植木棉樹、香樟樹等經濟林木1.2萬株,推動傳統種植業向園林花卉、苗圃集約化、市場化、觀光生態化的規模種植業轉型,為群眾發展經濟闖出一條新路子。
該鎮還在深化土地資源的整合利用上“做文章”,如飛橋村將本村閑散、棄荒、家庭缺少勞力部分旱地整合130畝,統一由村小組進行集中管理,再根據實際情況分段分級進行發包。在舊嶺樟洞村,引導群眾共整合村前耕地50多畝用于發展蘭花種植,整合山林約1000畝進行綠化樹苗的種植開發。
鐘振良介紹,下一階段,飛來峽鎮將按照市、區的有關部署,乘借農村綜合改革東風,進一步深化老區的規劃發展,探索出老區建設發展新亮點,讓革命老區繼續煥發出無限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