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健為







大自然豐富的生態式樣,為攝影飛人們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航攝各地典型的地理地貌不是單純機械記錄,應在有形成無形,無形蘊有形中提煉美感、抒發意境。
不過,在空中俯瞰大地,攝影飛人們所見并非全是美好,也常看到令人失望的景象,乃至痛心疾首——這便是對自然環境的各類侵入、破壞和污染,而導致攝影審美變成了“攝影審丑”。也正是這樣,航空攝影師擔負著更多使命。因為相比于地面拍攝,航空攝影更能宏觀揭示社會問題,也是監測生態環境更高效的現場影像獲取方式。
因此,航空攝影也可以作為環境監督的有力工具,在社會發展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
航空視界中的人間不是處處美好,空中俯視會發現許多刺眼、令人心寒的景象。攝影人有義務把警示信息帶回地面、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正視這些問題,分析背后的原因,最終起到推動作用。
人類向現代化躍進的過程中,社會出現了許多不合理、不文明的事物,它們通常隱藏在大千世界里難以被發現。但航空高視角打破了這些視覺盲區,使許多問題像禿頭上的瘡癤一目了然。
作為有責任感的航空攝影師,只要發現,就要拍下。
航攝問題現場,必須以準確的形象表述為原則,不得渲染夸張。無論是色彩、反差、對比,還是結構、形象、質地,都必須保持真實,做到忠于現場,準確記錄。
近年來,航空攝影開始履行對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的使命。航空攝影可以從空中迅速拍攝到生態環境現狀,可以說是最具權威的直觀影像。在此,我們呼吁每個有機會從空中俯瞰大地的航空攝影師,自覺成為“拯救地球的志愿者,環境保護的眼睛”。
需要注意的是,監測生態環境,應該包括兩個方面:記錄環境綜合治理的典范和發現破壞環境的狀況。
剛才我們談到反映社會問題和履行環境監測職能,對于航空攝影師來說,大多是舉手之勞。更進一步,航空攝影師也可以更加主動地投身環保事業。
用航空視角發現那些暴露在光天化日下、有悖于社會公德的污染、盜挖、損毀等觸目驚醒的警示場面,傳達給受眾和有關職能部門,并監督環保行動。
總之,監測也好,監督也罷,攝影飛人們在空中拍攝,總是希望把那些賞心悅目的環境用航空影像描繪出來。雖然在這里呈現的照片并不那么“美”,但它們所展現的環境比“風花雪月”的優美對我們的社會更有用,如果在若干年后,重拍這些地域,舊貌換新顏,那便是對致力于保護和改善環境的人們最大的褒獎。
06 河北境內遍布著許多大小不一的水泥廠,肆無忌憚地向空中大量排放工業熱源和煙塵,電力開發又占去大面積的耕地。這張照片集中表現工業與農業爭奪土地的情景,這些工廠也是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的元兇之一。2005年10月攝
07 高空俯瞰,北京霧霾成為“驚世奇觀”,造就了災難性、冷暴力似的凄美景象。彌漫著懸浮顆粒物渾濁霧體的大氣污染,給首都平添一份蒼涼感。2013年12月攝于北京西四環上空
08 我在一條河邊拍攝了這張照片,釣魚人和河水形成有趣的對比關系,可這種水質釣上來的魚能吃嗎?2010年9月攝于湖北某地
09 在很多地區,水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了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這張照片中,被污染的水面泛著綠色的藻類,令人望而生畏。2015年8月攝于江西某濕地
10 在很多地區,沙化和鹽堿吞噬著綠色植被,嚴峻的環境惡化情形擺在面前。2010年8月攝于新疆烏魯木齊郊區
11 這是中國6500個海島中的一個,人們為了獲取這個島的礦藏資源,把它挖得面目全非。照此進度,小島很快會被人們手中的機械吞噬,消失在茫茫東海之中。2015年5月攝于浙江舟山
12 這是在湖北孝感地區某地村頭的一幕,堆積在橋頭的垃圾無人過問。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膨脹,很多地區的垃圾處理和污染問題變得愈加明顯,且不斷被各種媒體曝光,有關部門也已作出很大努力改善這一狀況。2011年3月攝
13 “現代愚公”在肆無忌憚地挖山填海,小礦井肆無忌憚的亂采比比皆是,露出白骨似的礦渣令人寒心。20114年5月攝于內蒙南部地區
14 在河北某山區,山體被破壞的情景就像一具恐龍化石骨骼。出現這樣的場景,一定歷經很長時間,而要改變這一狀況,將要花費更長時間。2005年10月攝
15 這堆垃圾出現在著名的八達嶺長城一角,或許游人難以發現,但用航空視角審視,那里是多么刺眼。各類景區向來是環境監測和環保行動的重點對象區域,不過,要讓美麗的景區持續美麗,需要所有游人共同努力。2006年5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