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喜良,王 銳,李 濤
(云錫集團公司松樹腳錫礦,云南個舊661000)
·安全與管理工程·
云錫1360大坑施工質量管理
廖喜良*,王 銳,李 濤
(云錫集團公司松樹腳錫礦,云南個舊661000)
云錫1360大坑,位于云錫松樹腳錫礦甲介山生活區南部,是云錫集團公司實施1360、1600、1800三大平臺后備資源保障工程之一。大坑由上坑和下坑組成,介紹了大坑開拓工程的重要性、施工管理的組織機構、控制測量的方法,施工質量管理。
控制測量;施工管理;觀測計算;精度分析
云錫1360大坑,是云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云錫集團公司實施1360、1600、1800三大平臺后備資源保障工程之一,是云錫礦業發展史上重大的戰略性決策,是礦山總體布局調整的重要舉措。云錫1360大坑的開拓,是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同時,也是功在當代,利在后人的偉大壯舉。
(1)云錫1360大坑位于云錫松樹腳錫礦甲介山生活區南部約2km處,設計巷道南西方向,開拓方位角為242°37′38″,全長5400m/單坑。大坑由上坑和下坑組成,大坑主運輸平巷(上坑)設計規格2.6m×2.6m,排水平巷(下坑)設計規格2.5m×2.6m。兩坑平行掘進,間隔5m,頂底差1m。坡度為+3.5‰,每隔500m,建一個調車場,并在每個調車場前50m處,上、下坑用聯道聯通,形成回風道(見圖1)。
(2)云錫1360大坑工程量大,工期緊,招標計劃:上、下坑掘進各300m/月,招標要求工期為18個月,要完成這么大的工作量,必須加大人力、設備的投入,并采取先進的施工工藝,性能良好的專用大型設備和完善的技術保證措施,才能保證工程總工期的要求。
(3)工程應標單位,浙江井巷工程公司。工程施工技術質量管理由云錫松礦地質隊負責。工程于2003年11月18日正式開始施工。
(1)礦部設工程總指揮1人,由礦屬生產計調科、地質隊、設備能源科、安全科、供應科等部門負責工程設計、工程測量、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人員安全、機械設備運轉、設備物資供應等。

圖1 云錫1360大坑平面、剖面示意圖
(2)浙江井巷工程公司,負責工程施工人員的組織、生產安排、施工運轉等(見圖2)。

圖2 云錫1360大坑管理機構示意圖
為了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本工程采用徠卡T2型經緯儀。DT1600型測距儀,N2型的水準儀,JZB-600隔爆型激光指向儀等測量儀器,本工程所用測量儀器經過云南省測繪局法定計量單位檢驗校準。
4.1 巷道平面控制
根據巷道設計發展遠景,開拓巷道貫通測量精度要求,平面控制采用特級控制導線施測(見表1)。
為確保測量精度,每個控制點導線測量進行初測和復測并取中數計算。
4.2 巷道高程控制
高程測量采用三角高程測量和水準高程測量,水準點引測,采用高精度水準儀進行往返測量并取中數,三角高程測量結果與水準高程測量結果互相檢核。
4.3 施工巷道中線、坡度線控制
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工期緊、施工進度快等特點,采用常規的方法放中線、坡度線,已不適應大坑運作的要求,因此采用JZB-600隔爆型激光指向儀,對中線、坡度線進行定向,由于放炮容易引起激光指向儀震動,因此我們采用定期用經緯儀、水準儀,對激光指向儀進行檢核,校正、確保激光指向儀的準確無誤。

表1 特級導線觀測限差表
4.4 控制測量的精度等級,及測量方法依據《云南錫業公司測量技術規定》(試行)執行
為滿足井下控制的精度要求,本工程使用徠卡T2型經緯儀,其測角精度為:2″;DZ1600型測距儀,邊長精度為:2+2D;水平角觀測為4測回。距離測量6測回,三角高程2測回,為確保測量精度,水平角觀測和水準高程測量采用初、復測進行,并嚴格按規程中的水平面觀測和光電測距儀的技術要求進行。
質量管理是1360大坑的核心工作,生產過程中質量管理的重點是對生產人員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因此施工質量管理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5.1 加強測量人員的責任心
認真檢查計算設計部門施工單上數據,包括點的坐標、高程、方位角、點與點之間的位置關系等,確認數據準確無誤,方能進行施工
5.2 采用PDCA工作循環全面質量法
P—計劃:大坑平均計劃安排單坑各300m/月,每月按計劃去實施。
D—實施階段:由于大坑生產的局限性,我們做到掘進、出渣、測量,三不誤,采用出渣時,掘進打眼與測量同步進行,其目的是做到互相不影響,使生產循環運行。
C—檢查階段:對大坑施工中的坡度、規格、方向、澆灌等進行檢查,嚴把質量關。
A—處理階段:發現質量問題,及時把問題反饋給大坑施工管理隊長,督促施工人員進行整改。
(1)質量管理目標:加強管理,嚴格施工,精心操作。加強對每道工序的質量控制工作,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提高工程質量,確保整體工程質量優良。
(2)建立正常的質檢制度和圖紙審核、技術交底制度,所有施工管理人員要熟悉圖紙,施工前要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3)現場成立質量管理小組,嚴格按照有關規范、規程和設計要求施工。
(4)及時、準確做好各項施工原始記錄,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5)本工程工期目標為18個月,礦部把該重點工程在技術、人員、機械、資金上重點保證,并根據工程需要隨時由井巷工程公司增加施工力量。
(6)組織強有力的管理人員,實行項目負責制,總指揮對施工全過程統一組織、協調和負責,確保進度計劃的實施。
(7)加強承包者、設計和測量單位的協調工作,確保大坑施工的順利進行。
(8)測量資料進行2人對算、互檢,確保成果資料準確無誤,資料并采用計算機管理,用CAD做進展圖。
(9)進尺驗收,按規定每月定期驗收,按時統計上報有關單位。
(10)對每月驗收的巷道進尺用直方圖和曲線圖做比較(見圖3)。
TD862.4
B
1004-5716(2015)01-0186-03
2014-02-07
2014-02-26
廖喜良(1960-),男(漢族),云南石屏人,工程師,現從事礦山測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