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尹雪峰 劉麗
包裝新常態,印刷新升級
■ 文/尹雪峰 劉麗
回顧2014年社會熱點詞語新常態應該當仁不讓的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我們不可置否的將新常態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五年前,面對中國包裝印刷行業連續多年14%+的高增長,大家都豪情滿懷,對行業未來充滿憧憬。然而,現在的行業老板們經常談論的話題已經不再是擴建新廠和擴大市場份額,而是怎樣才能活下去。作為全國近10.5萬家包裝印刷企業如何在新常態下持續發展。我們想就我們個人對包裝行業的認知從以下三個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討。
2015年的兩會環保成為熱詞,幾乎所有的對外資料都驗證了史上最嚴環保法的落地。新環保法增加了按日計罰、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條款,有形無形當中就將企業違法的成本提升上去。
而包裝印刷行業從來就不是讓人“省心”的行業,油墨、工業三廢……這些標簽始終跟隨著印包企業。而我們長時間的發展我們更多地時候是重經濟發展輕環保責任……。今年我們相信也將有一部分企業因為環保原因會退出舞臺。我們必須將環保納入企業日常管理、經營的重中之重。首先我們傳統的印包企業必須建立符合要求的環保設施,按照“三同時”要求完善企業的各項硬件。其次將環保真正的抓起來,環保的設施不應該只是裝裝樣子更重要的是將環保真的抓起來,讓設備動起來。再次,必須對于一些高耗能的設備、技術做出轉型,比如我們參加清潔生產將原來的煤鍋爐改造成燃氣、電鍋爐,降低淀粉、油墨、水、電單位的消耗量。最后,綠色印刷勢必成為今后一項重要的工作,龍利得股份作為2014年國家印刷示范企業有幸參加了2014年綠色印刷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司司長首次詳細披露了實施綠色印刷自我聲明基本框架,要求加快培育綠色印刷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倒逼機制的強大動力,從而使得不具備綠色印刷的一些企業生存更加的艱辛。
轉型升級似乎給大家的心靈帶來了不少的慰藉,轉型升級也成為一種時髦。為什么要轉型?現在已經進入工業4.0時代,在包裝印刷也許多變化如自動裝版、自動制糊、油墨的自動調配、印刷機存儲記憶功能……等等技術的運用,使得我們傳統依靠技術取勝的競爭力也顯得勢單力薄;另一方面上下游的整合造成我們屬于“夾心餅干”,上游造紙企業集團化程度很明顯“財大氣粗”讓我們這些下游企業無太多的話語權,下游企業也在整合,大型企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采購系統不斷地壓低我們的價格。所以不轉型生存的越來越艱難,但是轉型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成千上萬的資產設備、嗷嗷待哺的員工、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管理理念……這些都成為制約我們轉型的約束。所以我們認為企業不轉型是要死的,但是轉型太快馬上就死。


作為進入工業4.0時代,我們如果不及時擁抱互聯網那么我們的路將越走越狹窄。在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開發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著力在一些關鍵領域搶占先機、取得突破。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云印刷在2014年度比較紅火,其實云印刷是種概念,是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等與印刷行業的結合,所以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成為2015年以及今后一段時間的較為熱門的話題之一。
行業整合或集中度的提高是必然趨勢。強強聯合,股份合作,產業鏈延伸,對外企的收購,中外企業的合作,東西合作,南北合作,上下游的融合,產業園區的新建,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新型資本進入紙包裝行業,造紙企業加快了新建紙制品包裝產品企業,印刷企業在書刊印刷劇減的形勢下轉型紙包裝,特大工廠的建立等。這都將在2015年成為行業的主流。


創新是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源動力,是推動印刷業不斷變革、持續向前發展的根本性力量。面對充滿變化、挑戰、機遇的印刷市場,印刷技術正向著“三化一轉型”方向發展,即“數字化”、“綠色化”、“網絡化”和“向包裝印刷轉型”。所有的印刷技術創新也都圍繞這4個方向展開。在2015年,印刷企業需要繼續堅持這一發展方向,通過創新促進企業發展進步。知識產權也是一種生產力,它可能不像經濟收益來的那樣明顯,但是通過創新一方面使得企業的知名度提升、以及客戶的粘性,另一方方面創新幫助客戶贏得更加廣闊的市場比如幫助客戶進行外觀設計、結構設計……這些都會使得我們通過創新增加企業的效益。
外面的環境已經變差,而且短時間內不會得到太多的復蘇。在外部環境越來越差的情形下,我們除了爭取更多地優質客戶資源外,苦練內功也是我們將來一段時間需要不斷的探索,只有內功練好了才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提升我們生存的空間。
關注細節,進一步強化節約意識,注重生產細節。特別有一些節能降耗更應該從自身做起,從細節做起,例如管道的泄露、水籠頭滴水、照明燈常亮及紙張的浪費等問題實現清潔生產。
保證產品質量,確保產品的一次合格率。很多人對于產品質量不以為然得過且過的,其實產品質量一次合格對于企業來說可以節約不少成本,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二次上機電費、人工費、油墨、淀粉、煤、水費……和你生產上百千的數量成本沒有差別,而且給客戶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印象,所以產品質量也是成本。
標準化生產,降低風險。建立真正符合企業內部的管理體系以及采用先進的管理系統(如ERP管理系統),而不是依靠我們經驗或者領導的魅力來完成工作。作為包裝印刷企業很多時候都是在憑感覺做事情,比如色彩管理通過是我們自己的眼睛來測量,并未通過標準化的光源或者測量儀器,等哪一天我們員工流失了那么色彩管理也就無法進行。建立標準化不是說我們每一個企業為了門面工程而花費巨資請一家中介機構花兩天時間打造一套應付的系統,建立標準化應該是符合公司實際情況可運行的。針對于不依據標準執行的必須及時制止、修正,這樣公司不會因為某一個人而受到很大的影響。
提高生產效率,提升機械化程度。隨著房價泡沫不斷加劇和印鈔機的瘋狂運轉,人民幣對內的購買力大幅下降,政府基于社會穩定的考量,開始大幅提升最低工資標準,導致國內人工成本高漲。加上房租、地皮的價格快速攀升,企業運營成本大大增加。
自2010年以來勞動力成本已經增加了逾一倍,因面臨營收增長下滑和中國內地工資上漲的雙重壓力而被迫裁員。而且新一代職工走入職場由于個性化比較強傳統的包裝印刷行業已經越來越難留住人才,對于紙箱包裝行業來說制板已經不再是瓶頸,但是紙箱目前還是屬于整個包裝印刷行業的一個瓶頸,我們行業整體自動化程度不高目前還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提高自動化程度比如印刷機自動上紙、釘粘打包一體化聯動線、全自動物流傳輸系統的運用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探討的看法,可能不切實際,謹作拋磚引玉。為了我們共同熱愛的包裝印刷行業的前程,希望大家一起來探討、獻言獻策,使得我們的行業更加符合綠色環保要求做好轉型升級,從而更好地服務社會。讓我們的印包行業在新常態下生存、發展的更加順暢。
(劉麗 單位: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